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鑫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王天欣 鄭州市豐慶路小學
受疫情的不斷影響,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我們抵制疫情的最佳手段。此次疫情中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是高校體育教學全新的挑戰,尤其是對線上的體育教學推行來機遇;線上結合著線下教學的模式下,為建立實用的而且具有中國的體育教育方式提供依據。但同時線下結合線上的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反映出很多不足與短板,這對今后的高校體育體系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如何改良體育教學“育人”的體系,體育教學的高效發展,對今后的體育教學方式帶來良好的推行作用。疫情形勢下的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四個層面分析了疫情形勢下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提出完善高校體育教育的措施和對策。
2007年時,美國運動醫學會曾提出“運動是良醫”(Exercise Is Medicine)的運動健身新理念。同時,通過本次新冠疫情治療情況發現,有些人就是靠自身免疫力改善病癥。個人的免疫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安全閥。因此社會層面始終要繃緊弦、不麻痹、不厭戰、不松勁,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繼續加強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建設,確保反應靈敏、運轉高效、上下貫通。
各地市應加強重點場所防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持續抓實院感防控,堅持院感零容忍,做到醫院零感染。繼續強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管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各種娛樂場所要嚴格落實相關要求,堅持測溫掃碼(健康碼、行程碼)、多通風消毒、戴口罩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安排專人進行引導分流,督促進入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接待人數不超過最大承載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考察時曾說道:“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于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因此學校要在專業發展的同時實現學生體質水平提升這才是關鍵,科學指導指導學生鍛煉,增添體育課堂上的吸引力,滿足學生學習興趣、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
線上體育教學可以簡單的體能教學、通俗易懂鍛煉效果佳,要有一定的趣味性的健身動作為主,便于在家練習;在傳授理論知識方面,主要講授體育小故事、體育歷史、健身技巧等同樣可以起到教學的作用。在新冠疫情期間,由于線上教學會受到場地和器材的限制,除了體能訓練,線上體育教學也可圍繞心理健康為目標,讓學生們從心理得到鍛煉,激發運動的參與感和目標感,讓教學方式不那么單一化,形成多樣化的線上體育課程,使得學生達到身心健康效果。
教師在線上體育教育中,傳統的傳授方式已經發生質的改變,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生心智的啟蒙者和學生知識信息的提供者和幫助者。從教學實踐過程看,疫情下的線上教學模式改善了單純的教師講授模式,學生可多渠道、多形式的去探索學習,達到解決學生問題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能力。
《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明確要求“避免人群聚集”,在疫情返校后,所有課程必須錯峰上課。每次上課前都要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提醒學生不要放松警惕,教研組內要協調好場地安排,可以通過“固定班級、固定場地、固定器材”等形式來避免上課練習時班與班交錯。在班級內部,在聯系中也要采取也要做到人員固定、場地固定、距離固定、不接觸,并且安排體育骨干時刻檢查、提醒,組織練習時要分組練習,采用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等練習形式。同一訓練場地也要錯峰上課,比如上一節使用的是甲場地,那么下一節就要使用乙場地。跑跳項目可以進行往返聯系形式,不能占有整個田徑場。對體育館的使用一定要進行課后和的消殺工作,上完課須完成通風30分鐘以后才能再次使用。
時常思考,作為一名高校的體育老師,我們應該教會學生什么?運動技能還是鍛煉方法其實在我看來,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鍛煉意識,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快樂,讓他們能自愿的投入其中。這一學期最開心的是聽到學生跟我說:老師,我在家沒有長胖;老師,我瘦了;老師,我有馬甲線了;老師,我現在每天都晨跑,感覺很好。最愿意回答學生的各種鍛煉的問題,老師,三千跑用時多少比較好;老師,我要鍛煉腹部肌肉,用什么樣的鍛煉方法;老師,我體重大,該怎么鍛煉。從一開始擔心學生在家,沒有監督不會有體育鍛煉到期末收上來的體育鍛煉打卡表,看到同學們的表現,真的很欣慰。疫情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挑戰,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網絡教學。
