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蘭琴
(甘肅省和政中學 甘肅 和政 731200)
高考改革提出全新發展方針,更側重于學生素質考核,同時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機制,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學在高中教育領域所面臨的發展挑戰比較突出。在具體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高考改革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支撐對具體的授課方法進行優化,從而讓數學課程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實現深入的發展。
高考改革之后,針對高中數學課教學提出全新的要求,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在實施教學期間,不能單純的進行理論層面灌輸,更要從實踐層面出發就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規劃,讓學生在參與學習期間既能夠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也能夠拓展學生的實踐技能,讓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素養。同時,高考改革的落實,提出了全新的指導思想,對學生核心素養全面考核提出新要求。在全新的改革環境下,傳統的授課思想和模式都比較落后,也不利于學生素質建設與發展。針對目前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所存在的數學教學問題,作為教師需要在具體的育人思想和方法載體上進行有效的更新,從而保證所構建的數學課教學更加高效。
2.1 發揮現代化載體的育人功能。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樹立信息化意識,加強現代教育載體的有效開發,在此基礎上對具體的育人載體進行有效開發和拓展,這樣能夠保證所構建的育人體系在功能覆蓋面上更加的全面,也能夠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條件,在先進載體的支撐下,就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探索,進而讓學生實現基礎內容深層次內涵,夯實學生知識儲備基礎,發散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高考能力。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建模功能[1]。根據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建模處理,并直觀呈現,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和思考條件。
比如說在針對“指數函數”具體實施教學期間,則可以借助多媒體構建函數模型,引導學生利用圖像法就該函數所具有的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就微課所具有的功能優勢進行合理開發,在教學實施期間,利用微課將指數與對數兩種函數模型進行整合,呈現在圖像中,然后在此基礎上設置翻轉課堂,讓學生在合作的前提下就具體的數學課內容進行深入探索,進而讓學生在對比歸納的過程中,就兩種函數知識所具有的內在差別和聯系加以掌握,讓學生在面對高考測試的過程中,也能夠在自身良好思維邏輯支撐下,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有效分析。
2.2 減負高效,專題訓練。在高考改革背景下,針對學生在實踐方面的能力建設與養成提出全新要求[2]。因此,在高中階段,數學教師在全面落實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則可以樹立理實結合的教育思想,在強調基礎知識講解與滲透的過程中,也要從實踐模塊出發進行規范性設置,對同一類型的數學問題進行有效的總結,在此基礎上設置訓練專題,從而全面提高訓練的針對性,也能夠讓學生在參與訓練的過程中就具體的解題規律加以掌握,夯實學生的數學解題技能基礎。
比如說,教師可以分別針對等比和等差兩種數列設置訓練專題,引導學生在參與訓練的過程中進行總結與反思,并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對具體的解題思路和經驗進行分享和探討,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
2.3 立足核心素養,加強教學改革。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在數學課教學革新工作中所具有的影響力十分突出。在組織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太過片面,以及在實踐能力上有所缺失,教師可以將核心素養作為全新育人思想深入貫徹到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并在此基礎上對具體的活動實施舉措進行深入改革。在組織數學課教學期間,將相關數學文化滲透給學生,促使其形成端正學習觀念[3]。如在組織指數函數教學時,可以滲透國王與棋師的故事,讓學生對數學知識背后所具有的含義加深立即,同時也可以通過情境創設、合作探討等活動的組織,來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有效適應高考改革。
依前所述,在高考改革形勢下,數學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素質培養,將核心素養作為全新指導思想,深入地貫徹到教學活動當中,重點加強筋教育載體有效開發,在具體的訓練載體和實施方式上也要進行創新,讓學生能夠在全新育人環境下逐漸對數學課學習產生興趣,并自主規范自身在數學課上的學習表現,助力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素養,從而更好地適應高考改革應試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