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玲
(山東省膠州市北京路小學 山東 膠州 266300)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對于中年級學生寫作教學要求為,使學生逐漸喜歡書面表達,提升寫作自信,樂于和身邊的人分享寫作過程中的快樂。同時使學生學會觀察與發現,并且將自身的感受、見聞等不拘形式的表現出來,并且將自己印象比較深刻,或者是比較感動的內容描述清楚。因此在線上教學模式中,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應將課程標中指出的內容作為導向,提升學生寫作學習效果[1]。
在小學教材中,很多課后問題都會出現背誦自己比較喜歡自然段的內容,這實際上是鼓勵學生對進行文本積累。學生在背誦過程中,自然能夠感受到語文的優美[2]。例如在學習《珍珠泉》時,有這樣一段描寫,“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發黑的樹葉。”這是一種贊美的語氣,這部分描寫十分優美,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這部分內容背誦下來。在線上教學模式中,為了了解學生的背誦情況,教師可以運用隨機抽查的方式,查看學生背誦情況,然后剩下的學生監督背誦學生有沒有出現背誦錯誤的情況,同時為了查看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情況,可以運用抽查監督學生的方式,讓其針對上一個同學背誦的句子進行仿寫。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寫作積累,也能使學生在進行寫作學習時注意力更集中,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好奇心強,并且愛表現是他們的天性,為了使學生在線上的寫作興趣得到激發,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寫作活動。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不限制具體的寫作內容或者是寫作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發揮。寫作內容可以是植物、動物、人物,也可以是比較感興趣的事情,印象深刻的事情等。在寫作結束之后,如果有學生感覺自己這次寫的文章比較好,可以將自己的文章朗讀出來[3]。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競賽的方式組織教學,評選出得到最多支持的學生。在線上,學生可以為自己支持的文章投票,最終獲得票數最多的學生獲勝。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在線上學習中也能積極、踴躍的表現自己。
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需對學生有充分認識,了解學生都對哪些文章類型比較感興趣,然后為學生推薦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書籍,在推薦之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針對想象力比較豐富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三毛流浪記》、《天方夜譚》、《皮皮魯傳》、《靈性的王國》等,針對情感比較細膩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推薦、《愛的教育》、《孔子的故事》等,進而使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有選擇性的進行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需給學生書籍閱讀規定一個時間,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容完成閱讀內容。在閱讀結束之后,線上模式中,學生需將閱讀內容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且談一談自己在閱讀之后的想法與觀點。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在寫作中運用怎樣的文字形式將想法表達出來。除了為學生推薦書籍的方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每天都寫一篇日記,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形式和內容上可以不做限定,并且每天可以讓學生以自發形式,在線上教學中將自己的日記朗讀出來。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能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在線上教學模式中,為了使學生形成對寫作的系統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授在寫作中通常會運用的手法,進而使學生在實際寫作時更具方向性,也能降低整個寫作的難度。就小學中年級寫作來講,在進行人物描寫時,可以從外貌、行動、心理、語言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在進行環境描寫時,可以運用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場面描寫等多種方法。就修辭方法來講,可以運用擬人、比喻、引用、夸張、排比、反問等多種方法。為了使學生對寫作方法有深刻的印象和更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將寫作手法運用表格的形式呈現,并且在不同的手法中配以對應的例子,讓學生在學習或者是記憶時按照例子進行記憶。同時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身的疑惑表達出來,然后為學生答疑解惑,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對寫作系統認知,降低寫作學習時的抵觸情緒。
總之,線上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教師和學生之間及時交流與溝通,也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放松自己,降低緊張感,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同時這一模式在小學語文中年級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拓展學生語文學習形式,豐富學習途徑,為其進行寫作學習創造良好條件,寫作教學也能獲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