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亮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中閘小學
小學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實現了體育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的緊密相連,這可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體育學習需要,推動學生認識體育鍛煉的價值,以及優化體育教學的模式,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潛能。當前還要從保證體育課堂的科學性出發,探求生活化體育教學的方式。
小學體育課堂生活化可以激發學生體育興趣,活躍小學體育課堂氛圍。興趣是最好的體育教師,為了有效突破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教師需要運用生活化的內容開展體育教學,從而消除學生的厭倦心理。生活化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知識,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例如,在《蹲踞式起跑》教學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劉翔、蘇炳添等起跑時的動作姿態,然后鼓勵學生像他們一樣起跑,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調動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投入體育活動中。
體育教學生活化意味著體育課堂關注學生生活,融入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基于學生生活需求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小學體育教學生活化一方面關注了生活中的教育資源,通過加工改造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學生在課上形成正確的認知,進而達到知識內化的效果。生活化的體育教學對于實現學生知行合一,促進學生主動投入體育實踐,引導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意義重大。生活化的體育教學方式可以養成學生正確體育鍛煉意識,形成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促進學生積極投入課下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更深刻、扎實和有效的掌握體育鍛煉方法。
現代體育教學應當具備科學的以人為本理念,強調體育教學在調研學生需要的基礎上開展差異化的體育教學。體育教學生活化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有助于扎實踐行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優化了體育教學活動項目,實現了體育教學內容的整合,同時促進學生更好的實現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教學生活化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獲得最大收益,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練習實踐,從而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發揮了體育教學最大效益,解決了體育教學的現實問題。小學體育課堂的生活化真正的回歸了快樂體育與全民體育,體育課堂真正的服務學生的成長需要,在關注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個性體育實踐。
生活化的理念對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要,有效進行體育知識的講解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的提升體育教學的水平,還要優化體育教師對生活化體育教學的認知水平。教師應當樹立培養小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強調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布置體育教學內容,優化體育教學的形式,促進學生認識到體育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還要脫離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意義,運用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具有趣味性的項目引導學生。只有教師具備生活化的體育教學理念,能夠優化體育教學活動的模式,將新型的體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這樣才能更好滿足學生體育學習需要。
生活化的體育教學來源于生活,在體育課堂上進行精心的安排,目標還是引導學生將體育融入生活,促進學生主動在課余時間開展體育運動。例如,田徑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難點,由于課堂時間較少,田徑項目練習要求較高,因此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體育田徑項目的練習質量。只有樹立課內外相結合意識,促進學生在課上直觀、深刻、有趣的理解田徑項目練習的方法,激發學生自主練習田徑項目意識,促進學生為爭奪榮譽和提高身心素質而主動開展體育訓練,才能更好的實現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生活化需要實現課內外教學的有機融合,教師在關注課堂的同時,能夠以有效的方式引導課外練習,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體育學習需要。
