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廣西糖業集團開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廣西制糖行業是廣西的驕傲,廣西制糖行業也是廣西的痛點,原本是中國制糖大省的廣東在20多年前已經敏銳地發現制糖行業的問題所在,所以毫不留戀地逐步退出該行業,而廣西正是在廣東退出的同時高歌猛進的跨入該行業,并使之成為廣西的龍頭支柱產業。也讓廣西成為該行業的全國老大,份額高達60%左右,矛盾聚焦的廣西到底該怎么辦呢?
中國制糖行業60%左右的產量來自廣西,20%左右的產量來自云南,15%左右的產量來自新疆和內蒙古,余下的產量分給了廣東和其他省市自治區。
2020年1-12月廣西規模以上糖業行業增加值增速-17.2%,2021年1-4月廣西規模以上糖業行業增加值增速6.3%,其中3月23.9%,1-2月4.5%;2020年1-12月廣西成品糖產量679.02萬噸,2021 年 1-4 月廣西成品糖產量 439.1 萬噸。全國成品糖產量估計在1200萬噸左右。
廣西糖業牽扯著2000萬廣西蔗農的利益,影響著40%的廣西人民的生活,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似乎都離不開它!它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
2020年5月隨著中國食糖貿易保障措施的終結,盡管疫情的出現暫緩了國際貿易的沖擊,但大量進口國外食糖已是定局,低廉的外國制糖產品將對我國尤其是廣西制糖行業造成巨大沖擊。以2019-2020年榨季為例,收購糖料甘蔗的價格約為490元/噸,食用白糖的稅前價格大概在3925元/噸,再計入人工,設備折舊、管理費以及稅費,食用白糖在廣西的稅后價格在4550元/噸-5300元/噸之間,而同類產品進口配額成本價格僅為2780-4050元/噸。根據國際貿易的絕對比較優勢和相對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全面放開的時候,廣西制糖行業沒有利潤可言,甚至虧損嚴重,也就是說廣西制糖行業的盈利模式出了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國家從糖業的國家安全角度給予扶持和補貼,并不是可持續的對策。
目前國際糖業形成了梯度化:一是澳大利亞、巴西等原有的食糖出口大國,出口量日趨穩定;二是歐洲甜菜糖產區逐步萎縮;三是非洲、東南亞地區制糖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全球已積聚了約9000萬噸食糖庫存,“去庫存”是國際制糖行業的第一任務。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靠補貼過日子是不能長久的。我們應該派人深入到巴西、印度等制糖大國,找出我們之間成本差距的根本原因,有人說是廣西的地塊小而分散,90間糖廠布局在廣西54個縣、市、區(全廣西共有111個縣級行政區),蔗農種植甘蔗的土地有472.26萬塊,我們通過“雙高”基地項目整合的目標是46.78萬塊土地,太分散了。土地機械化種植不好展開,人工成本過高。
我們的出路在哪里?
廣西制糖企業集團經過合并重組只剩下南寧糖業、東亞糖業、湘桂糖業、南華糖業、廣糖集團、鳳糖集團等6家年產量達到百萬噸的集團企業;生產工藝水平落后于國際水平,“一步法”與“二步法”并存的現狀升級為“二步法”制糖;生產白砂糖、赤砂糖以外的糖廠,逐步延伸精制糖、紅糖、原糖、綿白糖、異麥芽酮糖以及低聚果糖等產品,增大功能糖、酵母、甘蔗飲料、特色糖等產品的生產規模;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除造紙外,升級蔗渣制漿制造綠色環保餐具,附加值提高。生產飼料和發電用的蔗葉也超過了10萬噸,蔗渣發電量在生物質發電中全國排名第一,降低了碳排放。

甘蔗的主要成分
這里的“活水”也叫甘蔗植物細胞水,開發利用價值巨大。預計甘蔗細胞水產量每年可達到945萬噸。每瓶500mL出廠價暫定5元,這945萬噸產品的營業收入就可以接近950億元。
按照中國加入WTO時的協議,進口關稅管理目錄里沒有蔗糖糖漿,這是個可以零關稅進口的產品。目前的趨勢是大量的沿海煉糖企業開始進口糖漿,今年的進口量已經達到了80萬噸,以后會有更多的深加工企業使用成本更低的進口糖漿(中國糖業協會透露),廣西的高價糖市場還會要嗎?