體育課程作為實踐為主的課程,雖然網絡教學存在不能面對面指導的缺陷,但是在理論知識的傳授上也有一定的優勢。將網絡和實踐相結合,做到線上線下教學一體化,這也是每位老師所考慮的問題之一。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體育藝術教學部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安排了鄭航拳、八段錦等視頻課程資源,豐富了體育教學課程內容,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免疫力;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圍繞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項目開展專項性的練習,如有助于提升男女生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等項目的成績,從而進行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上肢力量練習。男女生30米跑的原地高抬腿輔助性練習等,緩解了學生面對體側帶來的擔心和焦慮內心。
結課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考試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推手。為了做到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中身體素質確實得到了質的飛躍,教師在結課考試中更應該注重過程性考核,建立完整的線上體育教學評價結果和過程評價相結合的體系,從而對學生結課考試的內容和方法進行變動,改變之前的平時成績和測試成績的考核體系,注重平時的作業完成質量,切實保證學生體育學習質量。
教師利用綜合教學平臺進行課堂簽到,學生通過移動手機端,能夠迅速的完成課程簽到,這樣教師能夠準確掌握到課情況,督促并管理學生;教師利用綜合教學平臺推送課堂學習資料,開展課堂互動。任課教師可以在上課過程中,通過電腦端即使推送學習資料到學生手機端,簡化了課程內容,增強了課堂氣氛;教師利用綜合教學平臺發布考試通知,利用電腦、手機等終端進行線上考試,系統自動批改試卷并形成分析結果。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平臺中的發布功能,發布期中考試、階段性測試、期末考試等考試通知,方便學生進行復習總結工作。試卷由題庫隨機抽取試題組成,每個人的試卷都不一樣,系統自動批改試卷并形成分析結果,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使得教師能夠把工作中心放在更好的改善教學效果上,而不是忙于整理考試歸檔材料。
體育老師的備課是要制定一定的課程目標,是給予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報賬,是教師上課的具體依據。前期的組織和指導學習活動的精心設計,實質上就是在實際教學中的預演過程,很好的把每個系列每個章節過一遍。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對之前的傳統備課模式已經帶來很對不變,傳統的備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上課要求,備課不僅要做好常規的制定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備好學情、場地、器材與安全防范,因此更要認真備課,防范與教學一體化。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許多家長反映,很多學生都是按照課每節課的課程練習去做,但是在家里鍛煉的效果很不明顯,再加上自身就不愛運動,所以很多“小胖子”逐漸多了起來。分析其原因:因疫情防控期間,每天線上學習和做題都需要用電子產品,久而久之的久坐不動造成體重上升、體能下降等現象,再者又不能進行戶外運動,雖說學校都開設了線上鍛煉課程,因受場地的限制又缺乏有效的督促,導致效果不好。
開設體育課程是為了鍛煉學生的體魄,加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在這里,我個人覺得在我們上體育課時,應該明確以下幾方面。一、要有明確目標。體育課以終身體育為目標,注重體育能力和素養的提高。作為學生我們則應該以“健康,提升自身素質”作為上體育課的目標。學生上體育課如果沒有目標,就會無所事事,也就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對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會沒有任何的幫助。二、認真配合老師,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在上體育課時,作為學生,就應該積極配合老師,按照老師的步子走。這樣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情發生。三、明確上好體育課對我們自身的好處。長期體育課的學習和自覺練習,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體質和智力兩者缺一不可,強健的體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保障,如果體質增強了,就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全身心的掌握科學知識。
體育課的學習,能使腦力與體力的活動交叉進行,起到勞和逸的結合作用,有利于緩解下大腦的疲勞,再次投入學習中會更加事半功倍,提升自身學習效率,能更好地掌握體育理論知識、增強科學健身方法,使我們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