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姿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 郴州 423000)
課前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能激發學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們,都是準幼兒教師,是祖國花朵的啟蒙老師,對于語言的學習,更加需要重視。筆者多年奮戰在教學一線,經常開展各種語文課前活動,嘗試各種形式的課前活動,通過長期的有計劃地實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也能更好的融合其他專業知識,達到較好的整體效果。
幼兒園的聽說游戲、音樂游戲、手指游戲、體育游戲、表演游戲等等,都讓課堂充滿孩子的歡聲笑語。那我們的課前活動一樣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游戲,這不光能吸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能為同學們以后組織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比如,同樣是新學期的自我介紹,我一反乏味的按學號來或是按座位來,我們可以玩起“開火車”的游戲,比如詩詞接龍、腦筋急轉彎、看畫猜詩、團隊合作、故事拼接等,既能夠增長知識,又能夠提高興趣,達到調動課堂氣氛的目的。在游戲中鍛煉團隊合作,鍛煉成員溝通,鍛煉組織事務,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也能用游戲串起顆顆童心。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學期間需考取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筆試包括《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要通過教資考試,語文知識積累很重要。要學生分組查找資料,分工合作各負其責,查多了,聽多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還可以在古詩文單元玩玩“飛花令”,都可以在課前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長知識。背誦也是常見的一種積累形式,那我們就可以分成小組,互相抽背,過關最多的小組勝出,背誦結束后給予平時分獎勵;比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時,筆者就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點對點背誦接龍,學生一個比一個背得認真。
討論分享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前活動形式。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可以說說自己的心情故事,可以說說發生在身邊的奇聞趣事,也可以對近期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可以奇葩說可以買家秀還可以現身說法。分享、討論活動致力于提高專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外視野。語文學習講究“立德樹人”,文章里的生命教育、愛的教育等等,將德育融入,老師還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幼師生“說唱彈跳畫”五項技能其實可以很好的融入我們的語文課前活動,既能展示學生的專業能力,又能提高語文素養。“說”——鼓勵學生敢說敢表達,可以從講述簡單的故事、寓言等開始。對于大一的學生,這是很好的開始,克服羞澀、拒絕畏懼,敢于當眾發言、樹立自信。“唱”要求聲情并茂,字正腔圓。孩子們很多的知識都是包含在兒歌里面,這樣既好聽又好記,孩子們也更有興趣。“跳”要求樂感好,表現力強,學前教育的學生要能學會編排動作,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感染力。“彈”要求樂曲表現完滿,連貫,表現力強。“畫”更是少不了,幼兒園一年四季的教室布置,走廊校園文化……。二年級的時候,在學習技能的基礎上,可以更好推進課堂活動“讓你了解我”“名作推介”按學號給學生展示的機會,積累素養,讓同學更好地認識自己。
學生更加喜歡現代化的方式去學習去展示。比如,喜歡在班級公眾號放入自己學習的視頻或圖片,比如,愿意將自己的創作上傳平臺。比如在學習戲曲單元時,帶學生回憶了一撥各類戲曲,沒想到那個星期各學習群都上傳了學生的照片,很是喜歡。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不妨加入信息化元素。從“大語文”觀念來看,融合各種的學前語文課前活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根據專業特色,將語文融入技能,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語文課前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以語文為中心,以學生專業技能為鋪墊,形式多樣,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當然,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何立竿見影的效果都不現實。我們要堅持學習。將良好的學習狀態形成一種習慣,讓我們的語文學習因課前活動而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