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偉軍 溫嶺市融媒體中心(溫嶺日報社、溫嶺廣播電視臺)
新個稅在原有的稅收基礎上對稅收優惠、所得稅范圍、計稅依據、適用稅率和計稅方法等進行了修訂與完善。新個稅改革切實讓廣大工薪階層享受到減稅后帶來的紅利,更為各單位開展納稅籌劃工作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對員工的工資薪酬進行科學而合理的納稅籌劃不僅有助于減輕員工的納稅支出,更能夠幫助單位合理規避稅務風險的發生。各單位在對員工工資薪酬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先全面而充分地了解稅改的項目,進一步優化納稅籌劃的工作思路和技巧,站在全新的發展高度對員工薪酬進行納稅籌劃,一定要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為廣大員工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在實施新個稅后費用的減除基數得到提高,可以從兩方面來得以驗證:第一,在實施新個稅政策前減除費用的基數為每月3500元,這為個人帶來了較大的納稅壓力,并且對個人收入調節的效果也并不明顯;第二,在實施新個稅政策后,過去以月為單位的計量方式得到徹底的轉變,費用的減除基數改為每年6萬元,也就是每月5000元。很明顯,新個稅改革后費用減除技術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一大部分納稅人的壓力,但是在進行個人所得稅計算時,需要以年作為計量單位,這也對各單位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更嚴格、更高的要求。
新個稅改革的實施從根本上與我國職工的實際需求相吻合,調整了不同檔次稅率間的級距,通過這種擴大低稅率級距的方式有效緩解了我國大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稅負壓力;此外,在新個稅改革中還縮小了25%的稅率級距,這一舉措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個稅的稅收結構更加合理、更加科學,對個人收入的調節效果起到了全面保障的作用。
在新個稅改革中專項附加扣除費用是特別增加的一項內容,這是經過多名專家論證和相關領導多方面思考做出的最后決定,這主要是充分考慮到對納稅人綜合支出后的個稅政策進行優化,能夠從根本上幫助納稅人真正享受到應納個稅的貨幣時間價值。同時,為了能夠使新個稅改革政策得到真正落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國家稅務總局特別將累計預扣法引入到個稅繳納環節中,從而調整和優化了稅款。
在費用的扣除標準上,新個稅發生了明顯變化,從每月的3500元提升至5000元。同時,在原來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的基礎上新增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這對于社會上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并肩負著房貸的納稅人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露,可以額外享受每月4000元甚至更多的專項附加扣除。例如:王某是獨生子女職工,有兩個分別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父母年齡超過60周歲,王某自己每月還有住房貸款,每月分別根據工資總額的8%、2%、0.5%、12%,繳納個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通過計算后可知:只要該職工當月工資收入在12903元以下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梢?,在實施新個稅改革后我國將有一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家庭等獲得了實實在在減少稅收負擔的收益。
新個稅改革的實施使得原來我國個稅單一分類所得稅制的長久歷史得到終結,并且在綜合所得稅中首次將工資薪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和稿酬所得等全部納入其中,這也正式拉開了我國綜合所得與分類所得相融合的全新稅制模式的帷幕,稅收公平也從縱向公平向橫向公平的方向發展與轉變。同時,根據年收入對綜合所得進行匯算清繳的方式從根本上避免了處于不同時期收入產生稅負不公平的問題,這充分體現出稅收的橫向公平性。
職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全年收入總額-全年免稅收入-全年收入額的減除費用-全年專項扣除-全年專項附加扣除-全年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等可以根據最高的繳納標準來繳納,使職工福利達到最大化,同時使得專項扣除額度提升,確保員工享受到更多的稅后收入。例如:夫妻二人身處同一單位,并且經濟壓力較大,在對夫妻二人這兩位職工進行個人應納稅所得額籌劃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夫妻二人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并且讓夫妻二人可以享受到盡可能多的個稅優惠政策,如:單位可以確定夫妻二人中收入較高的一人作為主要扣除人,在有效降低夫妻二人納稅壓力的同時緩解經濟壓力。
