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 鄭州軌道工程職業學院
國人對于乒乓球的認知程度、喜愛程度遠大于其他體育類型,而完成乒乓球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場地資源、設備設施條件相對較少,是所有學校和任意教學資源都可以支持完成的體育課程。而為了提高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的教學效果,許多教師開始嘗試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即每一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獲學習任務,完成自主探索+教師指導的學習過程,通過該模式,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充分,乒乓球團隊合作的體育精神彰顯得更飽滿,乒乓球課的主動學習氛圍更理想,所以高職體育教師要結合取得的教學成效反思和優化深入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與策略。
乒乓球運動需要身體各部分協調合作,既要準確判斷來球的方向、角度,又要有強有力的下肢爆發力量支撐身體的快速移動,同時手臂要掌握精準的揮拍握拍角度和力度,做出及時反應,而一系列針對于特定技術動作或身體素質的鍛煉,如跳繩、短跑、下肢肌肉力量訓練等都可以在一段穩定時期之后明顯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給學生文化課學習和專業課學習之余提升身體機能的機會。
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即是實現至少兩人的團體活動,需要通過對對手的運球路線判斷做出精準反擊,而合作學習模式則恰恰滿足了至少兩人分組訓練和學習的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組對抗和分組學習,學生明顯的可以提升個人的正反手擊球水平、顛球能力。相較于個體訓練,合作學習無形中將單一個體的訓練對象擴展至全班學生,在不斷的適應不同訓練對手的擊球特色之后,可以在反思與調整對策方面明顯的提高技術水平。
雖然乒乓球相較于其他體育運動形式更得學生的青睞,但個體的既有運動基礎、身體素養或運動習慣不同,對于乒乓球的喜愛程度也不盡相同,在課上學習階段的興趣表現也不一致。而充分的開發合作學習方式則可以搭建起學生之間的興趣小團體,用團隊之間積極的情感去影響個體,激發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團隊內部的合作互動和團隊之間的良性競爭又可以起到正反向激勵相結合的作用,讓學生基于團隊榮譽感去拼搏,去奮斗,相較于單打獨斗的學習模式更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起參與乒乓球學習的動力。
新時代背景之下的學生多成長于獨生子女家庭,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質較為明顯,而體育運動的團隊性特點則可以有利于學生糾正個人的偏頗行為和思想認知,這也是高職院校繼續開展乒乓球等體育教學的初衷。在乒乓球課上開發合作學習的新模式可以讓學生逐步找到個體與集體的關系,個人表現與團隊表現之間的關系,能夠逐漸開始嘗試犧牲小我、奉獻大我,更能夠在團隊合作解決某一技術難題、克服某一訓練障礙、取得良好集體學習成果時學習積極向上、不懶散、不懈怠、不逃避的運動精神。
高職院校學生仍然處在集體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中,不同于走讀學習,其有更多的機會來感受集體氛圍,也更深刻的認識到合作在個性成長和個人發展中的必要性,這就為合作完成乒乓球課學習提供和準備了必要的精神基礎和思想條件。
高職院校學生仍然以專業課學習為主,而在專業學習中,無論是理論課學習還是實踐基地的真實體驗通常會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這也與各專業的就業路徑和成長方向有關。如酒店管理專業需要以團隊的身份解決顧客的問題,汽車維修或機械工程專業則需要在團隊中完成某一項目的攻關困難問題。學生在長久的訓練之中對于基礎的合作學習氛圍、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等有了初步的認知,方便體育教師繼續引入乒乓球課合作訓練和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學生已經步入了相對成熟穩定的發展階段,相較于中職階段想要不斷的表現自我或畏懼集體的性格特點,此階段的學生能夠較為客觀的判斷集體和合作學習的優勢和不足,也較容易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掌握完成合作學習的技巧。同時,性格的逐步成熟也使其在小組合作中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客觀的分享自己的想法、理念,能夠尊重他人的意見,使得乒乓球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更加良好、穩定。
首先,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引導學生發現合作學習中個人的學習潛能和學習優勢。如為小組學習設定較為新穎有趣、有一定挑戰難度的目標,激活學生的合作學習動力,請學生模仿社交網站上國乒教練劉國梁用乒乓球開關模型門的視頻,小組要仔細研究該視頻,找到乒乓球的運動動線,分別嘗試該動線之下如何調整角度和力量,達到視頻一樣的效果。用學生熟知和喜愛的“國胖”作為引導素材,向自己發起挑戰,小組在明確挑戰目標的帶動之下學習和思考的動力更加充分,所獲得的成就感更強,克服合作中遇到問題的信念更為堅定。
