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雯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唐山 063020)
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真實體現,其建立在認識和活動的基礎之上。在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當運動員情緒高漲和興奮時,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訓練,出色地完成訓練任務,進而收獲良好的訓練效果。相反,當運動員的情緒低落時,就會出現厭練的現象,甚至會逃避比賽。由此可見,情緒對武術套路運行員參與比賽具有一定的影響,能夠幫助其積極面對比賽,取得良好成績。
最佳競技狀態調控是指一個或者多個心理因素的有機組成。僅從調控方法和手段來說,要結合運動員的個性特點、心理反應制訂出系統性和針對性的心理訓練計劃,并結合運動員在比賽前的心理狀態,幫助和引導運動員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最佳競技狀態調控主要包括3個方面,即運動員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最佳競技狀態調控的目的在于幫助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能始終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而使其可以在比賽過程中發揮出超高的競技水平,取得理想的比賽成績。因此,在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之外,還要注重套路訓練動作的科學編排,幫助運動員在達到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1]。
不同的競技項目具有不同的特點,從競技表現的對象來看,主要有個體競技和集體競技;從武術套路運動的特點來看,在比賽過程中多是以個體比賽為主。因此,在對武術套路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還應當加強對運動員個體競技狀態方面的培養,通過堅持不斷地訓練,使運動員能在動作、心理等方面都保持相對的穩定性,這也是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長期訓練的根本目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大部分武術套路運動員都會對比賽成績具有過高的期望值,但是他們的自控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一旦在比賽過程中遇到突發狀況,便不知如何去應對,導致情緒低下。同時,運動員還非常注重領導、教練及隊友對自己的期望,無形之中給自己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主要表現在比賽過程中怕出錯、怕失誤,進而出現情緒過度緊張等現象。武術套路屬于以動作為主導的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自控力和表現力的要求很高,正因如此,便更容易使運動員產生過高的思想負擔和焦慮情緒。例如,在2009年的河南省大學生武術錦標賽中,某隊員本是少林拳中水平較高的運動員之一,但由于自身對比賽成績的期望值過高,沒有考慮競爭對手的水平,最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比賽的準備程度、比賽的規模、比賽的組織形式及觀眾的關注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運動員自身水平的發揮,尤其對于初次參加比賽的武術套路運動員來說,這些都是影響比賽情緒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的組合會對武術套路運動員產生一定的影響,加之其在比賽過程中遭遇突發狀況時,不能在短時間內調整自己的心態,導致動作失誤,造成比賽失利。此外,武術套路運動員對比賽的環境會心存顧慮,如果在比賽前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就會引起武術運動員的心理焦慮。教練員在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如在2009年河南省大學生武術錦標賽中,某隊員由于擔心比賽場地彈性太大會出現落地不穩的現象,導致側空翻動作失敗,從而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2]。
比賽前恐懼的心理狀態是指擔心自己會在比賽過程中出現失誤,進而造成的心理壓力,這對武術套路運動員良好心理素質與自信心的形成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這樣的心理狀態尤其在知道對手水平的情況下更為明顯,如不敢到比賽場地看隊友比賽,進而出現心率加快、身體僵硬及反應遲鈍等一系列變化,這些現象的出現十分不利于武術套路運動員自身水平的發揮[3]。例如,2010年某隊員由于在上一屆武術套路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因此在此次比賽中他一直具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害怕失去冠軍頭銜,導致發揮失常,只是獲得了季軍。
焦慮的心理往往出現在比賽經驗不足的武術套路運動員身上,當他們知道對手的水平與自己接近時,就會產生焦慮的心理,如緊張、多汗等。他們既想取得好成績,又缺乏堅定的信心,因此出現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判斷力下降等現象,甚至有時還會引起明顯的心理變化,如呼吸加快、尿頻尿急等。此時,運動員由于神經系統高度緊張,使得動作極不協調,身體也變得十分僵硬,水平難以得到真正的發揮。例如,2012年,某隊員在看到其他隊員的發揮情況后,便出現了焦慮的情緒,導致自己發揮失常,與冠軍失之交臂。
眾所周知,武術套路比賽屬于技能評分項目,主要通過“高、難、美”等動作,展示運動員的技能水平。所有參賽運動員都要按照順序上場,而比賽順序也是影響武術套路運動員比賽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對于第一個出場的運動員來說,會害怕自身實力不足得不到高分,運動員希望可以處在有利的比賽位置。例如,在2010年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杯”武術錦標賽上,某運動員因為自己排在第一位,心理壓力過大,導致臨場發揮不良。
表象訓練法是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的一種常用訓練方法,被視為心理訓練方法的核心環節,是指運動員在教練員暗示語的引導下,在大腦中反復想象某一動作或者比賽情景,從而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和自我情緒的控制方法。大量實踐證明,表象訓練法能夠強化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運動技術,加快動作熟練程度,提高動作技藝效果,還可以在比賽前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使運動員充滿必勝的信心,保持最佳的比賽狀態。
模擬訓練法主要針對的是在比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模擬訓練的過程,其目的是幫助運動員做好參賽前的各項心理準備。通過模擬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武術套路運動員對比賽環境的適應性,進而在大腦中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結構,以便在比賽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夠正常完成比賽。模擬訓練法包括實景模擬訓練和語言圖像模擬訓練兩種,實景模擬訓練是指結合比賽的實際情況,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主要包括模擬競爭對手可能在比賽過程中采用的戰術及在賽場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等;語言圖像模擬是利用語言或者圖像來描述比賽的情境,常用的方法有模擬比賽地點、模擬裁判、模擬比賽中的觀眾等[4]。
放松訓練法是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通過安慰的方式,幫助被訓練者實現肌肉放松。國外相關研究表明,武術套路運動員在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之后,會進行5min的自我放松訓練,其效果與休息1h的效果基本相同。放松訓練法是指從運動器官向大腦傳遞神經沖動的全部過程,它不僅可以向大腦反映身體的實際情況,還會引起大腦興奮[5]。此時,肌肉向大腦傳遞的沖動越多,大腦就越興奮。相反,肌肉得到了放松,向大腦傳遞的沖動就會逐漸減少,大腦的興奮程度就會降低,在參加比賽時心理就不會感到過分緊張,這也是放松訓練法的根本目的。
認知訓練法是一種十分有助于武術套路運動員積極思考問題的心理訓練方法,達到緩解消極心理的目的。為了武術套路運動員在突發情況下能夠積極應對,需要運動員不定期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如我特別喜歡武術、我可以控制我的情緒、我會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等,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雖然聽起來有些夸張,但通過這樣的方式為自己加油和鼓勵,會在比賽中收獲較好的效果。
想象訓練法又稱為念動訓練法、心理演練法等,是指有意識地利用大腦中已形成的表象不斷重復和修正自己的動作。將想象訓練法運用于武術套路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是當前武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武術套路由不同的武術動作組合而成,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特點,同時,由于武術套路動作復雜、細膩,具有一定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調節訓練法是指教練員運用稱贊的語言,對即將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進行鼓勵的一種方法。比如,當運動員在比賽之前由于對自身的期望過高,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緊張、多汗、焦慮等現象。此時,作為教練員應當通過以下方式對運動員進行鼓勵,“你的水平很高,前三名一定在等著你,如果失敗了也沒關系,一切責任由我來承擔”[6]。諸如此類的語言對穩定運動員的情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運動員盡快地從不安的狀態中走出來,充分調動運動員的潛能,進而取得優異的成績。
綜上所述,應當加強和注重對武術套路運動員心理情緒的研究,并在不斷地訓練和比賽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運動員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此外,對武術套路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是其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所在,是現代武術競技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