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凡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就目前來看,高校籃球學生的體能訓練中,訓練形式傳統單一,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改進,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技能水平。對于此,高校籃球教師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加強創新,綜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探究新的訓練形式與方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潤物細無聲中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發展其籃球素養。
體能訓練是指根據體育項目的客觀需要,采用科學的運動負荷,有針對性地改善運動員體型,增強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提升運動員運動能力的訓練過程。對于高校學生籃球運動體能訓練來說,體能訓練內容有氧訓練、力量訓練、速度訓練、彈跳訓練、靈敏訓練,以及心理機能和道德意志品質的訓練。訓練目的在于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發展運動員的體能,使其達到一種平衡狀態,在合理的負荷刺激下提高身體素質,滿足訓練強度的需要。換言之,對籃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就是挖掘機能潛力,提高運動水平。
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不論是日常訓練還是比賽,都需要強健的體魄。加強學生體能訓練,一方面能夠改善其身體的各項機能,使各個器官相互協調,促進身體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提升籃球運動競技水平。此外,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還能不斷完善和發展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其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減少運動損傷情況,延長運動壽命。
研究發現,只有當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滿足其高強度訓練及比賽要求。體能訓練不僅是增加運動員身體訓練負荷的過程,也是提高比賽適應能力的過程,極大地滿足比賽需求。通過體能訓練,運動員身體會得到刺激,隨著刺激程度的加深,其身體也在不斷的適應和變化,促使體能素質的提升。總而言之,籃球運動中的體能訓練,可促進運動員身體素養的全面發展,更好地適應日常訓練和比賽。
籃球運動中體能訓練中,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競技水平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提升其心理素質水平,磨煉運動員的意志,發展體育精神。籃球運動的賽場上,不僅需要運動員有超高的體能和競技水平,還要保持良好心態,看淡比分,不斷調整自身狀態和戰術,做好隊伍中的協調工作。當運動員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氣場上碾壓對手,取得賽場的主動權。所以說,籃球體能訓練可以提升運動員心理素質水平,使其沉著冷靜,積極進取,團結隊友。
當前,高校學生籃球運動技能訓練方法較為單一,比如:力量訓練中,多以單杠、杠鈴為主;速度訓練中,側重短跑、加速跑;耐力訓練中,長跑為主要訓練方式;負荷訓練中,不斷加大訓練力度,加強訓練頻率;等等。這種體能訓練方法不僅傳統單一,降低了學生的興趣,而且缺少科學性,不利于訓練效果的提升,甚至會因為訓練強度的隨意增加或其他原因使得運動員發生機體損傷,造成嚴重影響。
研究發現,我國高校學生籃球運動體能訓練中,教師及學生普遍對體能訓練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技戰術的提升上,忽視了體能素質訓練,學生完全按照教師指引,缺乏主動性。此外,我國多數高校籃球隊伍中,沒有專門從事體能訓練的教練員,不能給予學生體能訓練上的指導,或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訓練,而是由體育教師全權負責,這不僅增加了體育教師的工作任務,還會影響技戰術和體能訓練效果。
通常情況下,高校學生籃球運動體能訓練內容要力求廣泛,確保訓練項目與訓練目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與此同時,還要區分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實施針對性教學。但是,從實際來看,我國多數高校籃球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一般體能訓練,忽視了專項體能訓練,導致學生專項體能訓練水平不高,進而影響運動競技水平的提升。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同等重要,一般體能訓練是基礎,專項體能訓練是補充與強化,二者缺一不可。
高校學生籃球運動體能訓練中,要想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的技戰術水平,增強身體素質,就要確保訓練模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和學生要改變原有觀念,認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作用,及時調整訓練方法,優化訓練過程,保證學生訓練的全面性。其次,合理制定體能訓練計劃。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應遵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身體素質、接收能力、興趣態度等,不要隨意為之,對于差異性較大的學生,要因材施教,保證訓練的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訓練效果,使每一名學生都得到提升。再次,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與時俱進,注重先進訓練理念、方法以及器材的使用,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斷提升體能訓練效果。最后,一般性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雙管齊下。一般性體能訓練有著較強的基礎性和綜合性,是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敲門磚,而專項體能訓練有著一定的特殊性,也可以是一般訓練的升級版,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既要掌握一般體能訓練的內容,又要通過專項體能訓練實現進一步提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認清二者的重要作用,合理設置。
首先,力量訓練。籃球運動中,力量素質至關重要,力量雖然生來就有,但對于籃球運動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不斷的訓練進行加強和提升。研究表明,科學有效的力量訓練能夠增強運動員的肌肉和韌帶力量,增加關節活動幅度,降低運動損傷。以一周為單位時間,力量訓練通常為四天,在此期間運用阻力訓練不斷增強學生的力量素質,訓練內容包括發展上肢力量練習、發展腰腹力量練習和發展下肢力量的練習。
其次,速度訓練。籃球比賽中,速度是獲勝的法寶,所以教師要加強速度訓練,速度訓練方式通常為場地跑、快速跑和沖刺跑,對于速度訓練場地的選擇,教師不應拘泥于操場,而是選擇一些特殊的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如沙地、樓梯等,一來能夠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二來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速度,提升訓練效果。
再次,彈跳力訓練。彈跳力是運動員能否投籃和灌籃的關鍵所在。具體的訓練中,可以采用針對跳、單腿跳、連續跳以及全力跳等多種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不同的組別進行聯系。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彈力跳技能后,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彈跳力進行組合訓練,并且將力量訓練滲透其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爆發力。
最后,心理素質訓練。籃球運動體能訓練極其辛苦,再加上它是為比賽服務的,所以學生在掌握技戰術的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做支撐,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樂觀的態度,很難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堅持下去,無法贏得比賽的勝利。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既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個人修養,又要教會學生如何調節情緒,引導他們樹立自信心,積極與他人交往,善于接納全部的自己,等等。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參與技能訓練,提升訓練水平,在賽場上占據主導。
高校學生籃球運動體能訓練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直接影響訓練水平和訓練效果。因此,高校要加大籃球教師的培訓力度,在培訓中改變他們的原有理念,使其在重視技戰術的同時,還要加強體能訓練的開展與實施,同時加強教師的個人素質教育,提升他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此外,高校要加強人才引進,應聘請專業的籃球教練員,使其給予技能訓練方面的專業指導,如訓練方法的開發、訓練模式的選擇等,確保體能訓練的高效開展,減少多種問題的發生,確保體能訓練的科學性、安全性與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