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備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大豫鎮海濱幼兒園 江蘇 如東 226400)
當前幼兒園在開展戶外活動課程的設計上,會受到現實客觀條件的制約,如當前幼兒園教師的最新認知水平較差和自身受培訓教育水平低的現實條件,使得他們對幼兒不同時期應如何進行戶外活動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刻,對于戶外活動教學的講解、示范、組織能力一般,因此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當前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逐步組織教學模式化,內容形式簡單;第二,在戶外活動中,游戲元素較少,運動負荷不足;第三,設計教學時必須要按照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情況展開個性化教學,開展活動如果缺乏明確的戶外活動目標,對于幼兒來說就會變的難以理解,因此就不會全心投入到戶外活動中去,那么鍛煉、強身健體目的就無從談起了。這不符合通過戶外活動來提高幼兒體能發展的教育性要求,這也會導致戶外活動價值無法得到正常體現,最終將影響到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
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幼兒老師要把每一個幼兒都視為一個獨特的個體,因此幼兒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幼兒老師要能夠包容及尊重幼兒的性格特點,幼兒園老師要做好每一個幼兒身體素質的數據檔案,結合這個年紀階段的特點,做好戶外活動數據分析,選擇出幼兒真正喜歡、適合的戶外活動課程,只有尊重、理解、包容、照顧好每一個幼兒的個性化需求,幼兒才會主動積極全身心的參與進去,成為主動型參與者,從而達到提高幼兒體能的要求。
例如,在準備幼兒體能提升戶外活動時,幼兒教師要做好戶外活動前、中、后的各種準備,培養幼兒的興趣。在正式活動前開展戶外活動工具使用的培訓,在活動參與中教授運動方式及運動技巧。在戶外活動結束之后給幼兒復盤誰做的好,總結正確戶外的運動教學,并給予幼兒鼓勵等內容。只有幼兒具備戶外活動的運動技巧、活動工具使用方式,其才會真正參與進來,從而具備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能發展活動中,有一個平衡訓練的游戲,幼兒老師在做這個游戲之前必須做好幼兒身體信息的檔案,根據幼兒平衡力、身高分析篩選,分出的小組,設置不同的難度,讓每一個幼兒都從中獲得體驗感。只有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尊重差異才能選擇出最合適的訓練方式,才能真正讓幼兒在戶外體能活動中強身健體,最大程度的讓幼兒感受到戶外活動帶給自己直觀感受,從而產生信心和樂趣。
在開展幼兒戶外體能發展活動時,幼兒園首先要將幼兒園內部現有的基礎設施、幼兒園內部活動環境提前做好整體布局,然后以幼兒體能素質的提高為前提,開展戶外活動教學,把幼兒園內進行板塊劃分,設置出多個區域板塊劃分,如平衡活動區域、跳繩活動區域、扔布袋活動區域。可以買一些主題元素玩偶、氣球、進行戶外活動現場的布置,總而言之,活動盡可能的簡單、豐富,這樣的活動才是幼兒愿意主動去參與學習的,也只有這樣幼兒的戶外活動,體能發展才能得到實質性提升。
在當今,幼兒接觸的戶外活動比較豐富,傳統的戶外活動對于幼兒可能早已失去興趣,幼兒戶外體能發展的活動必須善于做出創新,幼兒教師要善于在現有的戶外活動中改變模式,加入新的元素,使得戶外活動變得豐富起來,吸引幼兒更加主動,從而實現提升幼兒體能的目的。
例如傳統的跳繩游戲大多都是個體進行的,此刻幼兒教師可通過改變游戲玩法,將合作、競賽的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幼兒產生團隊意識,開展三人、四人甚至是多人的跳繩游戲活動,兩個人控制繩子,其他同學分組參與跳繩,展開比賽,看誰跳的時間長,然后把小組內成員跳繩時長加到一起,進行排名,對于成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對于發揮不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并給予分析怎么才能跳的更好,讓第一名的小組充當“小老師”發揮出整體團隊意識。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幼兒身體協調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幼兒合作意識也有一定的提升意義,同時還能夠增強跳繩這一戶外游戲的趣味性特征。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幼兒體能發展存在的問題,然后從幼兒參與體能發展的戶外活動著手,分析老師在幼兒參與戶外活動前、中、后各個階段應做的準備以及數據統計分析,幼兒園內部場地布置幾個角度出發考慮,提出幼兒園開展幼兒戶外體能發展活動的策略,旨在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