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海
(國家開放大學 北京 100039)
2020年突如起來的疫情,促使在線教育迅猛發展,眾多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在線教育,移動學習成為發展熱點,但是在對教學質量有很高要求的學歷類開放教育領域中,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與構建仍然面臨眾多挑戰,因此揭示移動學習平臺的特點,探索構建移動學習平臺的流程具有重要意義。
1.1 突破學習空間的限制。相比PC互聯網時代,移動學習平臺進一步拓展了學習空間,使得學習空間不再僅僅局限在教室、圖書館、書房等特定場所,而諸如地鐵、公交、醫院候診區甚至洗手間等任何空間都可以轉變為學習空間。
1.2 突破學習時間的限制。由于學習空間的拓展,學習時間得到進一步的拓展,使得學習者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通勤時間、排隊等候時間、工作間隙、如廁時間等碎片化時間全部可以轉變為學習時間。
1.3 受眾規模進一步擴大。手機的高普及率為更多的學習者提供了接受開放教育可能性。移動學習平臺能夠使像偏遠山區、農村等PC設備普及率較低地區的學習者有機會通過手機接受教學服務。另外,移動學習平臺對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的拓展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學習解決方案,促使更多的學習者有條件加入到開放教育中來。
2.1 PC學習平臺的特點分析。移動學習平臺是在PC學習平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PC學習平臺的特征直接影響著移動學習平臺的特點。
2.1.1 PC學習平臺的基本特點。
(1)提供學習路徑。在線學習中基本的學習活動就是學習者在學習平臺的引導下,利用在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2]學習路徑是課程結構的基本形態,為學生提供“如何學”的引導信息。通過學習路徑的指引,即使沒有教師的幫助,學生也能夠跟隨大綱進行有計劃地學習。
(2)以資源型學習材料為主。信息復制與傳播的邊際成本低是互聯網的重要優勢,而學習平臺以資源類學習材料為主的特點恰是互聯網優勢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體現之一。典型的資源型學習材料包括視頻錄播課、各類電子書、音頻教學資源等。
2.1.2 學歷類開放教育學習平臺的典型特點。
(1)支持形成性評價。學歷類開放教育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把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歷類開放教育不僅僅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同時也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是構成學生最終成績的重要部分。
(2)支持更多師生交互性的活動類型。由于學歷類開放教育對教學質量的要求較高,學習平臺不僅僅局限于資源類學習活動,同時需要支持更多讓教生、生生直接參與的交互性學習活動。例如作業活動,學生在提交作業之后,教師可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包括語音、視頻、文字等多類型的反饋和評價,學生在收到教師的反饋之后可以與教師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2.2 移動學習平臺的特點分析。移動學習平臺繼承了以上PC學習平臺的所有特征,除此之外,移動學習平臺具有自身的一些獨特性。
(1)與PC學習平臺的一致性。移動學習平臺不僅要支持學習者純移動化的學習,同時也要滿足學習者PC學習與移動學習混合進行的需求,因此移動學習平臺在學習數據、學習體驗方面要與PC學習平臺保持一致性。
(2)與手機特點的融合性。由于移動學習平臺根植于手機終端,因此借助手機自身的一些獨特優勢能夠進一步拓展移動學習的功能,例如移動學習平臺充分利用手機的攝像頭進行作業的上傳、簽到打卡的掃碼等;再如移動學習平臺借助手機的隨身攜帶性,突出即時通訊功能,提升同學、師生在學習社區溝通的效率。
開放教育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涉及眾多的知識領域,包括教育領域、設計領域、信息技術領域等,是一個創造性提出解決方法的過程。在實踐中一般性的構建流程如下:
(1)針對學習平臺服務主體開展現狀調研,收集、挖掘各類需求,分析、梳理目前存在的核心痛點。
(2)梳理所有重要利益相關者,并進行利益相關者分析。開放教育利益相關者一般包括:主講教師、輔導教師、班主任、學生、教務管理人員等。
(3)以利益相關者為出發點,分別構建不同利益相關者所涉及的業務模型,同時梳理各類數據在業務模型中產生及流轉的關系。
(4)以業務模型為藍圖結合學習平臺的一般性特點,分別構建低保真的PC端與移動端的最小可行性產品原型。
(5)以移動端為主要對象,結合手機的設備特點、交互特點以及使用習慣進一步優化移動學習平臺的信息架構與交互界面,同時確保與PC學習平臺在數據、體驗、功能等方面的一致性。
(6)構建高保真原型,并進行真實用戶測試,收集反饋。
(7)開發、測試、上線、優化迭代。
以上流程作為開放教育移動學習平臺構建過程的一般流程,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