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福建省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幼兒園 福建 福州 350025)
目前,幼兒園開展的繪本教學,普遍存在幼兒閱讀水平不高、閱讀教學表面化和盲目追求閱讀量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閱讀繪本學習的深度。因此,需要幼兒教師重視對繪本資源的開發,并按照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注重幼兒個性化閱讀需要,向幼兒提供和整合適合他們不同年齡段、不同繪本內容和不同形式的多種多樣繪本素材。不僅如此,還要關注對幼兒閱讀活動和閱讀環境的優化,給幼兒實施個性化閱讀,創設一種良好氛圍,用以培養幼兒對閱讀繪本的情感,促進幼兒在閱讀繪本中獲得相應知識,并培養幼兒綜合閱讀能力。
幼兒園繪本教學,同樣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并根據繪本閱讀內容,創設一定學習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培養幼兒學習思維。比如,幼兒教師在教學《好餓的毛毛蟲》這篇繪本內容時,就可以將繪本內容,以多媒體屏幕進行放大或實施動畫播放,從繪本內容表達的表面內容,則容易使幼兒容易理解,這篇繪本內容,是在講述毛毛蟲在一周內,依靠一天天所吃食物量的增加,而在進行成長的過程。但幼兒教師對這篇繪本的教學,卻是不能僅僅滿足幼兒對繪本內容表面意思的一種學習或理解,需要引導幼兒向深度學習方向發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這樣,就需要幼兒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毛毛蟲吃食物與它們的成長具有什么樣的關系,依靠幼兒的幼稚思維,思考一下毛毛蟲每一天都是在進行怎么樣的一個成長。尤其要思考出毛毛蟲每天成長的變化標志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依靠繪本教學,進行幼兒深度學習的目的。通過幼兒教師對幼兒深度學習的引導,使幼兒依靠他們的思維,思考到了毛毛蟲每天都在吃一天比一天多的食物當中,它們的體形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的成長標志。以這樣深度的繪本教學方式,良好培養了幼兒的初步思維能力。
對幼兒進行繪本教學,不能僅僅側重對知識方面的教學,還要借助繪本教學,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需要體現幼兒幼稚思維的特點,培養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小熊赴約》這篇繪本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學習內容引向深入,即針對小熊已經跟小豬和小鹿它們約好了去公園玩的時間,但是,因為小熊的懶惰,它竟在被窩里睡過了頭,耽誤了赴約時間這個問題。讓幼兒進行深度思考,幫助小熊能夠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解決它以后不再失約的問題,用以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教師這樣的引導下,幼兒自會通過他們的思考能力,去思考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其結果是有的幼兒則能提出,讓小熊的媽媽,按時間叫醒它,或者是由小熊自己用鬧鐘,設置按時起床的時間,用以鬧醒它,亦或是跟小豬或小鹿實現約好,來到它家叫醒它,大家再一起去公園玩兒。這樣,通過對幼兒進行深度學習的引導,較好培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繪本教材,不乏對簡單識字教學的內容。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學會引導幼兒的深度學習,將幼兒已有知識遷移到新知識學習當中,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并培養幼兒養成學會自覺進行深度學習的習慣。比如,幼兒教師利用繪本學講小故事,教會幼兒逐漸學會簡單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教師用繪本內容,講述了《愛笑的小花》這則故事,說是公園里有朵小花,當它看見游人的時候,總是喜歡微咪咪的笑。有一天,小甜甜跟外婆一起來到公園游玩兒,看見了這朵愛笑的小花,很是喜歡,就想把它摘下來。外婆說:“不要采,如果把它采下來,它不但不笑了,反倒還會哭的?!边@樣,小甜甜就沒有采這朵愛笑的小花,并陪在它的近前,陪著這朵小花一起笑。幼兒教師用這則小故事,對幼兒進行啟發式知識遷移,讓幼兒對自己喜歡的一株嫩綠的綠草,說幾句話。這樣,有些幼兒就學著繪本說的《愛笑的小花》樣子,對一株嫩綠的小草說話。當然,他們說的可能不完美,但還是能夠根據他們自己的理解和語言表達水平,學著對小草說話,將幼兒已有的知識,遷移到了新知識學習當中。
運用繪本開展幼兒教學,最大的益處是能符合幼兒心理認同感,容易激發幼兒閱讀學習興趣。這樣,幼兒教師就可以憑借繪本閱讀教學,既能培養幼兒初步形成深度學習思維,還能以繪本教學,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且能將幼兒已有知識遷移到新知識學習當中。所以,運用繪本對幼兒進行閱讀教學,能夠在尊重幼兒主體特征中,為幼兒帶來一種全新的閱讀學習視野,促進幼兒養成循序漸進的閱讀與思考習慣,讓幼兒在快樂的閱讀環境中,獲得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