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琴
(寧夏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 寧夏 鹽池 751500)
處理好教材可以明確教材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知道知識點是在什么基礎上被提出來的,它又能為后面的哪此操作做好準備。如果不備教材就進行教學,不僅不能全面堂握教材的編排體系,更不能貫穿教材的內在聯系。因此,通讀教材是掌握知識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有助于教師講課時分清主次,突出重點。比如,在學習Windows操作系統這個單元中《學會使用菜單》與《熟悉對話框》這兩課的知識點對我們后面所學的軟件操作非常重要,任何的軟件都離不開窗口、菜單和對話框。所以,教好這兩節課,就為教好全冊教材奠定了基礎。
處理教材,要掌握好教材內容。解決“教什么”的問題。
1.1 要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強調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強調獲取生活經驗及創造性思考能力的培養,強調情感陶冶,使課堂教學目標價值取向多元化,這是對教學目標的革新和創造。例如:在《在搭建仿真機器人》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搭建仿真機器人的過程,掌握搭建仿真機器人的一般方法,知道端口的作用是什么,進一步熟悉機器人編輯窗口工具欄,并嘗試在虛擬環境下搭建仿真機器人,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1.2 要確定本節課在學生整個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它與本學科前后教材有什么聯系,起到什么作用,與相鄰學科有關知識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如,在《搭建仿真機器人》這一課是在學生了解了機器人的三大系統的構成及工作流程,初步熟悉IRobotQ3d機器人搭建平臺,并且在構建了組成機器人的基本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搭建一個的兩輪驅動的輪式車形仿真機器人,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確定教學重難點,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確定教學重難點先要掌握課標,深人鉆研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確立好重難點,找好切人口,設計好問題,并把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能科學地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
信息技術教材的各單元知識是一個有著密切聯系的整體系統。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的內容要從知識的內在聯系上著眼,尋找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教學重難點內容的確定不可能按照某種固定方法去套出來,關鍵是掌握它的特征,并根據特征,從教材的全局到部分,再從部分到全局的分析研究中把它悟出來。
在《Flash基本繪圖》)一課中,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決定了學生后面是否能操作好。因為這節是Flash教學單元的第一課,因此,把“工具箱中工具的體用”確定為教學重點,把教材中“運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繪制圖形”確定為本課的難點。學生只有學會了動手操作——掌握鉛筆工具的三個附加選項的操作,才能完成本課練習“課中的背景圖片”的繪制操作。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就是把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教材的內容有效地連接起來,使這些基本要素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3.1 興趣創設法。創設良好的情境,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當中,從興趣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如:《新建文件夾》一課中,我提問:老師想知道同學們的書包中經常放哪些東西?當書或作業本積累到一定程度,書包里東西會變得很多,還有可能就會裝不下,找起來也不方便,這時你會怎么做?生回答要整理書包,我接說,我們用的電腦是個很大的資源庫,里面有成千上萬的資源,應該如何存放才能方便我們查找和使用呢?從而引出文件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探究的欲望。
3.2 任務驅動法。設置任務,讓學生在嘗試、探討、交流中學會本節的內容,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如:《單動畫對象沿引導線運動動畫》一課中,我將給動畫對象添加引導線這一大的任務,我又分成三個小的任務去完成。第一個任務:添加引導層;第二個任務:繪制引導線;第三個任務:將動畫對象吸附在引導線上。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這三個任務,從而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3.3 自主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就是讓學生自讀信息技術課本,學習操作技能。比如:《形狀補間動畫》一課,我先讓學生閱讀課本第48—51頁,制作“禾苗生長”動畫,完成《學案》上面的問題?①如何制作形狀補間動畫?②怎樣快速的使第20幀的關鍵幀畫面和第1幀的畫面相同?③如何把第1幀的畫面變小?④怎樣讓Flash創建這1—20幀的動畫?⑤這個動畫做了幾幀的畫面?這樣學生在自學的時候思考問題,從而學習探究了制作過程。
3.4 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是在認真分析學生的智力、能力與行為差異性的基礎上,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借鑒復式教學的教學形式,在班級中突破傳統的只面對全班教學模式,對同一班級不同層次和特點的學生進行分層分組教學。
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先要正確認識學生間的差異,并從心里接納他們,尊重他們。教師要深人研究學生,依據學生的學業基礎、學習能力,合理分層。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到對學困生保“底”,達到標準規定的最基本要求;對學優生不封“頂”,鼓勵他們向更廣、更深的學習目標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