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孝仁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王港學校 江西 浮梁 333432)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其個性發展方面的不同,所以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水平都具有一定差異性的。有的學生天生其創新思維能力比較強,而有的學生只能靠后天的培養來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這就導致了每個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能力水平的不同。因為在學習數學方面,如果學生具有較好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那他們對所學的數學內容就很容易進行吸收和理解,并且針對相關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在解決數學問題當中方法比較豐富,思維比較敏捷,這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如果學生在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比較差,那他們就會對課堂當中教授的知識很難進行理解和吸收,并且在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過程當中,思維比較遲鈍,方法比較單一,自然而然學習的效率也會降低。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對學生學習數學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著重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效吸收和理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對相關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和創新,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2.1 利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源泉,學生如果對某些事物產生了興趣,他就會積極地對其進行深度研究和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善于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來吸引學生,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的興趣,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一,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老師可以通過他們喜歡玩的積木,然后讓他們搭建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從而讓他們對立體圖形進行初步認知。
其二,老師可以給學生創造競爭氛圍,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比如在學習找規律內容時,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可以設置一個競賽游戲,先讓學生先根據已知題目找規律。然后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思維去創造一些規律,并比一比看誰想的速度快。最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找一些有規律的事物和東西,比一比看誰更關注生活。并且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采用創新的方法將圖形進行有規律的排列。通過這樣的課堂學習,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定的拓展,并且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2]。
其三,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利用一些數學名人故事以及典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采用故事進行課堂導入,可以吸引學生以最好的狀態進入課堂學習。老師可以講述一些關于數學家在研究數學概念及規律方面的奮斗歷程,讓學生深受數學家研究精神的感染,進而激發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創新精神。
2.2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要想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思維能力,不僅要讓學生弄明白數學課堂上教授的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深受生活事物的啟發悟出一定的道理和規律[3]。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平時要注意觀察生活和事物,并且對其呈現的規律和問題進行猜測,進而通過相關的實驗和分析,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最后以探究和創新的形式來解決數學問題。
比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內容的時候,在課堂教學當中,老師可以采用相應的實物讓學生進行觀察,并且讓學生動手對實物進行變化擺放,尋找其中的規律,然后對其面積進行有序計算。首先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然后引導學生回憶各個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接下來老師可以引入組合圖形的概念,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圖形進行不同的組合,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組合,三角形和梯形進行組合,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進行組等等,學生可以針對每一次組合的圖形進行認真觀察,尋找其中的規律,并進行相應的討論和交流。最后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來總結小組討論的結果,當然在小組的討論過程當中,大家基本上都得出了正確的結果,那就是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參與組合的各個圖形的面積相加可得。當然在此過程當中學生通過對不同平面圖形的組合,不僅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讓學生在親自動手組合的過程當中,發現其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規律,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通過以上課堂內容的設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而且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當中對其進行探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結果,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因為它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且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改變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形式,給學生創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拓展,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建立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數學教學順利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