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蘭
(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遼寧師范大學幼兒園 遼寧 大連 116021)
對于幼兒園的幼兒而言,在對其進行幼兒園數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數學教師能夠針對幼兒的特點,從幼兒興趣著手,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促使幼兒能夠在“玩”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感知數學的內涵進而實現對幼兒數學素養的提升目標,為推動幼兒全面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幼兒園的幼兒對游戲的喜愛程度遠遠大于學習,如果在對其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不但能夠促使學生置身于一個歡樂、愉悅的氛圍中,同時也能夠使得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為培養和提升幼兒數學核心素養提供保障。
另外,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游戲化呈現,也能夠讓幼兒在學習的同時放松自己,在實現勞逸結合的同時也活躍了幼兒思維,使得幼兒的審美能力、感知能力等得到質的提升,實現推動幼兒全面發展的幼兒園教育目標[1]。
通過對幼兒園數學教學開展情況來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很多幼師都明白游戲化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融入時卻總會出現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其一,在對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游戲進行設置時,過多關注游戲的外在刺激,而對幼兒的內在需求卻并不在意,導致游戲化幼兒園數學教學流于形式。
其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師過于關注活動的教育目標,但是對于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實際需求卻并不在意,導致游戲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死板單一,并且與幼兒園教育內容嚴重脫節。
3.1 不斷豐富游戲內容。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幼兒而言,他們對數學的感知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幼師應該結合幼兒的特點,對數學內容進行游戲化設定,并要不斷豐富游戲的內容,促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理解數學,并愛上數學,為后續提升幼兒數學素養及能力打下夯實基礎[2]。
例如,在對幼兒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幼師可以與幼兒一同進行唱歌游戲,也就是聽數學內容,然后將其改編兒歌,進行接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根據數學感受聲音的歡快,并通過歌聲作記住這些數學內容,激發其對數學知識的感受,逐漸使其對數學越來越熟悉,并促使幼兒的潛在學習能力逐漸迸發出來。
3.2 巧妙創設游戲情境。在將游戲化內容與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讓幼兒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釋放自己。基于此,也就需要幼師能夠利用游戲情境,帶領幼兒進入到數學知識世界中,促使其不斷迸發本能,推動幼兒數學素養的發展。幼兒都處于貪玩的年紀,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老師能夠與幼兒們一起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數學學習,幼兒的精神上會得到滿足,也會刷新幼兒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認知,在游戲活動中將數學知識掌握,不僅能使身心愉悅,而且還能有效的學習到數學知識,一舉兩得。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簡單的習題訓練時候,老師在講解加減法時,可以選出幾名孩子,讓他們分別扮演任意數字,老師隨機喊一個數字,然后讓幼兒之間相加或相減得到的數字正好是老師說出的數字,認為組合之后可以得到老師給出的數字時,就立即擁抱在一起,落單的幼兒即為淘汰。這樣類似的數學游戲活動還有很多,老師可以將游戲收集起來,將數學知識與游戲活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課堂上讓幼兒積極的參加。
3.3 合理選擇游戲方式。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實際采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幼師能夠注重游戲方式的選擇,只有合理選擇游戲方式才能夠讓幼兒的數學能力得到真正提升,以及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才能夠真正突顯價值,使得幼兒對數學的熱情更進一步。
如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引導幼兒注意事物的形狀特征,嘗試用表示形狀的詞來描述事物,體會描述的生動形象性和趣味性。引導幼兒感知和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體會各種數所代表的含義。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事物,體會其中的秩序和美,并嘗試自己創造出新的排列規律。
在對幼兒開展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進行實際教學,不但能夠提升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所學數學知識,并促使幼兒能夠在“玩”的過程中不斷感受數學、欣賞數學以及感知數學,最終實現對幼兒數學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目標,促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