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繼續教育服務中心 陜西 綏德 718000)
初中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尚未成熟,積累閱讀對初中生心理深度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偉大優秀的傳統文人的智慧和思想文化內涵都聚集在各種文學著作中,名著具有很高的欣賞和借鑒價值,教師應向學生開展名著的引導閱讀,在名著中讓中學生可以吸取到課堂以外的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經典閱讀中所具有的廣度和深度,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質培養有很大的幫助,且為孩子的學習奠定了豐厚的知識基礎。
眾所周知,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情保佑極大的興趣時,他往往可以在這件事上做的很好。老師對名著作品的背景及經典片段進行講解,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對于名著閱讀有想要嘗試的欲望。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部分初中生沒有對名著作品的閱讀沒有多大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名篇名著的閱讀效果。當學生將極大的熱情和興趣投身于對名著的閱讀上時,他們投入的精力、時間都會大大增加,效率才會大大提升。教學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盡可能結合學生的喜好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名篇名著的閱讀興趣和探究熱情。例如在進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名著閱讀教學時,初中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精彩的故事情節進行描述,比如七擒孟獲、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學生在這些故事中體會到作者對英雄形象的刻畫,讓學生對名著有更深的領略。
由于初中生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光靠學生自讀,學生閱讀起來常常會感到晦澀難懂而失去閱讀欲望,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加強課堂互動,讓教學更為生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益。多媒體教學具有資源的靈活性較高、資源豐富且類別多樣的優點,許多經典作品已被改編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改編自相關作品的影視材料,運用多媒體展示相應的作品,使教材內容生動有趣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真切的體會文章感情,了解文章創作的時代背景,建立人物形象。
啟發式閱讀的關鍵是根據不同的文學類型選擇相應的閱讀,而體裁不同的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也容易出現不分別體裁進行統一的學習錯誤,所以老師需要引導,應該根據不同的問題指出不同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的閱讀學習。
3.1 對小說閱讀的引導教學。總的來說,小說一般通過豐富的故事情節作為自己的表現內容。學生對于小說名著的學習即是對故事內容進行分析,并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針對小說的名著閱讀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重點與學習方向,讓學生在閱讀名著小說過程中更具有目的性。例如,對于魯迅的名著《阿Q正傳》,教師應首先讓學生認識到魯迅先生描寫出的“阿Q精神“所具有的偉大的現實意義,已經讓學生從中體會魯迅在文章中運用到的一些文學技巧,再通過介紹文章的重點部分和文章所寫年代的背景,由此引導學生獨立閱讀。
3.2 對散文進行閱讀的引導式教學。名著中有許多散文作品,我國現階段的語文教材中的現代散文的特點是比較詩情畫意和富有哲理性。首先,散文的語言之美、感情之真摯、論述之質樸、闡述之干練是無與倫比的。在這些優美的文字中,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這些詩歌所展開的故事背景也是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積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在對散文的閱讀和分析中,學生可以對詩人想表達的情感中有更深層次的見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散文閱讀的引導過程中,應給學生建立正確的散文閱讀觀,并從中充分認識到學習散文的重要性,進而面對散文閱讀與理解時有積極的心態應對。
3.3 對詩歌閱讀的引導式教學。中國古代詩歌,語言優美,意境如畫。引導學生去品味不同風格的詩歌所表達出來的不同的美,體會詩人在詩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這可以大大的提升學生理解詩歌的能力,在鑒賞詩歌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閱讀中國古代詩歌在文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詩的表達方式和一般結構,最后理解記憶的經典詩歌句子。所以教師在閱讀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區分詩歌比其他類型的不同特點,教師要把重點放在帶領學生了解詩歌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詩人此時的生活狀態。通過對以上兩點的理解后,再看整篇詩歌,很多東西就一目了然了。如《臨安早春雨》(宋《陸游》)中描繪到的小樓一夜聽春雨,賣明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短短幾句詩,詩人滿目愁容,獨自倚靠在窗邊思緒紛飛的模樣便浮現在眼簾。詩人徹夜未眠,伴隨著淅淅瀝瀝的雨聲,悲哀涌上他的心頭。這位老人歷盡坎坷,他在窗前獨坐,悲嘆著內心對世事無常的感受。
初中教師可以開展各類名著閱讀活動,讓學生之間在閱讀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無形之中也提高了閱讀的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名著閱讀分享會,讓同學們對自己閱讀的名著中的精彩片段進行分享,在語文閱讀中注入活力,讓經典閱讀的過程不再枯燥。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詩歌背誦比賽,考驗學生的詩歌底蘊。這些活動可以發揮學生的長處,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性格,鍛煉了他們的能力。所以,教師應改變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擺脫灌輸式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讓學生開展自主的名著閱讀。
所謂“腹內有書氣自華”,閱讀名著可以修身養性,開拓視野,感受現實世界意外的人物生活。當代中國學生是在一個豐富多彩的信息技術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淺層閱讀盛行,因此,教師應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見解。另外,我們要提倡學生進行獨立閱讀和思考,教師可以側重的對學生的閱讀進行點撥,這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真正的融入到名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