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民族傳統體育是人民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體育項目,有利于提高全面身體素質,促進社會健康發展。隨著社會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內涵愈加豐富,逐漸地成為我國人民的瑰寶。在對外開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西方體育文化傳入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發展。長此以往,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就容易出現斷層,不利于保證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完整性,阻礙文化事業發展。為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發展水平,有必要探究文化傳承路徑,激發文化發展活力。
在長期的生活中,中華各民族人民形成了傳統體育競賽文化,該文化可稱作“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是人們在體育競賽中應該要遵循的行為準則,并逐漸地形成了內涵豐富的文化。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集中著人民智慧,代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對于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運動員來講,其既需要做好體育競賽準則,又需要做好文化傳承工作,以承擔起復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責任。
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宗教信仰、形成的藝術等存在差異。正因如此,不同民族形成的體育競賽文化不盡相同,這確保了競賽文化的多樣性。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多元化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也隨之變化,以便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比如,在古代,武林人士在切磋武藝前會簡單地行禮,表示武學精神(以“作揖禮”的方式行禮)。當代,人們在切磋武藝前同樣會行禮,雖說行禮與古代存在相似之處,但是有存在差別,最為明顯的差別是禮儀愈加規范化。現代行禮主要是通過將傳統“作揖禮”和少林拳的抱拳禮相規范、相整合形成的禮儀。當代的行禮與人類文明相適應,不僅有助于增強人們文化修養,而且有助于提高人們道德素養。
各民族在長期生活中形成了民族精神,這展示了各民族的情感、創造力、智慧等。在民族精神的作用下,各民族人民會團結奮斗,從而開創美好幸福局面。民族競賽文化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氣度、風范、性格,凝聚著民族精神。比如,在舞獅比賽中,舞獅者在比賽前需要互相行禮,同時要比賽的過程中又需要遵守比賽的規則。另外,舞獅者會以正確的心態看待比賽結果,很少會因自己比賽失誤、能力不足而與對方發生爭吵、打斗等。也就是說,舞獅者應遵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參與比賽。
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活。儒家文化強調“中庸之道、和為貴”的理念。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就深受“中庸之道、和為貴”理念的影響。比如,在古代比武中,比武者需要在展示自己真功夫的同時也需要以德服人,多寬容他人,不過分計較比賽得失。這樣比武者不僅會奠定自己在武林中的地位,而且會在武林上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更多人的尊重。
在時代發展變化的背景下,競賽文化發生了變異。過去,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注重騎射,也形成了騎射禮儀。其中,在騎射前,參賽者需要聽取號令,再發射箭。另外,女真人在“射柳”時會以擊鼓的方式助興。在戰爭時,雙方軍隊也會以一種禮儀規范射箭戰爭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槍彈火藥已經代替了射箭這種戰爭方式。整體來看,世界作戰方式愈加先進。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射箭禮儀逐漸地消失。
1.注重競賽文化內涵的挖掘與整理
為發揚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提高人民文化自信,有必要搜集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歸類整理體育競賽文化,構建體育競賽文化體系,挖掘體育競賽文化內涵,傳承體育競賽文化精神,促進人類社會發展。而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中的“崇尚禮讓、與人為善、以德服人”的理念就是值得發展、傳承的。因此,相關人員就可以圍繞著這些理念構建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體系,以便提升文化發展水平。
2.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科學融合
傳承發揚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并不意味著原汁原味地還原該種文化,而是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需求等,創新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發光發彩。在傳承與創新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過程中,要以開放的思維態度對待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明確文化傳承與創新價值取向,合理地打破原有文化思想的束縛,積極探尋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并凸顯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特點,以確保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獲得較好的發展。
3.完善競賽文化的規范性與可操作性
競賽禮儀是競賽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禮儀時,一定要規范該種文化,保證競賽禮儀的可操作性。比如,完善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禮儀實行標準、規范禮儀實施流程等,以規范參與體育競賽者的行為。此外,要優化民族傳統體育競賽禮儀,使得其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推行。在這種情況之下,將會提高民族傳統競賽文化傳承水平,增強民族傳統競賽文化在我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1.做好媒體和網絡宣傳工作
隨著社會發展,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傳入我國的同時西方文化也進入我國,這使得我國文化類型越來越多,因此我國文化呈現多樣化的特征。由于很多人崇尚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在我國地位逐漸提高,在我國文化中愈加占據主導地位。其中,西方體育競賽文化就影響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發展。為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地位,擴大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放的影響力,避免西方文化侵蝕,我國需要做好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宣傳與推廣工作。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宣傳手段類型越來越多,并且越來越先進。若是相關人員能夠把媒體和網絡等作為宣傳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是惡手段,就容易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推廣水平。因此,要積極地應用這些先進的宣傳方式,做好文化推廣工作。比如,可以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上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宣傳與推廣工作,確保更多的人了解該種文化、清楚該種文化的價值。
2.切實保護競賽文化
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凝聚著民族智慧,是我國的財富。在新的階段下,我國更加需要保護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保證中華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政府把控著社會發展大局,是社會發展的領導者。基于此,政府有必要踐行自身的責任,切實保護競賽文化,為民族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其中,政府可以出臺關于保護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政策,規范人們的行為,確保人民成為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保護者而并非破壞者。同時政府需要加大與高等院校、文化研究機構的聯系,共同做好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保護工作,強化文化保護效果。
3.增強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的禮儀素養
由于體育競賽禮儀是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需要有效推進體育競賽禮儀的推廣工作。當代,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可謂是體育競賽禮儀的重要推廣者。倘若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的禮儀素養不高,何談能夠做好禮儀的推廣活動。對于他們而言,其需要清楚自身所肩負的責任,不斷地提高自身禮儀修養,使得自身成為一名優秀的禮儀推廣者。其中,裁判員、教練員應以體育競賽禮儀規范自身,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運動員的思想與行為,從而更好地保證禮儀推廣效果。運動員則需要在訓練以及比賽時遵守競賽禮儀,以彰顯自身的德行、氣度等。為提高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的禮儀素養,相關部門可以組織培訓活動,交給他們體育競賽禮儀,增強他們對體育競賽禮儀的認識。經過培訓,相信未來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能夠更好地做好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推廣工作。
綜上所述,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此,我國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傳承、創新、推廣等各項工作,有效發揮民族傳統體育競賽文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