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河南省濮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 河南 濮陽 457000)
小學數學中的反思是一種數學思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不斷地總結、反思和評價,是一種正向發展的思維方式。數學反思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來說十分重要。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對于學生的錯題沒有進行科學合理地運用,沒有制定相關的策略讓學生記錄錯題并對錯題進行反思,因而使得學生沒有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這一現象,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要求,讓學生對錯題進行及時的記錄,進行及時的反思,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將學生出現的錯誤歸結到一起,形成錯題集,就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料。錯題集是對學生出現錯誤的集合,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明確的一點是,錯題集并不是將學生的錯誤收集起來就可以了,還要將錯題集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載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相關問題的反思能力。老師指導學生對于那些在考試、平時練習以及課后作業中的錯題進行記錄和整理,并在整理的過程中將老師講的重點內容進行記錄,這能夠深化學生對相關錯誤的理解,對于題目的規律以及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進行探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能更好的分析數學題目中的知識點以及規律,減少學生錯誤的發生,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意識。此外,在收集數學題目的過程中,學生會對錯題有一定的記憶,如果在之后的做題過程中再遇到類似的題目就會減少出錯的頻率,同時對于自己出現錯誤的情況進行反思,例如上次做題過程中是不是將符號看錯了?學生的反思意識就會得到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會得到較大的提升。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建立自己的錯誤集時,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經常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標注,將自己總結的內容進行及時地運用,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反思能力[1]。
2.1 多途徑搜集錯題,拓寬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關鍵步驟就是需要學生有自己的錯題集。在學生建立自己的錯題集時,很多學生都會在老師的指引下,將自己在做題過程中遇到的錯題進行記錄,之后自己再重新做一遍,這樣建立的錯題集形式以及錯題來源就比較單一,對于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起不到較大的幫助。因此,老師在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時,要引導學生從多個途徑搜集錯題。例如老師在講課過程中舉出的題目,學生在課堂中回答錯誤的題目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錯題集中的一部分。在搜集題目的過程中,雖說可以從多個途徑進行搜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數學錯題都要搜集,要挑選一些具有價值的,能夠讓學生進行反復思考的題目,優化學生的錯題集。此外,老師在引導學生記錄錯題時,要讓學生在同一類型的題目中挑選出最具有價值的題目進行記錄,其次,在進行題目記錄的過程中,并不要求學生將題目的全部信息進行記錄,將其中有價值的信息進行記錄,方便學生在之后進行回顧以及反思。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舉出一些例子,讓學生進行課堂的練習。如果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老師就可以有意識地提醒學生對這些題目進行記錄。這樣一來,學生記錄錯題的途徑變得多樣化,學生在之后的錯題復習中也能及時地想出老師在課堂中講解的具體情景,學生的課后反思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2 充分利用錯題集,促進學生進行反思。在學生記錄了相關的錯題之后,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指導學生在錯題中發現其中的數學規律以及相關的題目信息,找出題目出錯的原因。促進學生形成反思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數學的正確態度。在學生記錄錯題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錯題集,在看他人的錯題集時,可以自己思考,思考自己在這個地方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這樣一來,學生的反思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
小學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將出現的錯題進行記錄,引導學生多途徑記錄錯題,對學生的錯題集進行優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錯題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形成反思的意識。此外,老師還要對學生的錯題進行及時的批改,確保錯題集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