廣西應該對標國際先進,與其他制糖強國實施差異化產品經營,降本增效,提質發展,開拓廣西糖業的未來。
供應鏈對圍繞核心企業的企業,采用控制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從采購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形成,到賣給消費者的功能網鏈結構。鏈接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和終端用戶連成的一個整體。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視供應鏈上的企業和個人為一個整體,有效整合供應鏈成員之間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頂層設計企業流動資產如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存貨等,為處于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實現各種金融產品的統籌運用。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興銀行業務,與傳統融資相比一般包括存貨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融資、預付賬款融資三種模式,核心企業可以為這種融資模式提供保證,靈活使用應收賬款、存貨、預付賬款質押等手段幫助種植農戶、農業生產資料企業、物流企業等中小型企業獲得銀行資金支持,核心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得到保證,幫助核心企業正常運行,通過核心企業未來收益在支付這些相關企業的款項中扣除這些相關企業應該支付的銀行本息,由核心企業直接歸還給銀行。
與食糖產業相關的企業以契約形式合作共贏,形成產業鏈條“糖料甘蔗的育種、種植——糖料甘蔗收購——食糖制造過程——倉儲運輸——食糖營銷”,以制糖企業集團作為產業鏈條的核心。蔗農、制糖企業(含糖廠)、經銷商、用戶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實體屬于同一產業鏈條。
供應鏈金融實現了物流業與金融業的結合。蔗糖產業采用供應鏈金融這種融資模式來融資,銀行幫助蔗糖產業破解資金短缺困境成為可能。
第一、利用應收賬款融資。蔗糖產業銷貨企業轉讓相關的各種未到期應收賬款給擬貸款銀行,擬貸款銀行提供融資給銷貨企業,相關應收賬款到期時由銀行收取本息。
第二、質押融資,即銷貨企業以應收賬款債權作為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放貸后,當購貨方拒絕向銀行支付本息時,由銷貨企業償還銀行本息。
第三、保理融資,銀行作為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務,銷貨企業與購貨方簽訂的貨物銷售合同并同意將合同現在(或將來)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銀行,提供融通資金給銷貨企業。保理的實質就是銀行通過收購銷貨企業債權,然后放貸給銷貨企業。
第四、質押存貨融資。銀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營運存儲業務,運作存貨質押融資的流程:制糖企業把自己的蔗糖產品作為銀行的質押物存入該第三方物流企業名下倉庫,銀行放貸款給制糖企業,制糖企業用后續的銷售收入逐步還款。其目的是把銀行不喜歡的流動資產——庫存蔗糖變換為銀行喜歡的倉儲質押動產,融資時以這些倉儲動產作為質押擔保。
第五、依托預付賬款融資。
1.制糖購貨方、制糖銷貨方、制糖產品物流方等相關各企業和業務銀行方共同簽訂業務合作四方協議。
2.向銀行備案生效的雙方制糖購銷合同和一定數額的保證金,根據制糖購貨方的申請,銀行同意開立幫助制糖購貨方向制糖銷貨方支付貨款的承兌匯票。
3.物流企業在收到制糖購貨方購買的貨物時為其提供承兌擔保給銀行,憑借這些貨物制糖購貨方與物流企業簽訂反擔保協議;按照實際庫存情況由物流企業確定承保金額,制糖購貨方向物流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貨物監管、保管費用。
4.貸款銀行按照制糖購貨方所存保證金簽發相同數額的提貨通知單給物流企業,物流企業按銀行通知給制糖購貨方發放相同金額的貨物;制糖購貨方憑銀行給付的商品提貨權,到物流企業的倉庫運走對應的制糖產品。
5.貨物售罄之后,制糖購貨方按銀行要求的辦理保證金續存,銀行據此簽發提貨通知給物流企業,物流企業憑提貨通知單給制糖購貨方發貨;循環往復,直至銀行收回等同于銀行當初開立承兌匯票總額的保證金總額時,購貨方此時剛好從物流企業提完全部倉儲的貨物。
銀行可對應制糖企業每個生產經營環節開展授信等融資服務,這種授信業務應該具有連續性、封閉性、自償性等特點。自償性是指制糖企業依靠銀行做成的業務收入足以還本付息;封閉性是指制糖企業遵從銀行的封閉性貸款要求,確保專款專用,借款企業無法挪用資金;連續性是指相同業務可以持續運行。
制糖行業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的價格倒置,不符合絕對成本優勢和相對成本優勢理論,風險始終存在,國家應該制定戰略安全的制糖產量并對其實施保護,超出部分因違背經濟規律,建議做產業升級,依托進口制糖產品和糖漿只做差異化高附加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