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山東省煙臺海陽市郭城鎮第一小學 山東 海陽 265147)
近年來,英語繪本作為優質英語學習資源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小學英語學習中。但從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對于英語繪本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刻,對于英語繪本教學掌握不夠熟練,英語繪本講讀模式固化,難以引起學生興趣。為促進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發展,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展開了深入研究。
筆者在從教期間觀察了解到一線教師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1.1 以知識性教學目標為主,重文字輕圖畫的僵化教學過程。圖片是英語繪本的靈魂,繪本圖畫是繪本作家表達故事的語言,它們能傳達溫度、情感、故事主題等很多信息,它們能夠加深兒童的審美體驗,潛移默化地滋潤心靈,升華孩子的情感體驗,引領孩子走入神奇的閱讀世界。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受傳統字詞教學的影響,筆者發現教師在開展英語繪本教學時較多關注繪本文字,急于開展單詞和語法的學習,對于圖片的關注度不高,缺乏對于圖片的解讀。很多一線教師仍然以常規英語課教學模式上英語繪本課,教學流程為:單詞一句子一文章。教師首先幫助學生掃清單詞障礙,再逐句解釋、領讀,最后才是朗讀全文。另外一些教師將繪本圖片視為語言活動可有可無的補充,認為閱讀教學就是語言文字教學,對于繪本閱讀教學價值認識還有偏差。很多一線教師忽視了對于英語繪本閱讀對于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和幫助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意義,忽視了繪本圖片所包含的豐富精神價值。
1.2 教師單一“講演故事”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英語繪本教學就是用英語講故事,學生聽不懂英語就以豐富夸張的體態語言講授來幫助學生理解繪本內容,殊不知這種比劃式的講讀除了讓觀課老師贊賞教師的表演能力之余,對引導學生主動讀繪本、感知繪本地道的語言影響甚微。
在一節五年級英語繪本示范課“My Dad”英語繪本教學中,筆者看到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在課堂上夸張地一邊用英語一邊做動作講讀作者眼中爸爸的形象。作為一名教師,她在扮演各種爸爸形象時非常到位,讓觀課的各位老師為她的投入的講學而感動,教師在投入地講讀,底下的學生卻鴉雀無聲,輪到學生模仿教師表演“My father is as strong as a gorilla”時,兩位學生也只是隨便走一下過場,配合著僵硬的肢體動作讀著句子,似乎并沒有受到教師熱情講讀的感染。
很多英語繪本教學到最后都淪為教師在講故事的獨角戲,學生既沒有聽懂故事內容,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獨自體味繪本,英語繪本教學的開展淪為教師教學的試驗場,同時也給學生帶來學習負擔。
2.1 教師主動選取合適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資源。
(1)選擇語言難度適中的英語繪本。選擇用于教學的英語繪本,生詞率最好控制在20%-40%之間,讓學生閱讀起來不至于太難,打擊其閱讀信心,也不至于過易,缺乏挑戰性。另外,生詞率的高低要與繪本主題聯系起來考慮,趣味性極強的英語繪本會更加吸引學生閱讀,稍高的生詞率也不會阻擋學生的閱讀的熱情。
(2)選擇主題內容貼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英語繪本。教師應選擇趣味性的且主題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符合的英語繪本。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首先考慮的是哪些能理解孩子世界,并用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去繪制的繪本。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圖畫書論》中談到,“圖畫書不是被動接受的書,它擁有著孩子用‘啊,我的世界’這種親切感就能走進去的世界?!崩L本好壞的關鍵點在于能否吸引孩子走進故事和圖畫。適合孩子年齡的好的繪本首先要有明確的主題,體現著作者獨特的世界,作者的世界聯系著孩子的生活世界,孩子在閱讀繪本的時候能領會到作者想說的事情,作者想說的事情對孩子來說是有意思的。
(3)尋找多媒體資源配套齊備的英語繪本。英語繪本如有配備齊全的多媒體資源,如繪本文字錄音,配樂歌曲、影片等,教師在教學時不但可以節省許多備課時間,也為教師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供空間生動活潑的歌曲、影片等也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提供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活躍課堂氣氛,充實課堂內容。
2.2 樹立繪本教學理念,改變知識傳授傾向。
(1)利用繪本語言情境,設置問題導向。繪本教學中教師要以創設情境為前提,以問題導向為核心,把學生置于有意義的情境中,通過問題解決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深層知識,將具體情境與預設問題相結合。以問題解決為驅動力,打破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平衡狀態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同時促使他們提出問題。教師要利用繪本語言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超越基礎知識的記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表達實際事物、進行思維與交流、領略知識的意義。
(2)利用繪本故事文本,組織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指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探究主題為基本導向,小組成員為了共同完成探究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有自主的思考,有相互的交流爭辯,有清晰的語言表達,在小組成員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同的問題解決方案。
在科普類繪本中,文章生詞往往較多,故事可能缺乏連續性,教師如果全程開展傳授式學習,學生會感到無趣且無法集中注意力,通過小組合作,教師能有效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促進學生語言的內化,有利于鍛煉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前要通過分配每組教學目標,依據能力選定小組成員,師范小組合作等措施確保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小組活動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指導與監督,活動結束給予有效的評價和反饋。
(3)利用繪本主題文化,開展情感體驗。繪本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進行思想品質的熏陶。情感體驗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繪本教學不僅要關注繪本、研究繪本、表演繪本,更要借助之力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角色互換,真實交流。教師將學生、繪本、現實生活三者關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換位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指導學生關注繪本人物中的形象、插圖、色彩以及細節,在“悅讀”過程中,慢慢去發現作者的寫作目的,領會作者的思想精髓,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領悟文本主旨,并學會感受文本立意。通過師生的共同思考、推理、判斷、討論等,達到思想上的共識。
③真實語境,實踐運用。教師創設真實生活場景,學生樂于并有能力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積極樹立角色意識,親身體驗、實踐、感悟人生哲理,情感得到升華,真正達到教育意義。如教師在執教《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課時,當呈現故事的高潮,弱小的老鼠咬斷繩子解救獅子,獅子感謝到“你那么小,但是你救了我?!苯處熆赏ㄟ^提問“If you were the mouse,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 lion? What would the lion say?”將學生、文本、現實生活三者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換位思考,借助故事友誼的主題,摒棄道德說教式的模式,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升華。
目前,我們雖然對課題作了一些可謂是扎實、有效的研究工作,但要消除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課本為中心的弊端需要花大力氣,任務還很艱巨,培養學生的英語繪本閱讀習慣,提高繪本閱讀水平這項工作是長期的,需要廣大英語教師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