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清 高亞坤 任遠 河北工程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我國體育事業長遠發展、系統規劃、科學決策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提倡“三億人上冰雪”是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具體措施。2019 年,多部門聯合印發《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其中指出:“以舉辦 2022 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加強冰雪人才培養,提升群眾普及水平。”河北省作為冬奧會和東殘奧會的主辦地,冰雪文化氛圍和場館數量全國領先。其北部地區在舉全國之力影響下,各類冰雪人才聚集。河北中部石家莊作為省會城市,擁有國家級冰雪指導員培訓基地,其冰雪場館和冰雪人才優勢也較為突出。冀東南地區由衡水市、邢臺市和邯鄲市構成,人口數約占河北省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人均DGP 中等偏后。但冀東南地區由于地理、經濟等因素發展較為滯后,以冀東南大眾冰雪指導人才培養為研究重點,提升河北省冰雪運動整體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國際性賽事的積極籌備,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但冰雪場地、運動項目、冰雪人才、區域發展失衡等問題成為制約冰雪運動發展的因素,其中冰雪人才不足較為突出。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多元化長效合作機制,完善冰雪運動人才培訓目標,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全社會支持冰雪運動人才培養的良好態勢迫在眉睫。
國外冰雪項目起步較早,研究相對成熟。在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冰雪項目已成為其實現全民體育的重要手段,冰雪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籌備等研究體系較為完善,代表成果有張建會《美國冬季運動項目發展實踐及其模式借鑒》(《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02)。我國冰雪運動人才培養研究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代表成果有呂嬋的《我國冰雪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20.10);以體教融合主題的代表成果有楊三軍《冰雪運動進校園與體教融合的內外關聯和經驗借鑒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03);突出校企融合的代表作有全海英《“校企合作”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的機理、困境與路徑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05),李岫儒的《我國冰雪運動融入高校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20.07)。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視角對冰雪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路徑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值得學習和借鑒。但在冰雪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方面仍存在不足:
(1)政府主導下多方合作培養冰雪人才機制不健全。重視冰雪競技運動管理人才、冰雪產業人才等培養,對推廣普及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缺乏系統研究。
(2)專業高等院校高質量冰雪人才培養和儲備不足。冰雪推廣和普及人才不足,后奧運時代冰雪運動大眾化受到制約。
(3)冰雪人才區域合作培養聯盟缺乏,冰雪運動弱勢地區發展緩慢。
冀東南地區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氣溫較高,相關冰雪場地嚴重不足。現有的場地與所在區域人口比例嚴重失調,不能更好滿足人們參與冰雪運動的需求,如進一步拓寬場地資源建設是發展大眾冰雪運動急需解決的問題。拓寬場地資源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現有的相關體育場改擴建,廢棄的工廠重新整合,拓寬場地資源建設;第二,依托學校場地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大學校場地資源投入,促進場學校場地對社會公眾免費或低價開放,刺激區域居民健身需求;第三,政府和社會力量應聯合融通新建一批大眾冰雪運動場地來滿足人們健身的需求。
隨著國家冬奧會及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大眾參加冰雪運動的氣氛越來越濃厚,體育人口越來越高,有效完成了3 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據官方統計我國已實現3.46 億人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冰雪運動人才的培養可有效刺激區域冰雪運動的發展,但冀東南地區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機制缺乏,人才培養手段單一,不能更好滿足該區域冰雪運動的發展。據統計,冀東南地區中小學冰雪運動人才培養的方式為輪滑進課堂、冰雪運動鑒賞、由學校統一組織帶領學生進入到冰雪運動場地進行實際練習,但以上手段時間較短、內容單一,無法更好滿足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
