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擁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0)
女排精神振奮人心,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如今,中國女排再一次站在世界排球之巔,女排精神再次鼓舞人心。排球也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開展排球運動,既能弘揚女排精神,也能增強體質,學會鍛煉本領。青少年是祖國的棟梁,中學期間也是普及排球運動的關鍵時期,對增加我國排球人口意義較大。
該研究以昆山市部分鄉鎮中學目前排球教學的開展情況作為研究對象。以該地區基層一線教師和部分校級領導為訪談對象。
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
昆山市鄉鎮中學男教師占比較大,為67.3%,女教師占比是32.7%。中學男教師較多,與女教師數量相比,兩者之間存在差異性。統計后顯示,年齡在30周歲以下的教師占比是35%;31~40歲教師的占比是25%;41~50歲教師的占比為18.8%;51歲以上教師的占比為21.2%。從調查數據來看,該地區30周歲以下的教師占比最高,達到35%。通過了解,該地區每年會拿出一定的編制數向教育系統傾斜,非常重視教育和教師招聘。由于該地區位于江蘇省經濟發達地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隨之帶來的是子女的入學問題,大多數家庭將孩子轉到該地區上學,所以教學矛盾比較突出。該地區每年都在建設新的學校,以保證教育公平。所以每年都會招收一定數量的年輕教師補充到教師隊伍。
通過問卷調查、統計學軟件分析后顯示,該地區專業的體育教師學歷層次較高。本科生占比達69%,其次為研究生學歷,占比達19%,大專生占比僅為12%,這說明該地區教師學歷層次較高,這與近幾年該地區不斷補充教師招聘數額有關。每年該地區還組織用人單位到雙一流大學進行現場招聘,鼓勵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到該地區任教。優秀的教師資源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學的發展,年輕的教師帶來新的教育理念,能把前沿的教育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不斷成長。但是老教師也有富有實效的實際教學經驗,所以新老結合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據調查,該地區的學校每年對新招進的教師都進行師徒結對,一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帶領一名新教師,促進新教師盡快成長。
該地區目前排球專業體育教師主要是來自大學主修排球專業的學生,占比達到91%,可見,該地區排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途徑比較狹窄,目前排球專業教師雖然都是專修科班出身,但是他們在專業技術上可能和專業運動員有差距,但是他們經過系統的教育教學方法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勝任日常體育教學工作。這也是目前體育教學與訓練碰到的一個比較共性的問題,專業運動員由于在平時要進行比較辛苦的訓練和競技比賽,勢必會導致他們文化學習有欠缺,也就影響他們以后的教師編制招考。而師范類的體育教師有著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經歷,能夠很好地勝任學校日常體育教學工作。但是對于專業訓練的技術和方法和專業的運動員相比有一定的不足,這就在一定層度上阻礙校園體育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對該地區鄉鎮中學調查后發現,有專業排球校隊的學校非常少,僅占3.75%,排球校隊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既能體現校園排球開展情況的風向標,也能很好地促進學校排球運動的健康發展。從調查顯示來看,該地區中學排球校隊目前在建設存在些許問題,校園排球校隊建設沒有能很好的發展,有校園排球隊的學校僅有兩所,而且也沒有能進行系統的訓練,每年只是在臨近比賽期開展一些訓練,而且訓練的負荷和時間達不到比賽的需求,大多數隊員都是吃老本,靠著以前訓練的技術進行比賽,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生排球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該地區的排球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調查發現,該地區排球訓練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基本不能滿足一天3次的訓練要求,每天訓練時間堅持在2h以上的學校較少,僅占比1.5%。訓練時間是衡量一個訓練隊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沒有充足的訓練時間,訓練隊的成績很難提高,不能適應復雜的比賽需要。調查顯示,該地區排球教學和訓練沒有充足的時間保障,學生自覺鍛煉的意識欠缺,排球教學和訓練效果不佳。
調查來看,該地區校園排球場地器材設施總體上比較完善,每個學校基本都有2片專門場地,占比95.1%。有體育中考專用排球的學校達到100%,這是學校能很好地開展排球運動的基礎。各學校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更好地發展校園排球。
由于排球不是學校體育必須參加項目,該地區排球比賽參加的學校數量很少,而且學生的比賽水平差異較大。每年僅有一所中學男女排直接參加上一級比賽。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校園排球的良性發展。
第一,昆山市鄉鎮中學排球體育教師以年輕男性教師為主,本科生占比較大,其中研究生學歷人數也相比其他地區較高。建議教育部門加大對青年體育教師的專業業務素質培訓,提高實踐能力,每年在暑假定期舉行教師基本素養的培訓,提高實踐能力。
第二,昆山市鄉鎮中學排球教師的專業成長途徑存在結構不均衡現象,建議相關學校能為專業教師創造條件,提供必要學習機會,讓青年教師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同時開設排球校園課程,普及排球理論知識,學習女排精神,用女排精神感染和影響學生進行排球學習。并組織多種形式的排球課外活動,加強宣傳引導,注重校園排球文化發展。
第三,昆山市鄉鎮中學有校園排球校隊的非常少,從發展來看,這不能滿足在校園普及排球運動的需要,即使有排球校隊的學校,在日常排球訓練時間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滿足訓練的時間和訓練質量。建議職能部門采取措施,結合學校發展,組建一定數量和規模的排球校隊,營造昆山中學排球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由于排球屬于技術類項目,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結合中學生的性格發育特點,多觀察、研究學生,多采用激勵法進行教學,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提升排球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第四,該地區校園排球場地器材情況能滿足教學訓練實際需要,建議各學校利用好排球場地器材,切實有效地普及和開展好校園排球運動。要充分提高排球場地器材的利用率,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不要讓器材成為擺設。
第五,該地區校園排球比賽開展情況不容樂觀,沒有舉行一定規模的中學生排球比賽,不能起到以賽促練的效果,只有個別學校直接參加上一級排球比賽。建議相關職能部門鼓勵各學校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實時組建校園排球隊,并定期舉行一定規模的排球賽,營造昆山鄉鎮中學排球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