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園園 淮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健康問題愈發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近年來,為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很多人均認為應采取體醫結合模式。研究表明,體醫結合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目前國內關于體醫結合背景下提升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策略的研究并不在少數,為進一步豐富相關研究,切實促進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升,課題繼續針對本問題進行研究。
體育健身和醫療衛生無疑為兩種最基本的健康服務形式,二者均以促進人體健康為主要目標[1]。隨著體育健身和醫療衛生的不斷發展,體醫結合的融合程度亦在不斷加深。那么,究竟何謂體醫結合呢?體醫結合的概念在不同專家學者眼中存在一定差異[2]。晁岳剛、黃春艷、胡秉嬌(2021)在《體醫結合視角下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中認為,體醫結合是體育、醫療兩個系統的結合,利用其資源的整合、互補來促進居民健康體質的發展[3]。王怡(2021)在《體醫融合視域下太極拳的健康促進作用及推進路徑》中認為,體醫結合是指將體育與醫學有機融合,預防與治療并重,是防未病、治已病,共同促進健康的有機融合[4]。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們可將體醫結合簡單理解為:是以體育和醫療為手段,以促進人體健康為目的一種健康服務模式。
體醫結合是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可切實促進城鎮老年人整體健康水平提升。那么,在體醫結合背景下,究竟采取何種措施提升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呢?研究發現,具體可采取如下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以及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鎮老年人對健康的認知也愈發深刻。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城鎮老年人并未采取體醫結合的方式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在對1000名城鎮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時,51.8%的老年人單純選擇醫療手段提升自身健康水平,35.1%的老年人單純選擇體育鍛煉的方式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僅13.1%的老年人選擇體醫結合方式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由此可見,目前選擇體醫結合方式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的城鎮老年人并不多,僅占八分之一左右。為進一步提升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必要讓更多城鎮老年人對體醫結合形成深刻、正確認知,引導其積極選擇體醫結合方式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為讓更多城鎮老年人對體醫結合形成正確認知,具體可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媒體加強宣傳。無論是傳統媒體抑或是新媒體,均應在體醫結合宣傳方面深下功夫,多做公益性宣傳,讓更多城鎮老年人認識到體醫結合的好處,自覺加入運用體醫結合方式提升健康水平的隊伍中來。二是社區加強宣傳。各社區應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采取多元途徑對城鎮老年人加強體醫結合宣傳。諸如,可印發體醫結合的宣傳小冊子,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體育結合的宣傳講座,指派專門人員上門對老年人進行體醫結合宣傳等[5]。三是社區醫院加強宣傳。各社區醫院可借助老年人到社區醫院就診的機會,安排專門人員對其進行體醫結合宣傳。通過上述措施的綜合運用,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城鎮老年人對體醫結合的認知,引導其積極采取體醫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目前,國家已在《“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中針對老年人健康提出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6]。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促進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很多專家學者均一致認為采取體醫結合的方式是可行且有效的。以體醫結合方式促進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是一種有效手段。遺憾的是,此手段固然有效,但卻缺乏專門的組織管理部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體育和醫療部門均是獨立個體,相互分離。因此,在促進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方面很難真正發揮體醫結合的有效作用。