情境在體育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的體育教學情境可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的需要。構建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小學體育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對體育運用有陌生感,對于一些體育項目有抵觸情緒,往往認為體育活動是自己不擅長的任務。運用情境化的方式可以把生活與體育進行緊密的聯系,促進學生在生活中找到體育運動的原型,這對于幫助學生理解體育項目,消除學生畏懼心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意義重大。設置典型的情境,推動教師主動投入體育學習的鉆研,才能在因材施教理念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對于促進學生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促進學生經常性的開展體育活動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還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更好的實現生活化的體育教學。首先,可以深度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社會生活、生產勞動等等均可以用于體育教學。教師可以按照貼近生活的原則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小小搬運工》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搬運小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搬運一個紙箱進行接力賽,還可以學生四人一組搬運大號紙箱,這類具有生活情境的游戲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跑步練習。其次,為了更好的實現生活化體育教學的目標,教師還要把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與體育課堂聯系起來,從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體育訓練主動性,達到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目標。例如,很多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特殊情況時會驚惶失措,教師可以把生命教育與體育教學充分的結合起來,以火災隱情為背景,組織學生進行匍匐接力練習,進行10米雙手、雙肘匍匐前進,以及學習翻滾技巧,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充分的投入到體育技巧的練習當中。第三,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較多,教學任務體系完善,為了達到節省課堂教學時間的目標,還要把體育教學與學生生活體驗結合起來,盡可能的在生活化的理念下實現教材內容的簡化,做到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處理、調整和重組,這樣有助于實現體育技能訓練的目標。例如,圍繞著“勞動節”等主題節日集中的時段,教師可以把節奏律動訓練與編排體育舞蹈相結合,取材于學生日常勞動的動作,編輯舞蹈作品,從而讓學生運用肢體語言張揚個性思維。此外,教師還可以在體育課堂融入鄉土文化活動,基于常見的踢毽子、跳繩或捉迷藏開展體育教學。
生活化的體育教學應當基于生活背景,設置一定主題情境,優化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在體育學習實踐中積極思考、積極實踐和形成體育興趣。首先,生活化的體育課堂應當貫穿生活主題,強調優化體育課堂氛圍,能夠設置具有生活趣味的主題活動形式,例如,以“小貓爬樹學本領”為活動主題,賦予跑跳等學習項目生活化意義,不斷強化學生的思想認知,引導學生掌握跳越技能,從而促進學生戰勝自我和形成團結互助的意識。其次,模擬生活化的情境,例如,教師在技能練習時需要還原生活場景,將練習場地設計成勞動現場,把搬運糧食、歡慶豐收等等用于田徑項目的練習。在教師還可以選擇換物賽跑、“穿過小樹林”等方式設計一些澆水、施肥、保護小樹苗的活動情境,這樣有助于學生積極投入到更加復雜的體育練習項目當中,為體育項目的拋接練習、跑跳練習、反應靈敏度訓練等提供扎實有效的基礎。第三,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參與意識,教師還可以設置比賽情境,讓學生盡可能的在比賽中展現自我,優化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主動投入趣味性的比賽實踐活動項目。第四,為了提高生活化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采用微課的方式實現課下有效引導,達到課堂教學直觀化的效果,從而為構建翻轉課堂模式奠定基礎,以便學生更好投入學習實踐。
教學器材對于構建生活化的體育課堂意義重大,為了真正達到生活化體育教學目標,消除學生體育學習的陌生感和枯燥感,還要發揮體育教學器材的重要作用。首先,可以把民族器械引進體育課堂,基于民族國家的傳統文化進行體育教學,將少數民族文化與體育教學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傳播體育文化,引導學生進行身體訓練,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節奏感。教師可以基于民族體育器械中的口袋、毽子創設豐富的體育游戲,從而讓學生分享體育鍛煉的快樂。為了提高生活化體育課堂的質量,還可以采用新興器材,例如,滑板車、平衡車、網球、排球等當前生活較常見的體育器材都可以用于體育課堂,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緩解學生的體育學習壓力,提高學生主動開展體育學習意識,促進學生提高體育意識。第三,為了滿足學生的體育活動需要,還可以號召學生進行體育器械的自制創新。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一些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開發體育器材,例如通過報給、塑料瓶、泡沫墊等制作體育器械,這些器械既可以作為跑跳訓練的障礙,也可用于趣味性體育游戲項目。體育器械的制作與使用還要保證安全,強調器械與場地適應,教師應當發揮現有器械在模擬生活情境,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鼓勵學生開展體育學習實踐,達到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把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融入體育教學。例如,基于《功夫熊貓》電視片段,激發學生的武術學習意識,促進學生主動投入武術練習,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斷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達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目標。
生活化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方向,小學體育教學生活化還要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構建體育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促進學生更好的服務社會,基于生活元素保證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實踐,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深入開展體育教學改革,滿足學生成長需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