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體育課堂內容日益豐富,為了適應新的社會趨勢,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隨之凸顯。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絕不是關系到個人本身,而是與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國家富強建設息息相關。大學體育工作以健康為第一要義,就是要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最終實現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深化。現有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待完善發展的空間,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理念的提出,符合學生個性學習需求,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體育教學整體水平水漲船高。在全面實施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背景下,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活動,課內外體育教學的融合勢必會更加科學地促進課堂學習,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緊密圍繞課程教學目標,通過課下延伸式的體育訓練與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課下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養成自覺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積累相關運動技能,達到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的目標。
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注重理論與實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構建體育課程體系,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按照差異化學習特點開展課外體育鍛煉,將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形成一個整體,向課外實踐活動方向延伸,實現了課內體育與課外體育的全效融合,引導學生體育學習的可持久性,在參與公共體育課教學中,讓學生懂體育和愛體育,轉化為體育技術實踐的最佳平臺,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由于體育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踐行健康第一的理念,有效調動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注重過程性評價,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有助于學生體育技能和德育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注重多層次、多元化的轉變,推進了優秀體育文化的傳承創新,既保障了體育教學與改革發展,同時積極延伸體育的各個環節,確保學生在學校體育的大環境下能夠達到較高的人才培養目標。此外受大學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的驅動性影響,通過構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新機制,引導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習慣、養成健全的健康意識,在自由、愉悅的教學氛圍下,快速掌握與提高運動技能,久而久之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真正領悟“終生體育”的價值深意。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大學生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認知日益清晰,為了滿足大學多元化的體育學習需求,單靠課堂內部環境的改變還遠遠不夠,需要從課堂外部環境入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健身實踐活動或多元化的競賽模式,充分調動校內外的資源,這樣才能夠做好專項能力的訓練與能力轉化,確保知識處理向轉換者有效延伸。而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實踐條件保障,極大地豐富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加強。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貫徹了“以人為本”理念,在具體課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力求讓學生更加自由、輕松和高效地完成教學活動,明確“課內”與“課外”的地位。借助遠程教育培訓、通信技術等手段,教師授課方式更加先進多樣,為學生提供了便捷多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大學生身心合一健康發展。此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拓展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在便捷指導措施的支持下,學生能夠回歸到體育課程的初心。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取消了不合理的體育教學弊端,增加了體育選修項目,實行選項體育教學,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鍛煉中去,擁有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課堂教育普惠面積上,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深化,深入研究每位學生的喜好,致力于課內外體育教育集群,結合體育教學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張揚學生的個性,通過開展體育社團和俱樂部,提高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整體效率。
為解決學生課外自主鍛煉的問題,要貫徹“以人為本”理念,依托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增強健康理論知識傳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逐漸形成自己的體育特長,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具有拼搏進取良好品質。以實用性體育課程內容為發點,做好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的目標整合,基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要求,結合本校的體育教學發展狀況,采用“嵌入式固定班級”教學,致力于使學生能夠終身參加體育鍛煉。此外強化體育課程管理制度建設,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專注于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目標,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著手,加強健康與社會適應的訓練,打造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為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保駕護航。
部分學生對課外體育教學的理解認知不夠,導致一體化教學實施面臨一定的阻力。為此教師要做好宣傳和導向,讓更多的學生明確一體化體育教學的優勢和價值。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體育社團和俱樂部,保障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愛好進行個性化的學習。體育教學內容要以設置不同的體育選項課為主,僅靠教師的引導是不夠的。為此需要改善課外體育活動的硬件環境,做到切實可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對于課外體育活動而言,開設和成立體育項目興趣小組,例如具有益智性的體育項目,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理論與實踐、興趣與項目兼具的一體化教學機制,形成體育競賽互動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和活力,掌握體育專項技能提升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
一體化體育教學體系的實施離不開有效的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成立體育項目興趣小組,利用體育社團,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營造教育氛圍,加強流程設計,提高體育課程的學習成果,整合優秀的網絡教學資源,提供足夠的機會,學習更多的體育運動技術,提升數字化體育教學實效,檢測學生的身體和體能變化。一體化是課內體育教學活動的延伸,設計全面的教育流程,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基于教學改革實施的其他因素,注重創新課程的開發,依托體育社團與學生委員會,營造出濃烈的體育文化氛圍。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給學生最大的課程選擇,打造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的新機制,在愉悅的教學氛圍和運動環境下,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身的體育運動技能。
課內外一體化課程體系需要有效、科學的評價考核制度給予支撐,只有在健全的評價制度之下,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和參與熱情,進而扭轉學習態度和體育情感,獲得最佳的運動狀態和心理體驗,為此在教學評價考核機制中,要得到高校頂層支持和資金支持,一體化教學要注重采取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的理念,以學生自評與互評為輔,強化學生運動技能提高的幅度,設置與之對應的分數,全面了解學生的進步幅度,并為其分配不同的比例,從而構建體育理論教學平臺,實施電子化課外體育積分認證,確保虛擬體育經費的利用與管理取得實效的應用效果。此外依托學校教務數字化課程中心,開發一些“小而精,多功能”的運動項目,完善體育設施,實施考核加分的辦法。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實施有效管理及評估等一系列流程,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社團,再改變方式與態度,力促短期效果與長期效果的和諧統一,提高了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
總之,在新時期背景下下,高校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為此大學體育教師應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確立好指導思想和目標,營造校園體育文化的氛圍,與課外體育俱樂部進行聯動藕合,采用科學的實施策略,充分利用課上、課下的時間,形成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的機制氛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挖掘并研發適應學情的一體化教學體系,拓展教學的廣度和深度,營造校園體育文化的氛圍。運用新型的體育教學方法,及時總結經驗,制定好成績評價方法,以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推動高校體育建設的長遠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