王榮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臨汾 041000)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其身體素質的提升備受關注。高校體育課程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一環,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各方人士的高度重視。然而,高校籃球教學及訓練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如何激發大學生的籃球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是高校籃球教學及訓練的最終目的。
1891年,籃球誕生于美國,是一種鍛煉身體機能的投擲游戲,20世紀50年代—70年代在全球普及,分為男子籃球和女子籃球,籃球的基本技術原理包括籃球運動技、戰術分類和配合方法。了解籃球的基本技術原理,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實戰基礎[1]。
籃球運動技術由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組成,是籃球運動順利進行的基石,籃球運動技術的熟練使用與否能夠決定籃球比賽的結果。在籃球運動中,籃球運動技術與籃球戰術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獲勝球隊的核心就是能夠熟練地在比賽中將籃球運動技術和籃球運動戰術相結合,并能靈活運用[2]。籃球進攻技術包括投籃、傳接球、運球、持球突破、進攻中的移動等;籃球防守技術包括搶球、防守對手、斷球、防守時的移動等。
1.2.1 籃球戰術分類
籃球戰術分類與籃球運動技術相同,分為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兩大部分和傳切、掩護、突分三小部分。進攻戰術包括基礎配合和全隊進攻戰術,前者包括策應、傳切、突出和掩護,后者包括進攻人盯人、快攻和進攻區域聯防等;防守戰術同樣包括基礎配合和全隊防守兩種戰術,前者包括交換、擠過和關門等,后者包括人盯人防守、防守快攻和區域聯防等;傳切包括空切和一傳一切等,是指利用傳球、切入的技術組合組成進攻人員之間的配合;掩護是指通過用身體在前方、后方和側方擋住防守者的移動路線,使同伴擺脫對方的防守;突分是指在持球遇防守隊員和突破防守隊員攻勢時,將球傳給同伴。
1.2.2 配合方法
配合方法包括關門配合和擠過配合兩部分。關門配合是指兩個隊友就像兩扇門一樣協同防守并進行突破的戰術;擠過配合是指對方做掩護時,防守者采用積極地移動破壞掩護的方法。
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包括書本知識的學習及基本的身體素質提升訓練,但大部分學生缺乏體育鍛煉,他們將身心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未能滿足“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基本指標,導致許多學生身體素質差,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3]。同時,體育鍛煉也是一個釋放壓力、調節心態、減輕學習和生活負面影響的重要方式,有效地開展籃球教學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本質要求,教師應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在完成籃球的教學及訓練任務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將書本學習與體育鍛煉合并成為學生進步發展的催化劑,使學生能夠做到全面發展與進步。
籃球運動一直以來都是深受高校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籃球運動包含的技巧和團隊協作戰術的訓練及安排,能夠有效完善高校的體育教學方式。實踐是檢驗和提升教師水平的重要方式,高校教師通過籃球教學及訓練上的方式完善,教學方案優化,能夠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水平[4]。
籃球教學對高校教師的專業性有很高的要求,籃球運動也在隨著時代變遷而更新,每一代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但教師的教學方法卻沒有與時俱進,老舊的籃球教學方法和訓練思路等是導致現行教學效果不如人意及課堂效率低的主要因素[5]。
現今,高校教師的單向授課模式使得學生只能通過機械地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籃球運動的技術要領,學生與教師缺乏溝通和互動,使得大學生興趣乏乏,不利于大學生體育競技能力和競技精神的培養,學生也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籃球技能提升方法。
每個年代的學生是不同的,每一個學生也是不同的,在對學生進行耐力、速度和爆發力的訓練中,首先應該考察不同學生的相關基礎,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進行分組訓練。在實際的日常教學中,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個體特征制訂計劃,針對性弱,缺乏科學的規劃,導致學生的訓練效果較差。這種不合適的訓練方法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使學生失去運動興趣,積極性降低[6]。