冀東南地區的高校主要包括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學院、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邢臺學院、衡水學院等。以上院校以冬奧會的舉辦為背景,逐步建立和完善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機制,改善冰雪運動不足短板,帶領學生參加省市冰雪運動運動會。同時,冰雪運動進校園也成了重點建設工程,如冰雪項目進課堂、進群體活動等。建設一批學校輪滑隊和滑輪隊等不同冰雪運動競賽隊伍,滿足了學校日常教學和外出競賽的需求。但高校人才培養應持續全面協調發展,不能以一時短平快的方式來取得暫時人才培養的勝利,應以健康中國國家戰略背景,拓寬人才培養渠道,進一步刺激冰雪運動發展,從而滿足當地居民冰雪運動參與的熱情和需要。
探尋阻礙“三億人上冰雪”的河北元素,創新冰雪人才培養機制。建立“三市一體”冰雪人才聯盟,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智慧體育等科技服務體系,搭建人才交流平臺。政府部門依托高校和社會力量(體育企業),拓寬冰雪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規模和渠道,再以外包形式購買服務,滿足群眾參與和中小學教育的需要,實現冀東南地區冰雪人才培養雙向驅動發展模式。冀東南地區主要城市包括邯鄲、邢臺、衡水,三地政府、學校和社會力量應保持高度聯系和緊密團結,制定相關政策,研發相應平臺,刺激當地冰雪運動發展,重點支持高校冰雪運動人才培養,進一步滿足中小學冰雪后輩人才培養需求。但目前三所城市缺乏相應政策互通和場地共享共建的意識,導致該區域冰雪運動發展較慢,場地建設滯后,人才培養不足。積極構建“政校企”長效合作機制。以政府為主導,高校為主體,社會力量配合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高校將冰雪運動教學納入實訓實踐課程體系和第二課堂,體育企業等社會力量補充等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冀東南地區,毗鄰太行山脈,是典型的平原向丘陵、山區過的地形地貌。該地區四季分明,為冬季冰雪運動開展提供了較為理想的季節條件。同時地方政府對于體育產業的大力支持以及冰雪運動開展的逐步深入,目前邯鄲地區已建成10 余處滑雪場地,其中4 處依據山區地形特點修建的滑雪場所,1 處室內四季滑雪館。在各個縣市區重點中小學推進旱冰項目進課程,在轄區內的四所高校內開展輪滑、陸地冰壺、滑雪項目的課程及教學比賽活動。
以河北工程大學為例,作為冀南地區唯一一所省屬骨干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依據體育產業市場發展趨勢、人才需求動向,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在2007 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就以納入冰雪項目課程,在2021 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結合校內外實訓冰雪運動基地的反饋意見,增設冰雪運動校外導師課程,依據冰雪產業發展動向等手段積極構建以地方產業需求為導向的精準課程建設。
建立政校企多元聯合培養機制和保障機制,采取政府幫扶、高校培養、社會力量參與,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反饋于社會,提升多層次人才培養質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加強人才培養規模,拓寬人才培養渠道。政府統籌,三市聯合配合,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冰雪人才聯合培養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化解單一培訓化困境,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培養機制和人才梯隊建設體制,形成政府主導、高校承擔、地方配合、各行業參與的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建立政校企多元聯合長效培養機制和保障機制。本著服務社會,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以提升協同創新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發揮高校育人功能,加強個性化冰雪運動培訓體系建設,以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冰雪人才的實踐技能,完善冰雪運動理論知識結構,分類推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以冀東南冰雪運動指導人才培養機制為研究對象,通過政府主導、政策支持,在高校搭建社會體育指導員平臺為先導,高等院校利用平臺建設,加強冰雪課程建設和實習實訓的創新與改革為重點,以地方行政部門購買服務推進冰雪進校園進社區為路徑,實現冰雪人才“三位一體”培養模式和社會服務模式。政校結合、校企結合、校校結合等多種形式,創新冰雪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構建多元化合作支撐平臺和長效合作機制。推動大眾冰雪指導人才聯合培養的可持續發展,推進大眾冰雪運動廣泛深入開展。
本項目實施可以為省內外冰雪人才培養提供新思路新建議,冰雪人才培養的具體做法所形成的研究結論可以為同領域研究者提供參考,并成為深入研究的基礎。大眾冰雪人才培養的策略及其實施路徑,可以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參考,并進一步鞏固“三億人上冰雪”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