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源 王惟釗 蘇 奕 謝瑾蕙
廣西地方本科院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比較研究*
李榮源1王惟釗1蘇 奕1謝瑾蕙2
(1.廣西中醫藥大學體育部;2. 廣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200)
文章對廣西壯族自治區3所地方本科院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其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等方面的異同,為優化該地區本科院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比較
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發布,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調整優化適應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的醫學教育專業結構,加大養老護理員、康復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等健康人才培養培訓力度”,運動康復專業作為新興專業,將體育、健康、醫學、康復有機結合[2],可以說,《綱要》的頒布,為運動康復專業的建設迎來了全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也吸引更多的院校加入到開辦運動康復專業的行列中來。因此,培養什么樣的運動康復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就成為相關高校和學生家長高度關切的問題。該文以廣西醫科大學、 玉林師范學院和賀州學院三所地方高校運動康復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為研究對象,分析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等方面的異同,為進一步提高廣西地方高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人才培養方案是一所高等院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基礎,是開展教學、實施教學管理的主要依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學分學制、畢業標準等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3]。本文主要以廣西醫科大學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16 版) 、玉林師范學院人才培養方案( 2020版) 、賀州學院人才培養方案( 2019版)為研究對象,并進行比較分析。
培養目標可以說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靈魂,是高校根據社會發展不同階段、人才需求現狀,結合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及學校特色而制定的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如表1,三校的培養目標可以說既符合國家標準,又體現各自特色。
廣西醫科大學、玉林師范學院和賀州學院三所高校均將培養實用型或應用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均強調需掌握扎實的運動康復理論基礎和康復技術,對各類常見運動損傷和慢性疾病具備評估、診斷和康復的能力,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4]要求相一致。但各校也各有特點,如廣西醫科大學結合自身醫學類院校的背景,人才培養方案中強調“熟悉中西醫和臨床醫學基本知識”,而玉林師范學院突出“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需要”,顯然與其師范院校的特點有關。
表1 三所高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比較
學校培養目標 廣西醫科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職業素養,熟悉中西醫和臨床醫學基本知識,扎實掌握運動康復專業理論基礎和知識,并具備創新思維習慣和較強專業實踐能力的高級運動康復師。能在醫療康復、教育、運動等機構從事工作,勝任運動康復治療和保健、運動健康指導和管理、教學等工作,并符合“健康廣西”發展戰略需求的實用型專門人才。 玉林師范學院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需要,具有扎實運動康復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能在各級醫療部門、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健身會所、特教學校、療養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部門,主要從事運動康復醫療服務、運動健康促進指導、運動傷害防護、運動保健與營養指導等工作的,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賀州學院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運動康復理論基礎和康復技術,對各類常見運動損傷和慢性疾病能進行評估診斷、康復手法治療以減輕或消除病痛;對亞健康和各種職業病高發人群能進行康復指導;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醫院、各級康復機構、健身養生俱樂部、療養院、健康管理中心、學校等單位和部門從事康復治療、健康測定與評估、健身指導、衛生保健、醫療監督、健康促進、運動防護、科學研究及行政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由于目前國內大學培養方案均為學分制,因此三所高校均采取學分制進行培養過程的設計。而學分的完成就必然會涉及學制、學時和學分的問題,而學時因涉及畢業實習、專業見習、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素質拓展、畢業論文寫作等較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為了解三所高校運動康復專業本科生培養過程的設計概況,本文主要從學制和學分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學制一般為4年,學分一般為140-170學分,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在學制設計方面,三所高校運動康復專業的基本學制均為 4 年,并設置3-7年不等的彈性學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前畢業或推遲畢業。
在學分設計方面,三所高校學分有較大差距,其中,廣西醫科大學最多,為218學分,玉林師范學院為168學分,賀州學院為170學分;在學時與學分對應上,3所高校基本相同,1學分對應16-18學時,由于學分有差距,學時總量也有明顯區別。
一般來說,較高的學分和學時,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為學生開出更多的課程,學生就有了更多選擇教學內容的機會,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太多的課堂學習時間勢必會消耗學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無形中就限制了學生更多的自我學習和實踐鍛煉的機會,可謂優缺點共存,這就要求培養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也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5]。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的規定,“體育學類本科專業課程體系主要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踐課程組成。通識教育課程由各高校在教育部有關文件要求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的特點進行設置;專業教育課程由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等構成;實踐課程應涵蓋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踐與畢業論文(設計)等。”通過梳理分析三所高校的課程設置,均遵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的基本原則,三所高校在具體課程模塊的設計和名稱上雖有區別,但基本上將課程分為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等四個部分。通過比較發現,3所高校的課程結構體系存在差異的同時,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也各具特色。
