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春 牛林偉
(河北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漁業在河北省的農業產業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河北省的漁業由傳統的重“量”向重“質”發展,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是水產品高質發展的前提。隨著人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以及水產品在飲食結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漁業產業中“健康、安全、綠色、科技”等概念逐漸被重視。要想保證水產品質量,約束水產品供應鏈上的不同節點企業,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非常必要。河北省構建有效的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對于規范河北省漁業產業、更好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發揮出漁業產業的優勢,提高水產品的競爭力,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 年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試點和養殖經營主體動態數據庫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要求是: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試點要以責任主體和流向管理為核心、以追溯二維碼為載體,推動追溯管理與市場準入相銜接,逐步實現水產品“從池塘到餐桌”全過程追溯管理,切實做到“信息可查詢、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
根據這一標準,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至少應發揮以下幾個作用:1.提供水產品生產、儲運、銷售等所有環節的重要信息;2.追溯水產品產銷相關所有責任方;3.可以通過較為便利的途徑進行反向信息的查詢,獲取有關水產品和相關責任方的信息。
河北省水產品從產業結構來說,有捕撈業也有養殖業,兩者發展規模均較為可觀,捕撈業業務范圍已涉及遠洋漁業,而養殖業在省內多個地區均有分布。從河北省水產品種類來看,魚類、蝦類、貝類、鱉類等均屬于水產品的范圍。從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方式來說,有鮮活產品、冰鮮產品、冷藏產品、水產品加工制品等,在相關的休閑旅游產業中也提供和水產品有關的服務。河北省水產品品類多樣,涉及多種行業、多個環節,這為建立安全可追溯體系帶來一定難度。
水產品從生產到餐桌,中間要經過養殖(捕撈)、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每一個環節又涉及到眾多的企業。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需各環節相關主體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同時不同環節主體的監管部門可能也會有所不同。責任主體的分散給建立統一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帶來了困難。
與水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問題有:因生產、儲運帶來的產品本身質量問題;產品商標、包裝使用不合法;銷售過程中未如實描述產品的品質等有關信息等。不同問題涉及的監管主體不同,由此產生的糾紛性質也有所不同。農業、漁業、衛生、質檢、工商等多部門相互質檢協調與配合之下才能實現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而實現多部門的配合和協調難度較大。
根據對水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的要求,通過該體系,消費者應該可以便捷查詢有關水產品的生產主體生產批次、苗種來源、物流信息、捕撈、監管主體、質檢信息等相關信息。無論通過任何途徑提供以上信息的查詢,均需要一個強大的后臺支撐。這一后臺支撐包括產品品質的迅速檢測,大量的數據快速錄入,相關信息的及時提供與更新等,這需要巨大的人力資源的投入,更需要相應的技術保障。
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有效運行基礎是相關信息的及時準確錄入,這些信息的錄入主體主要是生產者、儲運者、銷售者等。一方面,需要采集的信息數量大,采集持續時間長,通過相關程序完成信息采集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這都給信息采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影響了相關主體采集信息的主動性;另一方面,采用傳統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需要較高的人工成本,采用現代化的采集設備,又會增加企業的設備投入成本,面對成本壓力,企業自身的采集信息的積極性也不高。同時,對所有相關節點的相關主體的信息采集及時性、真實性進行有效監管也存在一定困難。
而目前的市場來看,水產品未實現質量可追溯并未對水產品的銷售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雖然從長遠來說,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有利于水產品的質量安全,但是并不能給生產者、銷售者和儲運者帶來直接的收益,因此,相關責任主體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并不高。
實現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需要獲取水產品從生產到消費整個鏈條不同環節的相關信息,不同環節的信息來源于不同的信息主體,單一環節受到的制約因素不同。同時,這些主體從屬于不同行業,或者同一個行業下的不同企業主體,在空間上所屬不同區域,又分屬不同的監管主體管轄,不容易確認不同主體之間的權責,協調起來難度比較大。如果相關標準不統一,權責協調不一致,極容易造成整個體系無法順暢運行。
目前與水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等。在制定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各環節的品質標準過程中,應將現有法規中相關的質量標準要求進行全面整合,依據相關要求制定各環節的技術標準,由此建立一個追溯體系各環節的基本標準。
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順暢運營,各部門的監管也必不可少,為避免出現監管空間的真空或重復,應明確對體系運行進行監督管理的監管部門、監管職責與監管權限,在此基礎上明確部門之間在管轄權限上交接與轉移的條件與程序。
除各部門之間的權責協調,還有各地區之間的權限劃分,也應加以明確,避免出現不同地區的相關監管規則不統一導致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中出現權利管轄的真空,導致該體系無法順暢運行。
