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山東 濟南 250002)
近年來學生心理的問題一直是影響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學生多發的抑郁癥、焦慮癥和各種心理疾病成為國家的心病。所謂的心理異常通常是指學生遭受到一些重大的打擊或者突發的事件,導致學生在心理上遭受巨大的創傷和心里的壓力,造成生活狀況發生的巨大轉變。這種心理創傷讓學生痛苦、自責、悲哀、負面逐漸加重,無法自行調節。這種情況之下,需要有外界的干預,利用不同的物理治療辦法,幫助學生從負面情緒中掙脫。
根據調查了解,目前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況呈現逐漸低走的趨勢,這種趨勢影響著我國的教育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沉迷網絡社會無法自拔,導致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扭曲,由于不能良好的分辨網絡社會的信息,在聊天游戲的過程中,吸收不好的思想,遭受到網絡暴力的影響,學生出現自殘、抑郁、自閉、極端、自卑等各種負面的情緒。此外,因為高職生同樣是接受高考的檢驗,但是與大學生不同,學生因為成績較差所以不得不選擇高職,因此在家庭之中學生遭受到的是無意識的譴責,網絡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讓學生無處喘息。在學校的生活中,高職校園也屬于一個社會性質較強的團體,學生在這個社會團體中無法融入,導致學生更加的孤僻,內心極其的孤獨。久而久之學生的心理狀況越來越差,教師對學生心理的變化不甚了解,無法及時的幫助學生進行疏導,最終讓學生患上抑郁癥、自閉癥、社恐等心理疾病,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長[1]。
2.1 增強學生的毅力。當代的學生在毅力方面較為薄弱,因為家庭的教育和環境,讓許多學生從小就是嬌生慣養的長大,在接受挫折的能力上較為薄弱,一丁點的失敗都是對學生巨大的打擊,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體育的運動需要頑強的毅力,需要永不放棄的決心,所以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些較為有趣的體育競技,幫助學生建立頑強拼搏的毅力[2]。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2人3足的比賽,這種競賽需要學生之間的團結力和協作能力,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失敗,會出現懊惱的心理。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激烈,讓學生能夠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找尋經驗,最終達到成功的目的[3]。
2.2 提升學生的信心。體育的教學需要許多的活動支撐,在這些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學生會失敗也會成功,在失敗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在學生取得成功時,內心會有更多的成就感,內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針對心理異常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慢跑的活動干預學生異常的心理狀態,比如:在教學中給這些學生設定一個較為容易達到的目標,可以設定慢跑300米,逐漸的增加到慢跑500米或者慢跑20分鐘、30分鐘、50分鐘逐漸的增加,這樣在學生達成一個小目標后,學生的信心逐漸增加,久而久之提升學生的自信心[4]。
2.3 緩解學生的壓力。根據心理專家的研究,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體會產生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讓人感受一種滿足感、愉悅感,因此體育的教學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壓力。時代的發展讓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加,而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不僅有著學習的壓力,同時也有著今后就業的壓力。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學生容易多發焦慮癥和抑郁的情緒。體育的運動能夠有效地緩解學生的這種壓力,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專業的心理導師對心理異常的學生提出的治療建議便是進行體育的運動,由此可見體育的教學對學生心理異常的緩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5]。
體育的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魄,也能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改善學生的心理情況,培養學生意志力和自信心,從多方面改善學生的心理異常狀態。在目前高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學生的狀態進行教學,在教學中緩解學生不良的心理發展。學校也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結合體育的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維持好學生的心理狀態,保證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