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燕
1+X證書制度下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訓資源建設路徑探析
劉慧燕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000)
文章以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分析該專業的實訓資源在1+X證書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的必要性。依據《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領域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設計出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架構圖,并對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給出了詳細的方案。
1+X證書;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
1+X證書制度中“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例,該證書標準就涵蓋11個中級模塊等級證書,每一個模塊等級證書都具備4大職業功能,每個職業功能下包含5個任務分解要項,也就是說一個模塊等級證書囊括20個實訓項目[1]。因此,為培養學生具備模塊證書所需要的熟練檢測維修技術技能所用到的實訓資源是極其龐大的,包括實訓設備、實訓工具、實訓設施、實訓場地、實訓師資、專業信息資源、專業技術資源等。因此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按照標準實施1+X證書制度首要任務是優化整合實訓資源。
以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為例,該標準依據教育部汽車專業領域對應高等職業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營銷與服務、汽車車身維修技術等十幾個專業。
根據標準要求,該證書標準就涵蓋了11個中級模塊等級證書,每個模塊等級證書包含20個實訓項目,實訓項目高達220個,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開設的實訓項目不充分,涉及面不廣,不能全面涵蓋模塊等級證書下的所有實訓項目。而且評價組織要求一個模塊等級證書的考核鑒定需要同時開設4個項目,每個項目需要設置4個工位,這樣就需要16個工位同時進行。如果開放所有等級證書的考核鑒定,對于多數高職院校來說實訓資源是遠遠不夠[2]。
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實施的實訓項目大多不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并沒有真正立足企業工作崗位實際需求,沒有創設對契合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實訓環境,實訓項目內容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沒有及時更新技術知識,造成學生實訓內容無法完全對接今后企業崗位的工作內容,不能真正起到培養學生的作用,不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不滿足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
企業普遍反應學校培養的學生專業性不強,究其原因是實訓標準沒有立足于企業的真實生產標準,以至于我們培養的學生不滿足企業需求。企業不認可人才這個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各個地區各個職業院校甚至培訓機構標準太多,不統一,與企業實際標準銜接不上。因此實施1+X證書制度,應以為企業輸送人才為本,以企業實際需求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規范實訓條件和實訓教學標準,著力完善統一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3]。按能力本位思想,同時銜接院校企業將1+X等級證書制度與課程、教學計劃及實訓項目融合,從而打造一套規范標準的模塊化職業技能實訓教學考核體系,并且能夠在各個職業院校內落地實施。
實訓項目與實訓資源一定要對接企業真實需要,與市場實際需求接軌。高職院校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重點必須圍繞服務企業需要、市場需求、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保證人才培養的專業性。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設置應與時俱進緊跟企業的發展,在構建課程體系的同時設計合理的實訓項目,配置與之相匹配的實訓資源[4]。隨時關注企業的新技術、新知識、新動態等,對實訓項目和實訓資源進行及時更新和完善。保障實訓資源與企業市場實際需求同步發展,和諧統一。
學校應與企業相互配合,聯動共建1+X證書制度下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訓資源。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將企業生產資源轉化為學校實訓資源,建立與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相對應的實訓環境。根據教育部針對1+X證書制度實訓資源的要求,各院校應合理投入資金,深化職業教育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同時學校應與企業緊密合作,廣泛宣傳,積極調動社會資源,共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站和考核站,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機制。
1+X證書制度下實訓資源整合優化建設離不開團隊建設,打造專業教學團隊是優化整合實訓資源的關鍵要素。優化整合實訓資源需結合企業實際需求設計合理的實訓項目,而這個設計者就是教學團隊成員。從本校選派優秀專業骨干教師參加1+X證書制度培訓機構的師資培訓,從自身明確1+X證書制度內涵及標準并獲得師資認證,具備培訓考核鑒定的資質。這樣的教師被選為教學團隊成員,然后多校聯動,抽調其他院校專業老師共同參與,同時引入企業的技術專家組建專業教學團隊。根據企業工作崗位實際需求結合其他學校實際實訓資源設計合理的實訓項目,并結合實訓項目優化整合實訓資源。這樣師資整體水平得到了提升,校與校之間,校與企之間的實訓資源得到了優化整合,最終達到校校、校企聯動共建共享共贏的目的。
1+X證書制度下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訓資源是職業教育實施實訓項目深化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資源支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提供了長足的補充,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基礎保障,促進了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通銜接。既滿足了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學歷教育中對實訓教學的要求,又滿足了社會崗位所需的對職業技能的需求。
當前1+X證書制度下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培養人才是要面向企業的面向社會的,所以學校一定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營造企業實際工作環境,配備與企業相符的設備資源等,針對性地打造學生的專屬實訓內容。如果脫離了企業真正需求,滯后于企業生產技術,學校培養的汽車領域的學生就很難符合社會的要求,導致與市場需求脫節,不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因此作為1+X證書制度實施的主體,職業院校和企業相合作,進一步擴大校企合作,引進企業技術專家加入教學團隊,導入企業最新的技能標準,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最優的實訓項目,引入企業生產設備和資源,完善設施設備,為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實訓資源,以此達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贏的目的[5]。
我校汽車技術與服務專業群將以汽車產教聯盟為依托,以學校雙高建設為契機,組建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1+X證書制度專業教學團隊,對接未來汽車技術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推進汽車產業技術聯盟,優化整合汽車實訓資源,立足將常規汽車專業作出新高端新特色,并打造人才培養新范式。
汽車運用與維修目前仍是汽車行業的一個主趨勢,優化整合建設基于1+X證書制度下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訓資源,既是培養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也是實現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因此結合1+X證書的要求,進一步做好并完善實訓資源優化整合建設,構建適應1+X證書要求的實訓資源,是1+X證書汽車運用與維修模塊試點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是培養適應汽車運用與維修產業發展需求人才的必要基石。
[1] 鐘思遠.產教融合下高職院校1+X證書模式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 2020,22(09):30-34.
[2] 苗瑩.基于“1+X”證書制度的“汽車底盤構造”課程改革探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09):160.
[3] 覃川.1+X證書制度:促進類型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保障[J].中國高教研究,2020(01):104-108.
[4] 高麗潔,張紅英.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6(02):15-18.
[5] 鄒雷蕾.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汽車類專業實訓空間模式及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specialty under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Liu Huiyan
(Shandong Transport Vocational College, Shandong Weifang 261000)
Taking the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maj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or the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of this major,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Vocational Skill Level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including intelligent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architecture diagram of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of automobile applica -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s designed, and a detailed plan of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is given.
1+X certificat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resources;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 -nancetechnology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7.050
G642.0
A
1671-7988(2021)07-158-03
G642.0
A
1671-7988(2021)07-158-03
劉慧燕(1983-),女,漢族,山東省淄博市人,講師,工程碩士,就職于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車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