2018 年,農業農村部發布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 年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試點和養殖經營主體動態數據庫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2019 年,農業農村部發布了《省級追溯平臺與國家追溯平臺對接總體實施方案》。這些文件為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實現整體協調發展提供了依據。
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宣傳,使消費者認識到水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對于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積極作用。通過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消費者聽說或者了解過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并有較大的傾向購買質量可追溯的水產品。在水產品價格上,過半的消費者可以接受質量可追溯的水產品在價格上高出同類產品10%—20%。因此,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對于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可追溯的接受度是比較高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宣傳,強化消費者購買過程中的購買傾向性,由消費過程中的選擇傾向倒逼養殖、儲運等多個主體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之中是可行的。在體系建設初期,人力、物力投入相對較大,政府可以適當提供如相關費用的減免、提供技術支持等優惠措施,提高相關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與水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環節較多,相關環節涉及面廣,這給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帶來較大困難。銷售環節是水產品流通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銷售環節設立嚴格的市場準入門檻,是最為有效的質量監管措施。建議逐步推進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建立,將其與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相結合,無法實現各環節品質追溯的水產品不能獲得市場準入,由此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設,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鑒于目前水產品品類多樣,銷售渠道龐雜,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建立應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梢栽诋a品品質把控較嚴的商場、超市開始執行市場準入,逐步推行到生鮮市場、便民市場等。準入標準可以從對相對獲取較為容易的養殖、運輸、儲存和包裝等信息,逐步擴展到種苗情況、飼養情況、用藥情況、飼養環境等信息。
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實現運行。因此,需要解決平臺由誰主導建立,由誰主導運行,由誰負責監管,以及相關信息如何及時收集,消費者如何便利查詢相關信息等問題。
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該網絡平臺由相關政府機構主導建立較為可行。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優點有三:一是保證平臺的權威性;二是對于生產主體資質、養殖部分信息等可以通過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收集,降低信息采集的工作量;三是便于后期對平臺的監管。
在平臺的運營方面,目前相關的網絡運營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可以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網絡運營商負責平臺的運行。在運營主體的選擇上,應注意該運營商能否有效解決相關信息收集較為困難,產品本身的特點導致信息收取和提供存在一定的難度等問題。
水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有相關經營主體的資質信息、產品養殖相關信息、產品儲運信息、產品銷售信息等。對于經營主體的資質等信息,可以通過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實現的,建議通過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實現;對于不能通過信息共享實現的,需要相關主體及時將信息上傳到網絡平臺??梢越柚謾CAPP、小程序等便利途徑實現信息的快速、便利上傳。
關于信息的查詢途徑,可以通過二維碼、條形碼等鏈接網絡平臺,實現信息的讀取。水產品本身難以附加標識的特點為信息查詢帶來了一定困難,可以嘗試通過途徑解決:對于可以在產品本身附加標識的,盡量在產品上附加相關標識,對于的確不能附加標識的產品,可以將標識附加于產品的外包裝。對于在外包裝附加標識的產品,可以通過增加提供有關產品的圖文信息加強監管。
對于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在國外已有較為成熟的經驗做法,如歐盟、美國、日本等均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建立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完全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的過程中,應注意總結不同國家相關的體系之間的異同,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有選擇性的借鑒。如,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不同的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三種態度,有的國家將該體系作為強制性標準,有的國家則作為選擇性標準,還有一些國家為了避免形成新的貿易壁壘反對實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河北省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在建立過程中,應根據本省水產品質量管理的實際情況選擇在體系發展的哪一階段作為選擇性標準,哪一階段作為強制性標準。而對于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已有體系基本上均采用政府主導的模式。
除了國外的先進經驗,也可以借鑒我國其他省份的經驗。早在2007 年,我國在一些具備條件的省市逐步開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試點,并取得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其他省份的做法和經驗,對河北省有很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