在新個稅政策中將年終獎綜合納入所得稅個稅籌劃中,這就要求各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和稅務籌劃人員應考慮多種影響因素,制定出最優的稅收籌劃方案。
2021年12月31日前是我國實施新個稅改革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可以將居民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通過全額累進稅制的方法單獨計算個稅,也可以將一次性獎金并入到個人當年年度綜合所得中計算個稅。由此可見,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完全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和全年相關收入在綜合所得之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盡量降低和減少當年度的應納個人所得稅,使員工的個人稅后收益得到增加,最終實現合法節稅的納稅籌劃目標。如果納稅人的年度收入并不高,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到當年的年度綜合所得中來進行個稅的計算;如果納稅人的收入較高,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和年度綜合所得之間測算出最佳的節稅點,然后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分配,并分開單獨計算個稅。
各單位在進行個稅籌劃前應結合相關的政策法規、本單位的實際狀況,在單位內部搭建科學而有效的、完善而健全的工資薪酬個稅籌劃機制,同時以此為重點進行納稅籌劃。例如:可以在單位內部成立專門的個稅納稅籌劃機構,挑選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綜合素養的人員參與到納稅籌劃工作中。
選擇不同的身份和納稅方法,可以將其適用到相對較低的稅率中,從而有效減少員工的納稅金額。作為單位的財務人員可以有效調整納稅人的身份結構,從而實現個稅的納稅籌劃。如:可以選擇非居民納稅義務人來實現納稅籌劃方案。
通過對納稅方法差異和身份差異的選擇,在對納稅的相關項目進行合理轉換后就能夠選擇最佳納稅籌劃方案。新個稅改革實施后,在工資薪酬方面主要適用于7級超額累進稅率,通過差異化調整相關的結構、進行納稅籌劃,這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新個稅改革中規定的各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方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因此,各單位在選擇專項附加扣除時應遵循:家庭成員中綜合所得高的多扣或全扣、綜合所得低的少扣或不扣,并且以參與共同節稅籌劃人的總體稅負最低為主要目標。在此次新個稅改革中將員工的繼續教育支出列入專項附加扣除中,這充分體現出我國對人才的高度重視,也是國家人才戰略的重要回應,更充分體現出國家對員工進行繼續教育是持鼓勵、支持的態度,有效解決了員工繼續教育的后顧之憂,營造了學習型社會氛圍。這一轉變不論是對個人和單位,還是對國家而言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這一改革亮點不僅能夠幫助員工提升學歷(職稱)、提升自身素養以及職場中的競爭力,而且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數。
單位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應實現應稅工資的福利化,也就是提高職工的福利水平,有效降低名義收入。例如:稅前的符合相關制度規定的各項補貼和津貼是進行個稅納稅籌劃中可以扣除的重要內容,如:差旅費津貼并不屬于工資薪金的性質,可以不用征收個人所得稅;隨著我國對通訊制度、公車等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進行個稅籌劃時可以將員工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等根據當地的扣除標準予以抵扣,然后再征收個人所得稅;再比如,可以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上下班車接送等福利。
三險一金的扣除比例是進行個稅納稅籌劃的重點,作為單位的財務管理者應最大限度地使用這一比例。三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主要是根據上一年度的職工月平均工資來完成繳納,繳納的比例是本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 60%至300%。因此,在個稅籌劃中完全可以利用300%這一最高限額,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出現不得抵扣金額而使員工稅收負擔增加的問題。比如:住房公積金屬于納稅人的隱性收入,如果能夠在合理合法的范圍中適當地提高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減稅效應。
綜上所述,新個稅改革的實施要求各單位必須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新個稅的相關內容,并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做好稅收籌劃工作,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每一名員工的稅負壓力、盡量縮小貧富差距,為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