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蘭
(福建省漳州立人學校 福建 漳州 363000)
好的人文環境對學生成長有著積極影響。現階段,仍然不夠重視人文素養教育,忽視挖掘人文素養教育內容,缺失教育文化背景。同時,不太關注人文知識、人文情感、人文品格、人文操行等人文因素教育。加之,應試教育的碾壓,漸漸表現出了對人文素養培養不甚在意的問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積極解決人文素養缺失問題。
日常教學中,在對學生人文素養進行培養時,要重視組織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賞析、品味、觀摩活動,于欣賞活動中加深學生對人文因素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提升他們人文素養。欣賞活動中,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針對性強的欣賞對象。同時,提前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與欣賞對象相關的資料,使他們做到有備而“賞”,獲得更多人文體驗。另外,欣賞活動中,要給學生創造一些個人表達機會,鼓勵他們從色彩、線條等方面入手闡述自己的欣賞感悟,最終實現人文素養的升華。例如,在《迎新年》一課教學時,可提前為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要求他們利用網絡平臺搜集與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相關的人文知識,了解春節的悠久歷史。待學生掌握了一些人文知識以后,借用多媒體為他們展示迎接新年的喜慶場景。接著,組織氣球、彩帶、紙花、剪紙、面具等新年喜慶裝飾物欣賞活動。然后,為學生耐心講解剪紙的文化背景和剪紙藝術的特點與風格,再要求學生自主制作剪紙作品,用剪紙體現喜慶場景。待學生制作完剪紙作品以后,鼓勵他們站在新穎、美觀、和諧的角度相互欣賞,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剪紙作品欣賞中,學生們將增進對剪紙藝術文化知識的了解,從中吸收更多人文知識。
傳統“灌輸式”教法難以滿足學生人文素養發展需求,針對這個問題,要重視在“情”和“境”融合下開展教學,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獲得更多人文體驗。實際教學中,要重視用情境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人文知識學習興趣。同時,要根據教學需求,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用情境生動還原人文因素,向學生提供形象化學習資料,使他們透過情境養成良好人文素養。其中,在《梅蘭竹菊“四君子”》一課教學時,為了使學生了解竹子的剛直、純潔等精神,提升他們人文品格。課上,可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竹子生長特點、生長習性、造型特點的視頻,通過創設多媒體情境帶領學生了解竹子的人文品格。接著,創設一個故事情境,向學生介紹畫家鄭板橋與竹子之間的逸聞趣事,講述鄭板橋的修竹人生,一邊講故事一邊介紹他的作品《修竹新篁圖》、《蘭竹芳馨圖》等。基于這樣一個情境下,學生們將真正了解竹子象征虛心有節人文品格,主動學習這種高尚品質。在這里,通過情境教學,顯著提升了學生人文品格,達到了人文素養培養目的。
課上,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要重視加強他們對人文情感的感悟,抓住求真、有愛、尚美等人文情感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在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組織時,要重視鼓勵學生實踐參與情感體悟活動中,以加深對人文情感的感悟。期間,可組織合作學習活動,要求學生共同討論各自對美術作品中人文情感的理解,最終養成良好人文素養。例如,在《紅色記憶》一課教學時,可結合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內容和形式。課上,先為學生出示《啟航》兩個版本的油畫作品,引導他們分析畫中人物形象、動作、表情、環境等,感悟作品中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接著,繼續展示《開國大典》典型的歷史題材油畫作品,根據作品內容,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1)畫面顏色有什么特點?(2)畫面的構圖是怎樣的?(3)畫中人物形象、表情等能給你傳遞什么信息?問題導向下,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油畫作品展開分析。小組討論中,學生們將被構圖、顏色、人物、場面、氣派中反映的泱泱大國風度所震撼,由畫中莊嚴熱烈的場面感悟到畫家董希文所要表達的愛國情懷,加深對愛國主義人文情感的感悟,從中實現人文素養發展。
審美活動,利于陶冶學生情操,發展他們人文素養。課上,要精心組織一系列審美體驗活動,充分挖掘美術作品美學特征,鼓勵學生多角度闡述自己對美學特征的認識,積累更多審美體驗。同時,要激勵學生主動發現美、欣賞美,用自己已掌握的美術知識去創造美,進而在創造美的過程中漸漸養成美的心靈和行為,實現人文素養良好發展。如在《靜物之美》一課教學時,可先引導學生自主欣賞卡拉瓦喬作品《水果籃》、馬蒂斯作品《靜物》和克勞迪奧布雷沃作品《襯布》,于作品欣賞中發現靜物的線條美、光影美、構圖美。接著,為學生正確示范素描靜物畫法,教會學生如何用飽滿的構圖和突出的主題表現美。然后,要求學生以素描的方式描繪身邊的景物,創造美。期間,有的學生將用充滿美感的線條、光影和構圖描繪小提琴,有的學生將嘗試畫出充滿美感的白菜、蘋果、梨子等食物,有的學生將嘗試畫包包等生活用品。待學生畫完靜物以后,鼓勵他們站在審美角度展開自評或互評。審美體驗中,學生們的心靈和行為都將受到良好的熏陶,于美育教育下養成良好道德觀念,顯著提升人文素養。
綜上可知,對學生人文素養進行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需要。課上,為豐富學生對人文知識的掌握,加深他們對人文情感、人文品格、人文操行的感悟,要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藝術欣賞活動,并重視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實踐參與教學環境,深化他們對人文的體驗,促進他們人文素養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