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靈 賴曉俐 馮馨樂
廣州理工學院,廣東廣州 510540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經濟全球化、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人的物質層面不斷得到滿足,文化容易受到沖擊和碰撞,人們對精神文明層面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不能拋棄,還應受到應有的重視、保護和傳承。對于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一直都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在學術上,與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相關的話題仍有熱度。在我們社會中仍然存在不少有著優秀的非遺文化和良好的旅游資源的城市,但這些城市并沒有把兩者的價值發揮出來,有待進一步開發,肇慶這與城市正是存在這種情況。同時,肇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不可忽視的一員,如何在大灣區這一機遇中發揮出其最大的價值,是我們不斷探索與完善的。
作為我國傳統文房四寶中的一塊瑰寶-硯,同時也是我國重要非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載物,而其中以肇慶端州七星巖、北嶺山和爛柯山出產的最佳,這一帶出的硯石為我國四大名硯之最,其美名曰:端硯,肇慶也因此冠以“中國硯都”的名號。端硯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不僅歷史悠久,其質地溫潤、厚實,使墨水細膩順滑,便于書寫。其中能讓硯石華麗變身成為端硯的一系列制作技藝更是我國民間智慧的體現。而這細膩、精致、精湛地端硯制作技藝,早在2006年,被國務院作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家列入非遺文化名錄中,并在此舉措兩年前,國家對“端硯”實施就地保護策略。同時近年來,肇慶端硯作為“嶺南文化名片”,在粵港澳大灣區相關藝術展的初次亮相中“大放異彩”,在得到良好的品牌推廣的同時,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能得到更肥沃的“土壤”來傳承端硯非遺文化。端硯從1987年后,以私人承包地的廠家為主,生產規模逐年上升,相關產業的產業人員達到萬人規模,其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其中肇慶白石村的村民最為鼎盛,從事端硯產業的村民超過九成,該村不僅養育了硯技名師、精美名硯,同時被譽為“端硯第一村”,而后被肇慶政府建設成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中國硯都端硯文化村中國硯村”,其是集文化、休閑、旅游等多方位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地標。
就目前而言,盡管肇慶的經濟仍較落后,但其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人文資源薈萃,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員,具不可忽視的開發潛力。肇慶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其旅游資源以自然山水、具有風情的地貌為主,如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美譽,被聯合國稱為“活著的自然博物館”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鼎湖山;中國4A級旅游景區—七星巖;“華南第一峽”—羚羊峽等自然風光,還有具有歷史底蘊文化的旅游建筑,包公祠、宋城墻、崇禧塔、閱江樓、梅庵等,除此之外,還有具有現代生活特點的景區,像“我國最美綠道”—肇慶綠道和伴月湖公園、波海公園等特色公園。由此,可看出肇慶的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化,而且在社會城市化、現代化高速發展下,這些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色顯得更加可貴。
但盡管肇慶具有優秀的非遺文化和極佳的自然旅游風光,其旅游產業仍有待開發,在打造“廣佛肇”的城市群的效應下,肇慶當地的旅游產業以省內的中小型規模為主,整體的旅游品牌定位位于中低端。近年來,盡管在《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等一些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背景下,對肇慶的旅游產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仍然沒有發揮出肇慶當地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最大效用,這意味著,如何借助好粵港澳大灣區這一舉措,推動肇慶的非遺與旅游產業更好地發展是大勢所向。
對于非遺文化的不僅僅是要對其進行保護,還要對其進行傳承,要像河流一樣,川流不息地流淌在大地間,這樣才能對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這需要我們對非遺文化進行“盤活盤用”,而如何將非遺能“用起來”的同時,又不損害它。這就需要非遺文化與時代產業相結合,讓非遺在具有現代變化特點的產業中創造價值,而將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進行融合,就可以讓兩者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用,非遺文化讓旅游更具特色的同時,也具有更深遠的意義,旅游產業讓非遺文化更具有活力的同時也使得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在提升旅游內涵中傳承我們優秀的非遺文化,讓旅游過程就像“導游”一樣,人們遇到的每一個景點,都像在向人們訴說著屬于他們的歷史與閱歷。非物質文化需要好的載體,更需要人的口耳相傳。我國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面對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將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也在向世界展示我國的優秀的文化。
兩者的相融合發展,一方面,理論上不僅具有可行性,實踐中也有可借鑒地成功案例,另一方面,還要《國務院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意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等國家相關政策支持。
肇慶端硯雖然是“嶺南文化十大名片”,但在推進肇慶以端硯文化為主的旅游建設中仍存在缺乏統一管理機制、沒有成熟旅游路線、公共交通網絡建設滯后、環境建設管理缺失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公共交通設施不完善,沒有規劃專門的停車場;缺少公共廁所等便民服務設施;沒有結合肇慶本地的旅游資源,打造一體化旅游體驗項目;對于餐飲與住宿缺乏規范管理等,端硯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以及其獨特端硯文化令很多游客想一睹風采,但是由于以肇慶的景點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旅游服務水平不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肇慶旅游業的發展。因此,完善肇慶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旅游交通網絡、服務設施、系統標識等全覆蓋是端硯非遺文化實現旅游發展的必要條件。
