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菲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第一中學 江蘇 常州 213000)
在高中數學學習教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升學壓力以及課業負擔較重,對于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較低。并且由于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很大,所以導致學習能力有所不同。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很難適應全體同學進行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創新,轉變教學觀念,將分層教學融入到課堂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力,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數學學科隨著年級的升高會不斷的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要求逐漸提高,而在高中教學階段,通過分層教學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首先,在分層教學過程當中,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以及學習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及時的調整。這樣不僅有利于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同時也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其次,通過分層教學的充分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不同層次學生的獨立學習從而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并且可以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最后,通過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生與教師通過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增強師生間的情感。
2.1 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數學語言能力。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只是進行一味的自我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只是以課本內容為重要載體,并沒有通過課外拓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整體教學,所以學生會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因此,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要在課前導入環節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表達。[1]例如:在學習必修一“函數”概念的過程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對基礎初等函數各種分類進行學習,通過課前預習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很快的進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并且要在課堂當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提問,對于能力稍強的學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函數的性質以及具體的圖像,而對于能力稍差的學生,只了解函數的分類即可。通過學生不斷的分層表達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2.2 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分層教學。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在各個階段教學當中都融入了相應的信息化手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并且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便捷短小的特點,可以充分的將課本內容進行優化與升級,通過優質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利用微課形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2]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圖像變化過程當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更加直觀的形式觀察圖像的變化。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可以更加仔細的觀察像的具體變化,從而得出函數的性質。在進行微課學習過程當中,由于不同層次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可以通過反復觀看的形式,增強對于知識學習的記憶能力,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3 在課后練習當中進行分層教學。對于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由于知識量較多且內容復雜。所以不僅要在課堂當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同時還要在課后復習鞏固階段加強對于知識的理解。而將分層教學融入到課后練習當中,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綜合能力。[3]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圖像繪制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充分結合課堂學習內容,并且在課后進行反復練習。而在練習過程當中就是要通過分層練習的形式提高學生的不同能力。對于能力稍強的學生,可以通過適當的函數拓展繪制出更加完整的函數圖像變化過程,而對于能力稍差的學生,只是通過函數性質進行圖像繪制即可。從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進行更加全面的知識復習與鞏固,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階段充分的進行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符合自己學習需求的環境當中不斷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因此需要教師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充分的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通過分層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