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紅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興隆莊煤礦學校 山東 濟寧 272000)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國中小學已經基本普及多媒體技術,然而,農村地區的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很多教師還是習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這樣并不利于更好地培養人才。為了轉變這種狀況,教師有必要圍繞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很多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時,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單一憑借教材和板書來完成語文知識的講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已經陸續走進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時也需要借助這種技術做好課前準備,豐富接下來的課堂內容。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登幽州臺歌》這首古詩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般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背誦,并且理解其中的部分注釋,進而翻譯古詩大意。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這樣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現在,教師在教授這首詩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做更加充分的教學準備。例如在課前備課時,教師先在網上搜集幽州臺的圖片,由于農村地區中學教師內部的配置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學,如果教師內部配有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將圖片直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來;而如果教室內部不具備多媒體設備,教師也可以選擇將圖片打印下來,帶到課堂上供學生欣賞,利用這種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古詩內容的認識,培養學生感悟古詩情境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教學工作正式開始之前,在網上搜集相關的教學視頻,主動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邏輯,并且將優質的教學內容代入到課堂當中,為學生創建更加有質量、有效率的語文課堂。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登幽州臺歌》的朗誦視頻,通過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詩朗誦的視頻來增強學生的古詩語感。在教學古詩的時候,教師需要明確,引導學生學會朗讀詩歌也是比較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而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依然有可能存在語文教師普通話水平有限,朗誦能力不佳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提高個人教學能力的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策略。可以在網上提前下載詩朗誦視頻,課前導入階段就為學生播放視頻,在帶領學生朗讀詩歌時也以播放視頻或音頻的形式代替,這樣更有利于讓學生在剛剛開始接觸這首古詩的時候就聽到最標準的詩朗誦,優先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讓更加規范的語音語調先入為主。學生在深入學習這首古詩、課后練習朗讀詩歌的時候也能調動更大的興趣,這樣既培養閱讀能力,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對于農村地區的初中語文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語文知識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一方面是由于農村地區學生的學習意識相對淡薄,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經常會遇到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不愿意聽課的現象。為了轉變這種狀況,在教學完每一節課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后總結,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授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黃河頌》這篇課文之后,為了提醒學生及時復習文章中的優秀語段,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班級群中發布課后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黃河頌》全文,并且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談一談自己喜歡這段內容的原因。任務發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線上打卡完成。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也開始普及智能手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班級群中上傳復習錄音或視頻來鞏固提升。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及時完成復習任務,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減輕教師的壓力。當然,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起到比較顯著的作用,但是教師在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復習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由于農村地區每個家庭經濟收入水平的不同,在個別家庭中可能存在“沒有智能手機或電子通訊設備”的狀況,這也意味著這部分學生無法按時完成本節課的課后任務。因此,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不同情況的學生,在發放任務的同時,提醒學生,如果不方便用電子設備進行操作,也可以按照傳統完成課后作業的方式將自己的答案寫在紙上,或者去辦公室找老師當面完成課后任務。
當然,信息技術在現代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很多方式,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應當注意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技能,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積極嘗試多種教學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更多更完善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取得更輝煌的語文成績,綜合提升語文素養。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這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重要條件。教師應當不斷學習提高個人教育素養,堅持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秉持平等教學的理念,創新教學形式和方法,為學生創建更加高效的智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