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才 南陽科技職業學院
體育事業發展是當前國家發展的重點環節,也代表了國家的綜合實力。我國是傳統體育強國,在我國綜合國力日漸提升的背景下,也十分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是越來越重視體育人才的培養。在不斷吸取國外先進體育人才先進培養經驗后,我國提出體教融合理念,將體育人才培養與教學事業相互結合,促進了體育人才培養的廣泛性、同時也將體育教育徹底融入教學體系當中,與我國實施的全面教育觀念與核心素養教育觀念形成完美的配合。在體教融合實施中,高校作為改革的前列,作為最高等教育,本身融入體育教育就有一定的優勢。所以,高校在當前教育實施過程中,理應擔負起人才培養的重任,在體教融合背景下,為我國培養更多優質的體育人才。而本文針對性研究高校應該如何培養羽毛球運動的后備人才。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該意見針對學校體育教育強化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同時也指出了現代學校教育應該注重文化教育與體育教育的相互結合,相互協調發展,從而促進人才全面發展。
體教融合政策是在體教結合政策下提出的升級策略。傳統體教結合政策主要是為了解決體育系統教育中存在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體育教育相互矛盾的問題。而在現代教育逐漸升級的背景下,相關專家提出了體教融合政策,主要是進一步將體育教育融入文化教育體系當中,通過教育深入改革,將學校內部的體育教育升級為更加專業的體育教育,從而促進我國整體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同時也為我國體育事業培養后備人才。
體教融合就是讓體育教育和學校教育更加深入的結合,深化現代體育教育形式,對于體育教育發展也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在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體系中,高校教育是最高等教育,同時高校教育中,學生的年齡、身體狀態、智力狀態以及學生對體育的理解都是最高層次。所以,從體教融合的基礎實施而言,高校環節有體教融合的基礎優勢。
另外,主要從人才的培養角度而言,高校階段完成體育人才培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體教融合實施比較早,體教融合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NCAA 籃球聯賽就是體教融合下的新型體育人才組織形式,在高校教育的同時為美國培養大批的籃球運動員。無論是NBA 職業聯賽或是美國職業隊選拔,都從NCAA 挑選優秀的年輕籃球人才,也正是高校的體教融合政策,為其籃球人才選拔和培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所以,基于以上兩點的分析,在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高校開展羽毛球人才培養也具有可行性。其一是利用高校課程自由度深入落實更為專業的羽毛球教育。其二是利用高校學生的身體成熟度開展更為專業和高強度的系統化羽毛球訓練。最后,體教融合下開展高效率的體育人才培養教育,也有利于我國人才身體健康發展、有利于人才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羽毛球人才培養具有可行性,同時也是日后我國體育人才培養的主要路徑之一。但是,在體教融合政策實施初期,高校在實施羽毛球人才培養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困境,以下是對新體教融合政策實施下,高校羽毛球人才培養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析。
體教融合是在近期提出的體教結合的升級策略,是我國借鑒其他國家體育人才培養經驗后提出的重要策略。雖然該政策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途徑,但是從整體的執行情況和基礎現狀而言,我國的體教政策落實不夠到位。而從羽毛球人才培養角度而言,羽毛球人才培養還存在重視性較低的問題。畢竟從我國的體育教育現狀來看,相較于發達體育強國而言還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我國社會發展對于其他社會型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多,所以高校難免會出現分身乏術的問題。換言之,高校在同時兼具培養社會人才和體育人才任務下,很容易造成顧此失彼的問題。
以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而言,當前高校體育教育已經開設了很多羽毛球專業教學。但是,要同時安排文化和體育教育,課程吃緊、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也影響到了高校羽毛球人才培養。另外,絕大部分高校在政策下依然固守教育理念,依然是將職業教育以及專業文化教育列為人才培養的重點規劃。所以,從以上討論總結而言,我國高校還未重視起羽毛球人才的培養,其原因也比較復雜。
體教融合政策實施是在我國體育和教育事業都發展到一定基礎下提出的新的體教政策。在該政策迅速提出和落實背景之下,我國大部分高校也都紛紛響應,開始進行教育改革以及人才培養。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實踐性問題也非常多,以下是以羽毛球人才培養為例,總結的實踐性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缺失。正如第一點中所說,高校雖然學習和實施了體教融合政策以及體育人才培養。但是,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目標并不明確,很多高校都在人才培養的初期階段,或是“無心”培養羽毛球后備人才,抑或是“無力”培養羽毛球后備人才。部分高校的羽毛球人才培養僅僅是增加了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罷了。
