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琴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尚嵇鎮尚嵇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數學教學中不只是數的運算,也包含著文本類型的問題,只有通過對文本的閱讀,才能夠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定義和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數學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當做重要的任務,依靠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水平,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上的協調成長。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要從過去的知識性教學轉變為能力的教學,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好基礎。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學的環境比較差,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導致了學生學習能力普遍不高、基礎不扎實的問題。因此,為了優化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教師必須要從基礎做起,逐步優化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高效地實現文本語言和數學語言之間的轉化,促使學生能夠快速地找出數學問題當中的關鍵信息,獲得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而實現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2.1 引導學生關注數學問題的細節。粗心大意是小學生比較容易犯的錯誤,而這也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因此,針對農村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抓細節和關鍵,讓學生學會斟酌數學話語,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教師要多帶領學生進行數學閱讀,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語言的嚴謹性,把握所學概念的內涵,了解其中的細節。
比如,在教學“方程的意義”這一節內容時,在講解方程的概念時,學生需要了解到方程含有未知數和等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出現了只注意到未知數這一因素,卻忽視了等式這一因素的問題,因此,筆者針對學生的誤區來設置了一些習題,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避免讓學生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錯誤。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把握細節,是提升學生數學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對于學生其他數學能力的養成也是不可或缺的。
2.2 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數學教學要致力于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觀念。農村教育環境比較落后,學生的自主性不高,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更應當主動轉變教學思想觀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讓學生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從而讓學生閱讀的更加仔細。比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內容時,因為學生已經學過了等式相關的知識,所以有的學生就在課堂上發出了疑惑,為什么分子和分母不能夠同時加或減同樣的數呢?于是,筆者帶領學生對一些簡單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生會發現當分子和分母同時加上一個數之后,大小就和原來的分數不一樣了。這樣,通過滿足學生的質疑需求,逐漸改善學生的課堂狀態,可以使學生在質疑當中獲得進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2.3 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知識點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關聯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觀察、分析等手段來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學會區分數學概念,更好地領會數學知識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提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水平。
比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節內容時,筆者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比較熟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聯系在了一起,讓學生了解到將一個圓柱體無限進行切割,則可以拼出一個長方體,如此,雖然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比較困難,但是借助于舊的知識,則大大地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并且讓學生提出了更多的問題,從中提煉出數學思想方法,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數學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本文針對農村小學數學學生數學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展開了一番敘述。農村教育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學生的學習環境比較差,師資力量也稍有不足,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當地的教育環境入手,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增強學生對數學文化的理解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水平,幫助學生學會理解數學文本,為學生未來的數學深層次學習奠定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