計劃是一項工作展開的依據,良好的計劃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籃球教學及訓練同樣如此。籃球教育及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的先后順序對于籃球教學及訓練十分重要。先理論后實踐,能夠讓學生提前了解籃球運動的機理,并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先實踐后理論,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籃球的技術,并在之后的理論中驗證自己的經驗。理論與實踐穿插進行,能夠讓學生及時鞏固并調整狀態。一份好的訓練計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球性練習:球性練習是學生在實際訓練中第一次接觸籃球時應進行的,目的是增加學生的球感,逐漸熟悉并掌握籃球的方式,包括單手訓練、原地訓練、雙手拋接球訓練、交接球訓練等。
運球練習:運球練習包括原地運球和行進運球兩種。原地運球是運球動作中的基礎,是學生進行行進運球的準備動作;在學生能夠熟練地原地運球之后,應進行行進運球,鍛煉學生運球的能力和運球的氣息調整。
防守練習:防守是籃球戰術中的基本動作。
投籃練習:投籃是籃球運動得分的關鍵,是提升進球率的重要訓練方式。
3V3比賽練習:比賽是籃球教學中使學生快速上手的必要方式,小規模的比賽練習是為大規模籃球運動所做的準備。
花式籃球:在掌握一定的籃球技能之后,進行花式籃球的嘗試是提升學生籃球運動自信心和興趣的關鍵一招。
籃球游戲:籃球游戲的安排應穿插在各種練習之中,是一種使學生放松身心,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球感的方式。
籃球操:籃球操是一種熱身方式,也是增近人與球的距離的方式。
專項技巧訓練:可以組織對籃球運動十分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專項技巧的訓練,這種訓練適合具有基礎的學生。
籃球意識的培養貫穿籃球教學的始終,對于籃球的掌握要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行為,在行進間和比賽時要有控球意識和團結意識。要將隊友的行為下意識地轉化為戰術,才能在比賽中隨機應變,與隊友通力合作。這種意識包括戰術意識和心理意識,意識的訓練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籃球訓練中。在大腦中模擬動態的籃球技術過程,加深自身的印象,在實戰中形成條件反射,強化對籃球運動的熟練程度。在反復的實踐中,能夠使學生積累豐富的經驗,使其在實戰中領悟戰術和技術,擁有獨具一格的籃球意識和籃球運動理念。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的動作,通過講解動作要領,引導學生發現和及時改正其在籃球運動中的錯誤。通過實戰讓學生總結自身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依據自身的情況尋找適當的訓練方法。教師應與學生及時溝通,互相探討和研究籃球訓練的系統和規律的訓練模式,深挖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并與籃球訓練相結合,增加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籃球的學習和訓練中。
翻轉課堂主要針對籃球理論的學習,翻轉課堂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各小組分組選題的形式,讓學生為學生講解籃球的歷史和基本理論知識,這樣能讓講解的學生將知識牢記于心,也能讓聽的學生更加認真;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賞與籃球相關的視頻,可以是紀錄片,也可以是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比賽,還可以進行籃球相關知識問答,給予獲勝的學生自由籃球比賽獎勵,輸的學生則進行基礎籃球技能訓練,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溝通能夠得到加強,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得學生不再排斥運動。
總結是任何一門課程都應進行的,籃球訓練也不例外。總結的內容包括籃球訓練的計劃實施進度、計劃實施的改進方案、訓練措施和方法是否合理、訓練工作是否正常進行、學生基礎是否牢靠、對抗和比賽是否在合理的范圍內、命中率是否及格等。籃球訓練是一種以“準確、快速和靈活”為指導思想的運動,在籃球教學及訓練中貫徹落實這一思想極為重要。學生中是否存在優秀生和基礎薄弱生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如何運用好優秀學員的力量、如何帶動后進學校的籃球教學進度等問題都應該在思考中呈現出來。在總結過后要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做到每一次的教學與上一次的教學相比都是進步的。
綜上所述,提升高校籃球教學及訓練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個體特性,分組、分訓練項目,做好訓練計劃。教師應擔起責任,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及訓練時間,改進訓練模式,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并在訓練結束后做好反思和總結,確保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