2.羽毛球人才培養方法體系落后。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后備人才當然需要更為專業的訓練和教育體系。但是,以當前我國部分高校的羽毛球教資力量、訓練方法、課程課時而言,羽毛球人才培養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當前,很多高校還沒有意識到體育事業的重要性,同時教育理念也比較落后,還認為體育教育與知識教育不能夠融合,所以導致區域內的體教融合政策落實較差。基于此問題,提出深入落實體教融合政策的建議。
1.地區教育部門應該落實自身的管理和監督責任。在上層體教融合政策實施下,提出更為強有力的區域體教融合政策,并監督區域內高校執行政策。以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為例。在國家提出體教融合背景之下,地區教育部門更是可以直接、明確的制定和提出《關于高校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教育規劃》,將羽毛球人才培養的工作任務、工作計劃更加明確地指出,讓高校按照計劃做出調整和執行,繼而提升高校的重視性。
2.高校本身也應該做出根本的轉變。將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點工作。高校內部也應該結合本校自身情況,盡快建立專業羽毛球培訓小組、選拔優秀羽毛球人才、按照專業隊的選拔和訓練機制完成后備人才的儲備和訓練。
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完成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并不容易,需要對傳統的羽毛球教學模式進行系統化改革,從教師資源、訓練設備、訓練方法等多個方面完成羽毛球人才培養體系優化。
1.優化教師資源
專業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就需要專業的訓練員投入羽毛球訓練,從而提升羽毛球訓練效果。所以,現代高校進行羽毛球人才培養過程中,首要任務也是組建專業的羽毛球人才培養團隊,優化高校體育教師資源,促進羽毛球專業化教學和訓練。
(1)高校應該組建羽毛球專業化訓練團隊,從高校教師中選拔年輕、有專業羽毛球訓練經驗或是比賽的經驗的教師組織初級訓練團隊,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組建一支專業的羽毛球訓練團隊,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結合學生現有的文化教育情況,完成理論+實踐訓練安排[1]。
(2)高校可以采用外聘和人才引進的方式補充自身的羽毛球訓練團隊。如,可以從專業羽毛球訓練隊聘請教練員、聘請轉向訓練員進行任課和訓練。從羽毛球專業角度進行教學和訓練,讓高校人才的羽毛球學習突飛猛進的效果。
(3)采用羽毛球教學的新模式。為了提升羽毛球人才培養的專業化程度,更是可以促進羽毛球人才培養路徑。將專業體育教育資源引入到校內進行體育教育。例如,2019 年中國羽毛球協會與上海體育學院達成合作,共同建立羽毛球學院。專業羽毛球訓練資源與高校羽毛球專業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是一條新途徑,同時二者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經驗。羽毛球協會也可以借力把握上海體育學院的體育人才。該模式無疑是一種雙贏的羽毛球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對于我國的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更是非常重要[2]。
2.更新訓練設備和環境
高校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也應該投入資源完成訓練設備和訓練環境的優化更新。
(1)訓練環境優化。建議高校可以建立更多的專業化羽毛球訓練場地、同時鼓勵院校內羽毛球運動社團的成立。同時也鼓勵高校內開展各項羽毛球運動活動,提升羽毛球人才培養的廣泛性,也可以提升后備人才選拔的群眾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高校羽毛球教育教學興趣,對于羽毛球教育實施有非常關鍵的作用[3]。
(2)訓練設備升級。在專業化團隊、專業化訓練環境建立之后,建議高校投入資金更換設備和器械、增加更多羽毛球專項訓練器械和器材,淘汰損壞、危險系數較高的器材器械,也是對羽毛球運動人才的保護[4]。
3.創新訓練方法
采用更為專業的羽毛球訓練方法和手段對于高校羽毛球訓練人才技能優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人才的羽毛球技巧。同樣,高校的羽毛球人才或者儲備人才的身體發育已經完全成熟,適合更高強度的專業訓練,只要在安全計劃的前提之下,可以嘗試將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計劃應用于高校羽毛球運動員訓練當中,促進人才快速發展[5]。
本文從高校深入落實體教融合政策、高校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兩個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議,希望能夠對日后高校羽毛球后備人才培養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