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次仁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高級中學 西藏 日喀則 857400)
新課程改革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也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學校管理模式顯示出了和新課程改革的概念和矛盾,需要相應地進行調整,對學生的成績給予足夠關注的同時,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著重加強,是學校管理應當注重的重點。以下是我根據以往的教育研究經驗提出的一些參考建議。
1.1 注重內涵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轉移了教育的焦點。以前,教師的觀念和教育意識中,認為必須注意提高和改善學生的成績,十分看重考試結果,而現在更要求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提高。道德教育、合作觀念、創新意識在新時期是教育關注的焦點,應該積極進行以培養道德、智力、體格、審美和勞動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1.2 注意學生的個人發展。傳統學校管理側重于提高學校的升學人數和升學率。學校的管理層往往十分看重學校的升學率,并對學校教師就升學率提出要求。教師為了達到一定的升學率,必須把綜合素質教育的概念放在第二順位,并且一步一步地強加給學生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肉體和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壓力,不能保證身心的健康。從長期的來看,過于重視升學率,給學生施加的壓力很大,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比好處更多。高中的創新發展基于管理層意識的變化學生應該有助于從終身發展的角度在成長的核心階段確立正確的想法。因此,新時期的高中教育需要真正專心于教育,消除考試結果為導向的教育給教師帶來的壓力,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3 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新課程改革在各個領域重新標準化教師采用的教室授課方法,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想法和手段,所以教室里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全新的形式進行。作為學校管理者,應當要求教師將評價和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聯系起來,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對教師創新教育的熱情,推動教學中新課程改革的概念采取主導。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應當逐步被多樣化的現代教育模式取代,學生將有更多的學習渠道和更強的興趣。
1.4 反映教育的公平性。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學生的培養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僅是有才能的學生能獲得足夠的教育資源,教師也應當重視所有學生的需要,重視教育的公平性。從這個觀點出發,學校管理必須主張“公平性”,注意所有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可能性,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學生平衡的發展。
2.1 給予教師充分的權利。作為學校的管理層,不應該把所有的權利集中在自己手里。教師不僅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教學活動的一線實踐者。最能夠理解學生的需要,找出新課程改革理論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想法,需要獲得更多的權利。學校管理者必須給教師足夠的權利,讓教師能夠進行創新的教學活動計劃,提出教學改革和創新的方案,并定期測試效果。在課程配置方面,教師可以制定自己的計劃,設計更好地滿足高中生需求的教育機制。
2.2 學校管理目標的調整。學校管理者必須更新教育管理目標,作為教師分配任務時應該完全反映的學校教育的核心任務,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所有領域的教師都必須在每天的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意識形態教育、愛國教育、創新教育等,定期組織學校的集中活動,為學生提供放松身體和心靈,同時嘗試實施高質量教育的階段。只有這樣,才能實施新的課程改革要求。
2.3 推進教育研究工作。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達成,需要長期的探索和改善。在這個過程中,一線教師的教育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學校管理者必須組織自己學校的教師,與其他學校的教師合作,一起交換成果和經驗,迅速促進教育和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進步,盡快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概念。
2.4 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為了加強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今天,教師指導成果的測量不應該單單基于學生測試的分數,而應該集中于教師新課程改革概念的實施,從學生違紀和質量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全面考慮。如果把教育和研究能力結合起來,把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的教育能力結合起來,就能大大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
總結來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管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必要確立新的管理思路和新的目標,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指導下實施高質量的教育。只有管理人員自己的意識和想法進行改變,才能讓學校教師的教學方式真正改變,才能將課程改革的逐個實施到每科的課程教學中,中國的教育活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