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鵬
(安徽省定遠縣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安徽 滁州 233200)
數學對于學生而言一直是一門較為“難掌握”的學科,甚至有學生在學習中表示數學就是自己“成功路上的‘攔路虎’”“高分山上的‘絆腳石’”,數學真的有那么難嗎,為什么學生學習數學會這么困難,教師又該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接下來本文將針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行探索。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明確的思維方向,知道自己的解題思路有充分的思維依據,還能對數學事物和數學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以及概括的一種思維,簡而言之學生的理性思維就是一種建立在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思維方式。我們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讓學生尋找多角度因果聯系,加強邏輯思維的能力。教師要訓練學生的頭腦,學會自我控制情緒,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有耐心的長時間培養,讓學生學會用理性思維去使用頭腦,以及學會面對挫折,不要因為一次的考試失誤而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而不是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地插播失敗片段,要讓學生鼓起勇氣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困難都有再來一次的勇氣,而不是因為害怕失敗就停止前進的步伐。
2.1 深度挖掘,加強學科與生活聯系。教師可以通過將數學知識點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使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具體化、形象化,方便學生理解和思考,也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拋棄畏懼心理,認真學習數學,更加清晰地理解數學結構,在生活中也可以運用數學思維和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養成學生的理性思維,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深入挖掘,讓學生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比如在學習絕對值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對于概念比較模糊,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相關的事物來表達其含義。如:兩趟路線的公交車乘客往兩個相反方向行駛,其中行駛的路程、收取的車費都是相同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向學生說明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較多只考慮距離不考慮方向的問題,然后巧妙地引出絕對值的定義,學生就可以直觀地理解絕對值的意義,并且印象深刻,因而使得學生更加深刻了解和認識絕對值的含義,并且意識到學習絕對值的必要性,達到了深入理解和學習的程度,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2.2 運用生本教學理念加強學生在小學數學中的主體地位。新時代的數學教學課堂應該打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課堂,數學教師要運用生本教學理念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課桌前做筆記認真聽講的教學方法已經落伍,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教師如果還是一味地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少,所以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讓我們的數學課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沿,大膽的將講臺和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加與減》的學習,這一單元教師可以通過教材引導學生找出材料中有用的數學信息,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切實感受到數學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3 用學習過程來作為理性思維培育的土壤。理性思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認知事物或弄清問題所進行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其包含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過程,是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合理抽象及有效概括的關鍵。就學生本身而言,其進行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知識內化的過程,接收到的新知識會逐漸形成新的認知,開始與原有認知結構不斷同化,并內化成為新的認知結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務必要確保學生完成所學數學知識的內化,讓學生能夠在頭腦中構建起相對完善的良好認知結構,令學生能夠由數學知識而掌握與之對應的知識技能,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以經歷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從而學生理性思維培育的土壤才會變得更為肥沃。
我們知道理性思維對于學生而言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從“小學時代”抓起,我們的教育是因為社會需要,讓學生可以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熟練的運用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為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