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國內很多企業紛紛搭建財務共享平臺,以此實現降本增效、降低財務風險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在建設財務共享過程中,企業要根據具體的經營活動狀況,建立合理合規的財務共享機制流程,以保證財務共享中心促進穩健經營發展,優化財務流程和改善財務工作質量。
財務共享是“一種將分散于各級單位重復性高、易于標準化的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等業務進行流程再造與標準化,集中、整合到一個組織統一進行處理,以促進單位集中有限的財務資源專注于核心業務和主要戰略,創建和保持長期競爭優勢,并達到提升財務信息質量、強化財經統一管控、提升企業價值的作業管理模式”。
財務共享服務是財務轉型的第一步。共享服務促進財務組織與財務智能的再造,在共享服務的基礎上,使企業能夠建立“三分天下”的財經管理體系,即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和共享服務中心,此理念將有利于促進后續企業轉型。
共享服務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歐美,福特公司建立了第一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目前,美國財富榜排名前500強的近90%企業、歐洲半數以上的跨國公司都已經建立或正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例如福特、戴爾、微軟、英國航空等。2005年,中興通訊建立了中國第一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企業開始了財務共享服務領域的探索。從中興通訊開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共享服務在中國企業中得到了積極推動,目前已有500家以上企業集團成功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截止到2019年3月,世界 500強中國企業120家,其中37家已建共享。
共享服務自出現以來,作為一種提供更高效和更標準的支持性服務模式,一直在企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財務共享服務實現了財務的專業化、標準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是一場財務的工業化革命,也是企業財務轉型的基礎。
在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時代的當下,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據處理、分工協作、價值整合決策能力成為影響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企業規模越大,標準化、流程化帶來的成本效益越明顯。2020年初以來,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在越來越多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抗疫與發展并重”的客觀要求也促使企業重新審視數字化價值和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財務共享中心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建立標準,優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會計信息質量,提高對數據的分析運用能力,促進財務管理轉型升級,增強對企業經營管控和戰略決策的支撐作用。
共享中心將統一企業的核算規范與核算標準,形成與其他業務系統的統一數據接口。在財務管理統一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基礎上,通過數據接口進一步傳導至業務端,帶動業務管理的統一化、標準化、規范化。同時,財務共享中心以各類業務信息作為輸入,再經過統一、標準、規范的共享核算生成財務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業財信息的緊耦合,讓綜合管理信息、經營信息、業務信息、財務信息融會貫通,為實現企業一體化經營管控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集中化及統一化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可實現嚴格的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管理,強化業務前端管控及一體化管理。首先,通過將國家財經法規、企業內部財經管理要求和生產經營風險管控點嵌入財務共享中心的控制前端,將財經核心控制點前移到業務端,提升業務管控的及時性。其次,通過將企業基礎核算規則、財務管理規則、經營管理規則等嵌入業財一體化作業流程,利用財務共享中心的中臺作用,牽引業務管控的規范性及有效性。
調查發現,多數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會面臨人員難以集中、財務信息系統難以統一等問題,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考慮。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需要進行業務集中和流程再造等一系列的調整,對財務工作職責分工和管理流程的再調整,因此勢必帶來人員工作地點和辦公環境的改變。人員集中涉及員工觀點的改變、人員的轉崗及職業發展通道的設計等諸多現實問題。按照財務管理架構和共享中心的要求進行崗位與人員的清晰剝離存在一定困難,同時人員的問題容易滋生企業內部矛盾。
建立財務共享的重要基礎之一就是統一信息系統,其有利于企業提高數據的質量和流程自動化水平。在將下屬單位納入共享中心時,需要進行舊系統的基礎數據遷移甚至新增系統,在多系統上線及數據遷移過程中,容易產生一定的執行風險。此外,下屬單位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不統一,與財務共享中心系統接口未完全明確,影響數據的分類統計和有效分析。如果信息系統不統一,數據的共享與利用程度會降低,同時財務工作效率也會受到制約,進而影響企業共享的進度。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前提是統一企業管轄內所有單位的會計基礎規范,并將其電子化,但是標準化的統一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標準化工作受國家政策及上級政策影響,變動性較大,存在二次迭代性;其次,各單位會計制度和處理標準不統一,統一難度及工作量較大;再次,改革前后規則變化,各單位容易產生沒有銜接到位的執行風險。
企業的業財融合包括業務、財務在日常業務、管理工作及系統集成三個方面的緊密配合。目前,企業日常業務工作中仍然存在大量特殊事項、線下溝通情況成本較高;業務管理模式不統一,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在數據交互、需求對接、管理配合方面的程度還不夠。例如,一些企業的合同管理也沒有打破業財邊界,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沒能實現有效交互。無數的例子說明,我們目前距建立一體化的經營管控模式還有一段距離。業務管理信息系統與共享中心集成度有待提高,企業信息系統的完善及各系統間的有效、及時交互急需增強。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落實企業全面深化改革整體布局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的關鍵步驟。企業要適時召開專題會議,統一認識,取得下級單位及人員的認可,建立由人力、財務等相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的工作小組,共同完成組織人力變革工作,進行詳細設計及統一安排,站在戰略的高度、從全局的角度、以堅決的態度,大力推動共享中心建設,確保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同時,企業員工還要充分認識到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對于財務共享中心這一新興事物,需要企業所有員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不能“紙上談兵”,更不能“閉門造車”,其具體工作涉及組織機構調整、制度流程建設、信息系統集成等方面,需要企業及下屬各單位大力協同、積極配合,將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作為重點工程。企業決策部門要發揮協調小組的作用,按照共享中心的協調計劃及安排,按節點完成模式確認、數據標準對接等工作。企業下屬單位要按照總體納入方案,提前策劃、提早準備,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規定動作;要配合共享中心做好財務標準化建設工作,同時謀劃好自身的戰略財務、項目財務轉型。
深化制度流程體系建設,是現代企業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企業具體改革方案的重要舉措。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涉及領域廣、協調事項多、受眾范圍大,要堅持剛性約束、制度先行,用制度的剛性確保共享中心運行的規范性。同時,企業要以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為契機,將財務共享中心的各項流程及制度融入業務前端,進一步牽引和提升業務管理的規范性,降低企業審計風險。
企業應該按照共享中心建設各個階段目標,逐步納入下屬單位,過程中尤其要注意跨組織審核及人員統一管理問題。企業相關決策和責任部門要正確處理好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和日常業務的資源分配,確保核算平臺的平穩切換,實現“換擋不降速”,要做好計劃安排,確保共享中心建設各階段目標的圓滿實現。同時,企業下屬各單位也要主動落實財務轉型責任,按照共享中心計劃分批納入,確保財務隊伍穩定及財務業務平穩過渡。
財務共享中心是未來財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財務轉型、提升財經管控、強化業務管控的必要手段。財務共享中心既是財務數據處理與流轉的集成中心,更是業財融合、協同管理的交互平臺。雖然,共享中心的建設初期面臨著組織人力及業務協同等方面的難點,但它是大型企業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適應時代環境、競爭要求的客觀產物。經過不斷的系統迭代和標準完善,共享中心定能滿足時代需求和企業需求,為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