或可以為合作小組中的不同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分別擔任活動的決策者、執行者、觀察者和分析者,有了更清晰的個人定位,學生從責任心的角度出發參與合作學習、討論和練習的能動性也會更強。
環境影響人、環境也可以再造人,想要構建良好的合作學習模式,還需要打造易于推進合作學習的環境與氛圍。
其一,要做到物質環境的良好,選擇較為寬松、不狹窄、不擁擠的合作訓練場地,保證每一個小組都有組內單獨的乒乓球臺、乒乓球板和數量充足的乒乓球。小組之間不需要爭搶或等待資源,小組之內各成員都可以一邊訓練一邊討論如正反手的技術難題。
其二,要做到精神環境的和諧與豐富。教師前期進行分組時要充分了解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體育基礎,使得小組之內的資源力量相對均衡,組內成員之間可以就簡單的問題進行相互指導和幫助,搭建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而教師也不是撒手掌柜,關注學生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幫助。合作學習氛圍其樂融融,積極上進[1]。
教師可以引入更多樣的學習素材,如在多媒體視頻上播放乒乓球花式表演賽的內容,請學生前期判斷獲勝的一方,再展現最終的結果,看與學生的判斷是否一致,再請學生思考一致或不一致的原因,自己小組是否可以重現這一花式表演的過程與結果,打破學生對于乒乓球比賽的傳統認知。
也可以準備多樣的乒乓球合作練習設備,如拼接在一起、更大的乒乓球臺,綁上了輕彈海綿面的乒乓球拍,體積更大的乒乓球,或其他可用來激發球的器材,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觀感或體驗刺激,再在小組內嘗試訓練和應用,看是否可以完成傳統的技術動作,達到訓練目標[2]。
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也要嘗試應用多樣的合作學習模式,給學生新的刺激,讓學生不會在已經熟悉的學習氛圍和方式之中逐步產生懈怠心理。
如可以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1 對1 的練習,再請學生以抓鬮的方式組建自己的訓練團隊,實現合作學習對象的靈活配置和調動。
也可以不斷調整合作學習結果的展現方式,如給各小組分配合作學習的不同項目,請小組利用資料查找、比賽視頻觀看的方式解決組內分配的問題,選擇自己的成果展示手段,如視頻講解、案例分析和模型展示,將體育訓練、乒乓球學習以多樣的合作形式展開。
或可以準備不一樣的小組合作任務,先不進行分組,學生先就任務進行分析,看可否在解決該問題中提供幫助,如幫助組內成員提高其正手攻球、左推右攻等技術水平,在5 分鐘左右的思考之后,由學生舉手隨機組成訓練小組,完成任務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整個結果和過程進行評價。增加合作學習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
在合作學習中,許多教師容易犯將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自己只是旁觀甚至放手的情況,導致一方面合作訓練變為了合作游戲,另一方面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關注,合作探索的主動性和能動意識會隨時間的增長而下降。所以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還要保證全場的跟蹤與指導,在了解各學生技術基礎的前提下及時發現其在訓練中的問題,如力度、角度掌握不好,身體爆發力不強等,并進行親自示范和簡單的1 對1 訓練。同時,利用激勵性言語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既是對受觀察小組的一種肯定與認可,也是對于其他小組的一種反向刺激,使得合作學習的狀態較為緊湊[3]。
為了進一步提高乒乓球合作學習的結果,教師還要將多元評價和反思引入到課堂之上,首先請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如在小組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共同解決問題過程中提供建議的可靠性,自己對于合作學習的滿意度等等;再請組員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教師要引導該種評價既關注合作訓練的結果,又關注整個合作的過程和個人對于乒乓球的新認知、新感受方面;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性的評價,實現知識與內容、過程和方法、體育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綜合性評定。通過參與多元評價,每一名學生都成了乒乓球合作學習的主體,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都對下一堂課充滿了期待。
作為國民體育運動,乒乓球運動的推廣、普及情況雖然較為理想,但單一個體對于乒乓球的認知,包含乒乓球運動的精神、完成比賽所需要的技術動作等等并不全面,所以在高職教育階段推進乒乓球教育有必要性。而合作學習與體育運動在集體性、競爭性等方面的一致性也決定了合作模式下的乒乓球課更能取得較好的教學結果。教師在了解學生個體情況和整體問題的基礎之上要不斷豐富乒乓球課合作學習的內容、方法、模式、資源,打造積極穩定、良好互動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