肇慶具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尤其是端硯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具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特性。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端硯文化缺少曝光和宣傳,很多人甚至是肇慶本地人并不知道端硯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1]。其主要原因歸結于肇慶并沒有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端硯旅游產業的宣傳內容,也沒有結合肇慶周邊的旅游資源進行互聯網營銷,沒有形成以端硯非遺文化品牌為名片的旅游城市形象。
相對于肇慶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目前端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形式和展示內容過于單調,對端硯擁有的獨特優勢沒有合理開發,使得端硯非遺文化旅游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比如對于端硯傳統手工技藝以及其獨特的藝術屬性,只是以產品的形式對外宣傳,游客到當地無法親身體驗到端硯的制作手藝,況且硯在全國各地很容易買到 人們不會因為想要買個硯而特地到肇慶游玩。因此重視端硯非遺文化與旅游方式融合的創新,找到可以增加端硯非遺文化旅游吸引力的方法。
目前肇慶的端硯文化旅游產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旅游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有待完善,核心旅游資源競爭力有待加強。為了避免肇慶端硯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旅游景點公共服務水平出現不匹配,應在發展前期重視在旅游線路增設便民服務設施以及規劃建設停車位。完善配套,優化服務,推進旅游廁所建設,完善旅游交通的指示牌,配套建設咨詢服務中心,不斷完善旅游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不僅優化了旅游發展環境,城市旅游功能及形象也將大大提升。肇慶通過建設完善的旅游集散咨詢、智慧旅游、旅游廁所等服務設施,來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將端硯文化旅游打造成肇慶一個重要的旅游品牌。
在現代網絡科技的發展背景下,人們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更傾向于通過手機終端,這其實也是一種旅游開發形式。所以在對于端硯非遺文化品牌的宣傳,可以通過微博或者微信這樣受眾廣的移動平臺建立宣傳端硯文化旅游的公眾號,為人們介紹端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發展情況、制作工藝、端硯文旅產品以及端硯傳承人的故事;另外還可以與快手或者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進行合作,拍攝端硯非遺文化宣傳片,提高端硯的知名度,也可以在優酷、愛奇藝等主流視頻平臺拍攝類似于《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關于端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紀錄片,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肇慶的旅游業發展[2]。這些方式是更加傾向于年輕化的旅游宣傳形式,在年輕人群中可以獲得較好的推廣效果。這些方式是更加傾向于年輕化的旅游宣傳形式,在年輕人群中可以獲得較好的推廣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端硯體驗式旅游服務,向游客進行端硯的科普解說,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宣傳端硯非遺文化。
肇慶應以端硯文化旅游為中心,延伸旅游產業鏈。拓展配套項目,深入挖掘本地旅游資源,結合當地旅游資源建設主題公園、文化紀念館以及端硯制作流程體驗中心來豐富游客對休閑娛樂項目的選擇,打造肇慶特色餐飲和特色民宿,吸引游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3]。利用當地端硯文化資源開發做工精致、有紀念意義的紀念品、工藝品,刺激游客消費。
肇慶要立足于當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端硯文化旅游業,將端硯文化旅游打造成為大灣區的一張城市名片。聯合肇慶內多個旅游景點,從游客類型、地理位置、線路、旅游主題進行全面規劃,將肇慶熱門旅游景點與端硯文化非遺旅游連接成互補型游覽線路,形成以端硯非遺文化為中心的端硯非遺主題博覽園,設立專門的場所給端硯傳承人現場制作場所。建設規劃游客體驗中心,讓游客自己進行創意活動,拉近游客對端硯非遺文化的認識[4]。打造端硯多元化非遺旅游環境。同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作用下,肇慶日后面臨的不僅是國內人群,還要有來自國內外的游客,這需要我們打造多元化的語言環境,設置不同語種的指示牌等,讓來自世界各地人都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和肇慶端硯文化與旅游景點的魅力[5]。
肇慶熱門旅游地與端硯非遺旅游開發相結合,需要地方旅游產業各經營者與目的地之間開展深入而實際的合作。合作共贏使旅游相關利益者均能獲益。文化遺產旅游帶來諸多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留住了更多年輕人,使他們不必離開故土去異鄉打工謀生。由于旅游帶來的收入和投資,也使遺產的保護有了更大的彈性空間,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旅游使得當地非遺傳承人增強了自我認同和價值感,這有助于非遺保護,而另一個意外收獲就是傳統手工藝及與之相關的傳統建筑重新獲得市場的青睞。
乘坐粵港澳大灣區東風,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建設人文灣區[6]。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旅游作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列入2019年和2020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肇慶市政府在推廣宣傳肇慶旅游城市的同時,應該緊扣“中華硯都,七星肇慶”這一城市名片,可通過在地方特產包裝、旅游宣傳片、公共設施等信息傳播載體上推廣端硯文化,也可以在旅行社、旅店、飯店等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定點宣傳,讓來訪游客深入了解肇慶的端硯文化,領略肇慶千年古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