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伯珩 湯鐸 沈陽體育學院武術與舞蹈學院
在國際發展過程中,武術散打得到的成績相對來說較為理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運動員需要認真分析“打練結合”的方式,使得中國態度和精神得到更好的展現,增強自身的訓練意識,提升專業水平和技術能力。“練”的實際作用是讓運動員的實戰能力得到提高,而“打”的作用是體現運動員的整體技法,通過傳統武術與武術散打技能戰術的有機結合,可以增強運動員的功力,促進武術散打運動項目的健康發展。
打練結合的方式具體指現代散打技術與武術套路練習的有機結合,同時融合功力練習以及組合練習方式。此種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讓武術散打運動員的實際對抗能力得到強化,同時使其實戰經驗變得更加豐富,“打練結合”的方式中,“打”的實際作用是讓運動員的對抗能力得到充分體現,而“練”是讓運動員的實戰能力得到提高,并且掌握科學的動作完成順序。對于二者而言,是運動員進行武術散打訓練過程中不能缺少的內容,只有加強二者的融合,才能獲得理想的訓練效果。
對于中國傳統武術而言,“打練結合”是相對來說最為突出且重要的特點,其涉及的訓練形式可以讓中國的武術態度得到突顯,同時能夠充分展現中國武術的風采。“打練結合”方式的實現,需要“打”和“練”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如果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僅偏向其中一種,則無法獲得理想的訓練效果,運動員的對抗能力也很難得到提高。如果訓練時缺乏二者的有機結合,則會使得武術散打脫離實際,對運動員的整體實力發展形成約束和限制。
站在武術散打訓練的角度進行分析,散打教練在向運動員講授“打練結合”相關知識和技巧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運動員的學習興趣會被有效激發,使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通過此種學習及訓練氛圍的營造,能夠讓運動員的學習效果更加顯著。而站在武術散打實際訓練的角度進行研究,采用“打練結合”的方式,可以使中國傳統武術訓練的功力得到強化,同時讓傳統武術的散打訓練模式得到有效構建。
采用“打練結合”的方式,可以讓武術散打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得到提高。站在精神方面進行分析,此種訓練方式能夠幫助運動員養成武術思維,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其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武術散打運動的研究方面,使得運動員能夠深刻理解武術蘊含的文化精髓。在中國文化的整體構成中,武術是不能缺少的重要構成部分,不僅可以實現對運動員的思想意識及行為舉止進行正確引導,還能提升運動員的散打技術水平。
在傳統武術散打訓練過程中,涉及的攻防技法相對零散,并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同時伴隨四肢與軀干分離的情況,導致運動員整體動作的實現缺乏較強的協調性。除此之外,傳統的武術散打方式無法實現與內在精神的深度融合,從而出現腿法以及拳法等不足的問題,并且在摔跤方面,無法充分發揮武術散打的優勢,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很難體現自身特色。
由于很多人對武術散打訓練缺少專業的認知,導致傳統的武術散打訓練方式無法體現此種武術技法的精華,主要包含方法、技術以及功力等,使得武術無法實現與散打的有機結合。在開展傳統拳術訓練活動的過程中,有很多技法相對較為常用,主要涉及變化應用以及攻防技法等,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以上內容沒有得到運動員及其他學習人員的關注。在實際進行武術散打訓練時,部分學習人員沒有得到合理且專業的指導,與此同時,部分運動員的訓練缺乏系統性,多數為了比賽而進行短時間的集訓,導致此類運動員無法獲得理想的比賽成績,甚至在比賽過程中造成身體的損傷。
