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軍 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推動教育現代化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他耗費一生心血研究的教育理念、辦學思想等,對今天的中職體育教學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就當下中職體育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教育脫離生活實際、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忽視學生個體差異、重學習結果而輕過程指導等,這些問題抑制了中職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也不利于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本文中,筆者根據自己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解讀,就如何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展開中職體育教學分享幾點拙見。
陶行知曾說過,培育學生就如同種花木,先要了解花木的特點,然后再根據情況進行區分,給予澆水、施肥和培養教育,這就是因材施教。同時,陶行知還指出,人就如同樹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長上去,但是不能勉強他們都長得一樣高,要“求平等、求自由”。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結合這一思想理念,在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再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不同的教育,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1]。例如,在跑步項目中,中職學生身體素質存在差異,如耐力素質、速度素質、力量素質等。這也意味著,有些學生輕松就能跑完1000米,而有些跑完500米就感到筋疲力盡。或者,同樣的距離,有的學生花費的時間是同學的兩倍甚至三倍。若是對這些學生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刀切”處理,其學習熱情、參與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影響,而且這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2]。所以,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教師應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給學生制定分層目標,從身體素質高到素質低,設定的目標分別為1000米、800米、500米。這樣的分層對待,既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又能發掘學生潛能。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眾多教育理念中最為著名,也是備受關注和青睞的教育理念。他認為,一切的課程都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無論是教學形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源于生活,甚至提出教育范圍與生活范圍相等這一思想觀念,告誡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生活為中心展開指導工作。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這一教育思想,將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體育教學充滿生活化氣息。譬如,體育教師可以將民間體育引進課堂,以充實體育教學內容,如武術、太極、拳術以及一些簡單的體育項目,如踢毽子、拔河、跳繩等。這些民間體育項目,尤其是地方性體育項目的引進,讓體育課堂充滿生機,也能縮短學生與體育之間的距離[3]。又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帶領學生學習體育項目,如財務、金融等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大多數需要坐在電腦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室內健身操。如市場營銷、導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大多數需要在室外跑,所以,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耐力素質,如耐力跑等。又如,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節假日等課外時間組織學生爬山、騎行、遠足等,以此拓展體育教學內容[4]。這樣的教育模式,將體育教育與實際生活融為一體,既能喚醒學生運動熱情,又能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陶行知曾對教師的責任和學生的責任進行了簡要概括,他認為,專教書不應該是先生的全部責任,專讀書也不應該是學生的全部責任。教學生做人,是教師的責任,而學習人生之道,是學生的責任。同時,陶行知還指出,對于“做人”來說,道德是根本。假如一個人沒有道德,根本就壞了,那么縱使這個人有本領和學問,也沒有什么用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智育、體育,還要將德育滲透其中,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排球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或者直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中國女排在一次又一次的國際賽事中奪取冠軍的視頻,如去年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國女排用11連冠的成績奪得冠軍,為國爭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拓展性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又如,在籃球、足球或者其他的體育項目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如籃球運動中,教師可以將擅長投籃、運球、控球、傳球的學生放在一組,讓學生彼此之間交流技巧。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體育技能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從而起到對學生德育教育的目的[5]。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即圍繞教學主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訓練。以跑步項目為例,教師可以將其模擬成“救火現場”,一半學生在終點位置扮演火災中受困的群眾,還有一半學生在跑道的起點位置扮演消防員,教師發出指令后,消防員攜帶以籃球、海綿墊作為道具的救援物資趕往火災現場救出受困群眾。然后,兩組學生再反過來扮演角色。這樣的教學方式讓跑步變得有趣味、有意義,既鍛煉了學生跑步能力又在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意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奉獻精神、樂于助人的品質等優良美德。又如,創設游戲情境。教師可以在跑道上用海綿墊等設置障礙物,然后讓兩個學生為一個小組,分別扮演瘸子和盲人,扮演盲人的學生背著扮演瘸子的學生從跑道起點位置跑到終點位置,瘸子在背上指揮盲人繞過路上所有的障礙物,若是碰到障礙物則為通關失敗,只有成功避開所有障礙物并且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終點才算通關成功。這樣的游戲情境讓原本被學生抵觸的跑步運動變得有趣,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內在情感,還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能力、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感等良好品質。
陶行知說過,灌輸知識不是活的人才教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打開文化寶庫的鑰匙,盡自己所知道地交給學生。他還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學生,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最重要的是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由“學會”升華到“會學”,這也是現代化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例如,在立定跳遠項目中,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如何跳,還要將跳遠的技巧和方法教給學生。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不正確的方法并幫助學生糾正。如有的學生在跳遠中成績總是不理想,教師要對學生的整個跳遠過程和細節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找到方法中的不合理之處,然后指導學生改正,有的學生是兩腳站法不正確,有的學生是身體重心未前移,有的學生是兩臂擺動姿勢不正確等。教師要將每一個技巧告訴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只有掌握方法,學生才能學好、學透、學精。由于學生數量多,而課堂時間有限,所以存在指導不充分的問題。基于此,教師可以采取微課教學法。現如今,網絡上有豐富的關于體育運動訓練的視頻,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這個大平臺開發課程資源,查找相關的視頻并將其分享給學生,指導他們課后跟隨著視頻去練習。與此同時,利用QQ、微信等社交軟件建立線上交流平臺,如QQ群、微信群,讓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困惑等發送到群內,教師再為其解答,或者直接提供相應的視頻,讓學生對照著視頻有針對性地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主體性,讓他們的學習做到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有效掌握了體育知識與技能,其學習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陶行知曾說過,健康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生活的出發點。他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視,他認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人們成功的前提。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而且要讓學生也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學習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要給學生講解體育技巧,還要給學生講解健康知識,如籃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以及預防措施、哪些行為后不適宜立即運動以及運動后不適宜做哪些事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或課上的游戲活動滲透這些理論知識。比如在指導學生籃球訓練前,可以將針對籃球運動損傷的專題視頻發送到微信班級群中,讓學生認真觀看,增強他們的預防意識。課上有休息環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休息環節組織學生玩“知識小競賽”游戲,即全班學生圍成一個圓圈,教師坐在圈子中提出問題,如問學生:“籃球運動后身體會大量流汗,這個時候需要大量喝水?”在學生給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再解釋原因。這樣的競賽小活動既能幫助學生身心放松、緩解壓力,還能提升他們的健康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掌握的健康知識越多,健康意識也會越強。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后的時候還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運動的樂趣,以此培養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
綜上所述,一生致力于教育研究的陶行知先生,總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得到教育界高度和廣泛認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等也得到廣泛運用。一系列的實踐證明,陶行知教育思想對于改善教學質量價值顯著,對于中職體育活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是筆者通過自己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并從中挑選出一些認為有參考價值的教育思想,就如何將這些教育思想應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中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為廣大體育教師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理念提供方法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