國內高校的通識教育課程通常是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設置的課程,課程門數和學分占比較高。從三所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上看,各校在具體的課程設置和名稱上比較類似,基本都包括外語、計算機、思政、就業創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形勢與政策等課程,當然也有各自特色,如賀州學院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包括有廉政教育和安全教育內容,而廣西醫科大學則單列出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可以說體現了各校不同的教育理念。
表2 三所高校專業課程比較
學校專業課程內容設置 廣西醫科大學專業基礎課:康復心理學、系統解剖學、運動康復生物力學、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人體生理學、康復醫學概論、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中醫養生學、中國傳統養生保健、婦幼保健學、康復體操專業課:推拿學、醫學影像學、健康與運動營養學、實用醫務監督、中醫骨傷科學、康復功能評定學、臨床醫學概論、老年醫學、針灸學、肌肉骨骼運動康復學、體質健康評價與運動處方、物理治療學、作業治療學、神經病損康復、技能培訓 玉林師范學院專業基礎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概論、體育社會學、體育科學研究方法、健康教育學專業核心課程:康復評定學、運動療法技術學、肌肉骨骼康復、功能解剖學、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西醫診斷學、針灸學、推拿學 賀州學院專業基礎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中醫基礎理論、功能解剖學、體育概論、體育心理學、健康教育學、體育社會學、體育科學研究方法專業核心課程:康復心理學、康復評定學、運動康復治療技術、推拿學、針灸學、物理治療學、肌肉骨骼康復、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慢性疾病康復
專業課程的開課情況決定了人才培養的專業業務能力,從表2可以看出,三所高校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雖然具體的課程不同高校有些放在專業基礎課程或專業核心課程有區別,但三所高校的專業課程基本都包括運動解剖學、功能解剖學、康復評定學、肌肉骨骼康復學、康復心理學(或體育心理學)、針灸學、推拿學等課程,有此可見三所高校均注重對運動康復本科學生基礎理論和能力的培養,也一定程度體現了人才培養的專業屬性和專業標準。此外,廣西醫科大學因為醫學院校的背景,專業課程里還設置了醫學影像學、婦幼保健學、神經病損康復等更偏醫學類的課程,而玉林師范學院作為師范類院校,開設了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西醫診斷學等純醫學類課程,也代表了該校作為廣西區內最早開設運動康復本科專業的院校對該專業建設的不斷探索和完善。
實踐課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在校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加深對理論知識深度與高度的認識,是理論學習到實際應用的重要紐帶。運動康復專業作為一門突出實用操作技術的應用型專業,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這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分析三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各高校均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開設了與之相適應的實踐類課程。如賀州學院建立了涵蓋校內外、包括城市社區、各級醫院、康復機構、健身會所的技能展示、見習和實習的實踐版塊,而玉林師范學院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設置了康復治療師和運動防護師及與之匹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從實踐角度看,應以畢業實習更能體現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從三所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看,廣西醫科大學得益于醫學類院校豐富的醫院資源,安排了44周的畢業實習,而且具體規定學生要到脊髓損傷康復科、神經康復科、骨與關節康復科、疼痛康復科、物理治療科、作業治療科、心肺康復科等專業科室進行實習,最具針對性;玉林師范學院安排的是40周的畢業實習,賀州學院安排了28周的到各級醫院康復科、康養機構、健身會所等進行畢業實習,從這個實習安排看,醫學類院校無疑占有一定的優勢。
通過對廣西醫科大學、玉林師范學院和賀州學院三所地方本科院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比較,三所高校均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的要求進行人才的培養,均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課程設置中,專業課(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基本類似,體現了三所高校都非常重視專業能力的培養;此外,3所高校均非常重視專業實踐課的設計,安排了多種多樣貫徹大學四年的實踐課,既反映了運動康復專業應用型的特點,也以各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出發點吻合。
總體而言,三所地方高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符合國家標準,反映出各校對國家本科專業標準與各高校特色的準確把握,但同時又都還存在著不斷完善的空間。首先,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巨大的變化,線上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各高校如何加強對“學習通”“慕課堂”“雨課堂”等線上資源的研究和利用進而運用于運動康復專業的教學,應成為各高校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其次,人才培養方案中有關實踐類課程雖占不少比重,但各階段的實踐扔存在要求不清晰,可能達不到相關實踐目的的可能;第三,三所高校雖同處廣西,距離不遠,且目前廣西已有多所高校擬開辦運動康復專業,但相互之間的交流較為有限,如何利用各自優勢,增強各高校間的交流與合作,共享部分資源,應成為各高校今后在專業建設過程中的共識,以便各高校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運動康復專業人才,進而為健康廣西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1]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劉宇飛.體醫融合背景下高校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8,36(4):42.
[3]徐全忠,房曉宇.中蒙財經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比較與啟示-基于五所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分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9,17(5):114.
[4]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6-84.
[5]陳寧江,李翠玲.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及編制程序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2-1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ports and Exercises Rehabilit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LI Rongyuan, et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Guangxi,China)
廣西中醫藥大學2018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8B01):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李榮源(1970-),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保健與康復。
謝瑾蕙(1973-),學士,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