從實際教學的角度出發,教練應該加強向運動員傳授專業技法和能力,積極構建“打練結合”訓練體系,使得運動員的積極性得到強化。站在運動的角度進行分析,需要在武術散打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武術的功力和套路,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使得武術散打訓練的方式得到創新,通過綜合訓練的開展,達到練和打融合的目的,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打練結合”的方式,可以讓運動員的武術思維得到培養,對學生實現正確引導,認真研究武術散打技法,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繼承和傳播。武術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而言,有著重要作用和關鍵影響,同時蘊含的思想呈多樣化特點,如“自強不息”等。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能夠體現運動特征,使得現代文化價值擁有更加廣闊的體現范圍,為運動員創造更多領悟內涵的機會。
“打練結合”的方式具體指將傳統技法以及練習組合進行有機結合,同時融合現代散打運動的技巧和實戰經驗,形成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對于武術散打而言,“打練結合”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身體的專業化訓練,可以讓運動員對相關技術軌跡進行了解和掌握,使其攻防思維轉換的能力得到培養及提升。因為在進行“打練結合”訓練的過程中缺少系統性,需要樹立正確的訓練及學習理念,此種訓練模式需要提高對運動員套路練習的重視,同時加強與傳統武術文化底蘊的有機結合,分析中華武術的技擊術,結合實際需求和具體情況,編制合理的套路方案,主要包括跌法、拳法以及腿法等,使得運動員在實戰過程中學會巧取智奪。
與其他運動形式相比,武術散打套路具備防御技擊以及多元攻擊等特點。在此類因素的影響下,需要在武術散打訓練過程中,提高對力度練習的重視,從而強化運動員的技擊能力,使其在不同訓練環節的作用得到充分體現。運動員需要加強武術散打套路與技擊技術的有機結合,不要將工作的核心放在表演方面,部分運動員過于重視觀賞效果,而忽視了技能的學習和精進。而采用套路練習的方式,可以使得運動員的體育素質得到提升,主要包括耐力以及敏銳度等方面,從而培養自身的艱苦奮斗精神,提高綜合實力。
在開展組合練習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傳統武術的攻防擊打,挑選相對來說最為直接的武術套路,同時合理拆分傳統的武術套路,并加強對不同門派攻防技能的分析和學習。例如在翻子拳的學習過程中,雖然整體架勢不夠強大,且要求快打快收,但是通過與散打運動的有機結合,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攻防能力。而南拳又被稱為南方拳,其對應的套路具有很多特點,如短小精悍以及攻擊勇猛等,并且整體拳術的套路攻防嚴密。對于“打練結合”的方式運用而言,可以讓技能訓練以及基礎訓練得到的效果更加理想,針對武術散打學習初級階段的運動員來說,應該提高對套路高拳架的重視,增強學習和訓練意識,保證熟練度得到提高,同時攻防技術得到熟練應用。而對于技術成熟的運動員而言,需要保證在訓練過程中,堅持快節奏,使得自身的攻守水平得到提升,促進運動員綜合能力的強化。
站在功力訓練的角度進行分析,中國功夫的出現與武術套路功法練習存在密切聯系,通過實踐訓練達到較高的功法應用水準。在傳統的武術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習者腳底有根,身形穩定,并且腿部具備較強的功力。但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對人體的功能有了更加科學及合理的劃分,如內功、腿功以及腰功等,通過以上多種功的綜合,并且與相應的訓練進行融合,使得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在武術散打肢體能力的表現過程中,腿功以及腰功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影響因素,運動員不能僅關注訓練結果,需要提高對不同訓練階段的重視,認真利用每個訓練環節,結合自身的素質及特點,選擇合適的訓練方式,根據實際狀態,循序漸進提高訓練強度,從而提升運動員在實戰中的對抗能力。
通過對傳統武術的魅力和價值進行分析,現代武術散打與其存在較為明顯的背離,運動員缺乏對傳統武術技法的融合及傳承。與此同時,在國際發展過程中,武術散打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影響,缺少傳統武術“巧打智取”特點的體現,運動員應該對武術散打的每個招式及套路做好研究,并通過“打練結合”的訓練模式,使得自身的技法基礎得到強化,提高靈活應用的能力,積極參與到武術散打的日常訓練中。始終堅持認真學習的原則,加強與傳統武術技法的深度融合,結合自身的需求,創造符合自身特點和能力要求的武術散打訓練體系,從而提升運動員的實戰和競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