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玲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實驗中學,福建南平 354000)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形成可以促進自身發展的能力,它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技巧等[1]。因此,教師要深刻意識到落實核心素養的必要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同時加強推理、探究和分析,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除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力和頑強的心理素質外,還要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計算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初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學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直觀想象能力及運算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將探究作為主要內容,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頭腦風暴,無形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2]。
首先,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僅注重公式的傳授和教學目標的達成,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接受能力,且數學公式、定理傳授較多,推理、探究過程較少,學生思維受到限制,導致學生的核心素養難以形成[3]。其次,有的教師過于看重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學生雖然記住了公式、定理,但由于缺少實踐能力,很難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也很難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學生面對問題不知該如何下手,教師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4]。
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就難以發現課堂中的重點知識,更不會自主進行推理和推導,這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十分不利。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利用類比、聯想等數學思想,使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不同的解題技巧,學會思考、分析。這個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參與意識與學習意識,這樣學生就會自己探究出正確答案,并在不斷研究與分析中培養核心素養[5]。
在現階段的九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經驗設計一些新穎、帶有探究性的練習題,讓學生自主探索。這種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現學現用的能力,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九年級數學的知識廣、內容復雜,有許多知識可以進行拓展,知識的難度、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特性,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數學題,拓展學生的思維,創新對學生的訓練模式。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與實際生活有關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這種題目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作用[6]。
邏輯思維是指利用數學知識實現對問題的推導和分析,最終探究出正確結果的過程。而逆向思維是反其道而行之,從結論推導到已知條件,進而在逆向推導過程中“有跡可循”。就如創作中的靈感一樣,在日常學習中,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邏輯思維能給其帶來極大的靈感。數學學習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讓學生在多種習題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方式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鑰匙,思維培養就是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探尋本質的過程中[7]。因此,教師要設計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的例題,拓展學生的思維。
首先,運算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之一。學習數學知識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推理的重要性,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其次,在數學運算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化歸思想。學生發現規律主要依賴于推理,而利用運算規律進行計算則注重應用。比如,在計算一道較為復雜的計算題時,學生會先利用運算規律和運算性質將其轉換為較為簡單的或者相對熟悉的題目,化繁為簡。另外,為了充分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要注重分析過程,思考每一步運算的結果是如何得到的,讓學生有條理、有層次地思考,進而有效地掌握運算的本質,提升運算能力。最后,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良好的運算習慣是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關鍵。部分學生在進行運算時往往抱有輕視的態度,導致粗心大意,錯誤率較高,并且容易忽略驗算這一過程。因此,在運算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注重對學生良好運算習慣的培養,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演算、自覺驗算;教師要告訴學生在運算時應認真、仔細,在運算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快”;同時教師要發揮自身的表率作用,在平時板書和批改作業中書寫整潔、規范,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數學建模能力是核心素養的關鍵組成,其內涵在于根據數量關系和題干信息建立數學模型,即“數”和“形”之間的轉化。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提出一些具有創新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數學知識去探索,進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若,則y 的最小值為多少?這是數學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師可以利用這道題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學生若想求出被開方式的最小值,可以將原本的式子進行轉化,即。這樣原本的問題則可轉變為在x 軸上求得一點C(x,0),使其到兩點A(-1,1)和B(2,3)的距離之和(CA+CB)最小。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然后借助坐標圖迅速給出正確答案,這樣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形成。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全面提升學生的團結協作、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進而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要素包括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這些能力對促進學生的終身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當下數學教學情況分析來看,教師的教學方式、理念、模式等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第一要素,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能夠將知識付諸實踐,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