基于此種情況,為讓體醫結合在促進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方面發揮更好成效,建議成立專門的老年人體醫結合管理部門。諸如,可成立社區老年人體醫結合指導部門,專門負責指導老年人如何科學采取體醫結合方式切實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社區老年人體醫結合指導部門工作人員具體可由專業的醫療衛生人員和體育專業工作人員擔任,負責給城鎮老年人以科學的體醫結合指導。工作人員可從醫院和學校體育教師中選取,為不耽誤這部分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可選擇周末對老年人開展體醫結合指導工作。為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參與積極性,可適當對其進行薪酬補貼。社區老年人體醫結合指導部門除了對老年人實施必要的體醫結合指導外,還應對老年人體醫結合踐行狀況實施監測,一旦發現有老年人的體醫結合措施不合理,影響了健康水平提升,工作人員必須及時予以糾正,幫助老年人采取更為合理的、符合自身實際的體醫結合方式。誠然,如若有可能,還可成立城鎮老年人體醫結合部門,該部門不僅可以為城鎮老年人提供具體的醫療服務,同時亦能為其提供必要的體育鍛煉指導服務等。
將體醫結合融人日常生活,提升健身增進健康的效能,可預防和延緩老年人慢性病的發生和發展[7]。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必須重視體醫結合對城鎮老年人的健康促進作用,采取有效的體醫結合措施促進城鎮老年人的健康發展。在體醫結合大背景下,為促進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除做好上述兩點外,還應積極引導城鎮老年人分享體醫結合經驗,讓更多城鎮老年人通過交流獲取有益經驗。例如,老年人體醫結合管理部門可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轄區內的城鎮老年人參與座談會。座談會期間,應倡導其積極分享有益經驗,幫助更多老年人答疑解惑。如此一來,便能最大程度上產生影響,讓更多城鎮老年人認識到體醫結合的好處,自覺選擇體醫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自身健康水平。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城鎮老年人雖然也了解到體醫結合的好處,并嘗試采用體醫結合的方式提升自身健康水平,但由于缺乏科學經驗,取得成效并不顯著。通過引導城鎮老年人分享體醫結合經驗,可以營造良好體醫結合氛圍,讓城鎮老年人尋找到“組織”,進而調動城鎮老年人的體醫結合參與積極性。除開展座談會外,還可開展線上交流模式。諸如,將轄區所有城鎮老年人均納入一個專門的微信群,在群管理員的組織下,引導城鎮老年人分享體醫結合經驗。這樣的做法較為可行,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不僅可幫助城鎮老年人積極分享體醫結合經驗,同時亦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人員聚集而造成新冠病毒感染。總而言之,在體醫結合大背景下,為促進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適當組織城鎮老年人就體醫結合展開積極經驗交流的做法是必要的。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首次提出體醫結合的概念,提出本概念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更好促進全體國民體質健康水平提升[8]。對于城鎮老年人而言,對其采取體醫結合的方式促進健康水平提升無疑已具備重要基礎條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體醫結合大背景下,欲促進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需要各方資源的合理配置。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學校開放體育資源。各大中小學在周末、節假日期間體育場地器材應向城鎮老年人開放,給城鎮老年人提供一個良好體育鍛煉環境。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雖注重城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但現有體育場地器材仍無法完全滿足城鎮老年人的體育鍛煉需求。大中小學的體育場地器材在周末、節假日期間向城鎮老年人開放可很好解決此問題。二是加強城市社區體育場地器材建設。各地方政府應加強財政撥付,用于城市社區的公共體育場地器材建設,更好滿足城鎮老年人的體育鍛煉需求。三是加強社區醫院建設。每個社區均應配備社區醫院,為老年人醫療提供服務便利。除此之外,各社區醫院還應單獨針對老年人開設體醫結合科室,用于指導城鎮老年人提升健康水平。四是體育部門和醫療衛生部門應加強合作,探索如何在體醫結合大背景下切實提升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在此基礎上,應盡可能調動轄區內所有體育和醫療資源,切實為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提供服務。只要能將所有社區資源積極調動起來,必然能為城鎮老年人的體醫結合提供更好服務,讓更多城鎮老年人在體醫結合大背景下獲取更多、更優質的健康服務。
總而言之,體醫結合是促進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在體醫結合背景下,為促進城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升,應讓城鎮老年人對體醫結合形成正確認知,成立專門的老年人體醫結合管理部門,引導城鎮老年人分享體醫結合經驗,資源科學合理配置促進體醫結合發展。只要能做好上述幾個方面,更多城鎮老年人便會更好享受體醫結合帶來的福利,不斷提升自身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