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翼 黃鑫 杜曦
(西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蘭州 730030)
戶外訓練營特指夏季戶外營,源于美國,與近代學校教育幾乎同時進行,主張自然教育,倡導青少兒走進大自然,走進荒野,進行一些戶外體育運動項目的訓練。戶外訓練營的運動項目主要包括山地自行車騎行、皮劃艇訓練、荒漠徒步、露營實戰、高空樹橋等。蔡元培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強調了體育對完全人格的意義,對于青少兒更要強調體育育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則需先強其體魄。青少兒戶外訓練營的主要目的是增進參訓隊員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戶外運動的最大特點是變化,其變化會導致很多安全隱患,存在很多的問題[1]。所以,提高戶外訓練營的質量、完善戶外訓練營的體制機制、提高戶外應急處理能力等迫在眉睫。
戶外運動是體育運動和旅游結合的一種活動,其區別于一般的體育運動和旅游活動,主要特征是隊員在享受自然運動的過程中會融入一些人文地理及文化知識,與大自然結合,使隊員的綜合素質在戶外運動過程中得到提升[2]。在大自然進行戶外運動,可以使青少兒享受自然、放松心情、愉快體驗,同時還可以使青少兒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保護環境的觀念。
戶外訓練在大自然環境中進行,面對自然環境的多變與未知,很多情況都是不可預知的,戶外訓練的場地、天氣、路線、環境等都給教練員和隊員帶來了巨大挑戰。在戶外訓練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挑戰自我、激發自身潛力、磨練完善人格,提高隊員應對挑戰、克服困難的信心與能力。
戶外運動對提高青少兒的整體素質和團隊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戶外訓練營一般控制在1~2周,在此時間內,青少兒連續性的戶外訓練,在具有極大不確定性因素存在的野外環境中夜以繼日地拼搏奮斗,對其體能素質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面對各種未知的挑戰,隊員要能夠做到能跑能跳、能上山能下水,要有良好的體能和應變能力。同時在團隊訓練中,隊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團結合作,可以使青少兒充分體會團隊的力量和潛能,提高青少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
戶外運動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在戶外山地車騎行、皮劃艇訓練、荒漠徒步等運動中會出現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情況。對于青少年來說,注意力不集中、力量不足、反應遲鈍、自控能力不夠等都容易造成危險的發生。在戶外,大自然的變化是無常的,存在的風險包括:天氣風險,雨天、惡劣天氣等無法保障正常訓練,如在進行騎行和皮劃艇訓練時,太陽暴曬使隊員容易脫皮、曬傷;環境風險,訓練的場地沒有明顯的邊界線,隊員容易脫離隊伍;其他風險,如皮劃艇訓練時,隊員的救生衣穿戴不正確,落水后容易發生溺水事故,以及隊員突發的身體疾病、戶外身體受傷等情況。
青少兒戶外訓練營越來越多,但是真正從事專業戶外運動的人員較少,所以存在臨時兼職的教練員。教練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來自專業體育院校的,也有來自非專業體育院校的。非專業的戶外運動教練,文化素質、身體素質較弱,不能為隊員樹立榜樣作用。例如,有的教練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青少兒山地自行車、皮劃艇教學等戶外技能培訓,技術水平不夠強,技術動作不規范等;有的教練文化素質低,言行舉止不文明等,這就導致隊員學習不到真正的戶外騎行、皮劃艇等技能,大多數以消遣娛樂為主。
戶外訓練的運動裝備極其重要,它可以保障隊員的人身安全。有的戶外訓練營為了節約成本,臨時租用廉價的運動裝備,多人交替使用,無法保證運動裝備的質量。例如,在進行山地騎行訓練時,廉價劣質的自行車或護具長期多人交替使用,無法保障隊員的安全;在皮劃艇訓練中,使用劣質不標準的皮劃艇、細軟易折的漿、安全帶脫落拉鏈壞掉的救生衣等,這些都會導致意外的發生;在戶外露營中,出現帳篷破壞、漏水、通風,帳桿斷折,睡袋潮濕、不保暖的現象[4];在進行攀巖訓練中,出現安全帶過大、安全帶磨損嚴重、安全鎖扣不牢、頭盔損壞、繩索氧化嚴重等現象。這些戶外運動裝備的破損、不正規等都會產生安全隱患,不得忽視[5]。
戶外訓練參與人員不宜過多,但是隨著家長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視,紛紛把孩子送到戶外營中進行訓練,而戶外體育公司為了利潤大量招收隊員,這就導致一個戶外營隊員過多,而教練人數不夠,出現一個教練管理幾十個隊員的現象,造成教練不能及時關注隊員及忽略隊員情況的發生。例如,在騎行訓練中,隊員眾多,教練較少,不能做到時刻控制隊伍的速度和安全,如果出現隊員掉隊、摔倒等情況,教練團隊很難控制隊伍的前進、停止等,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首先,要進行風險預測。戶外體育公司應為參訓隊員提前購買正規專業的戶外保險,教練員要多與隊員交流溝通,要求隊員訓練期間遵循規章制度,聽從教練員的安排。教練員需了解和掌握隊員心理、情緒、體能、文化、環境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時刻關注天氣情況。戶外訓練盡量避開惡劣天氣,選擇安全、視野寬闊、平坦、挑戰性適中的訓練場地,騎行訓練時應時刻檢查隊員的騎行護具,皮劃艇訓練時刻檢查隊員的救生衣穿戴是否正確,要判斷風險的大小,并根據實際情況規避風險、降低風險,為青少兒提供安全、舒適、愉快的訓練環境[6]。其次,在實施風險管理計劃時,戶外體育公司、教練員、參訓隊員及隊員家長要進行溝通交流,在戶外營開營前說明風險,并把應急處理的措施告知隊員及家長,要求隊員協助并聽取教練員的意見,做好戶外營活動前的防范措施。
一方面,通過戶外體育公司與專業體育院校的合作,招聘體育戶外專項的教練,招聘過程應嚴格篩選,要求愛孩子、不抽煙、不喝酒、有專業的戶外職業技能認證,增強教練團隊的師資水平。要做好教練員崗前培訓,提高教練員身體素質及文化素質,并制定嚴格的、完整的考核標準,定期對教練員進行考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定期進行團隊會議,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另一方面,戶外俱樂部應組織教練員多參加戶外運動安全知識講座及戶外運動技能大賽,使教練員真正認識到戶外運動存在的風險,提高教練員的安全認知,通過戶外運動的專業技能培訓,使教練員的專業運動技能得到提升,如美國皮劃艇協會ACA技能認證、中國青少年山地車學院技能認證、戶外營地指導員認證、紅十字會救護員認證等。此外,還可以通過公司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來提高教練團隊的師資水平。
戶外運動裝備都必須保證安全質量,要時刻檢查裝備的安全性,不得多人交替使用。戶外俱樂部可與專業戶外運動器材經銷部合作,定制一批高質量的戶外裝備,如山地自行車、皮劃艇應當與青少兒的身高、體重相匹配,不易過大、過重,應當簡便,使隊員容易操作。隊員戶外訓練所需要的裝備都必須是戶外公司自有的,而且還要定期對裝備進行維護保養,以及在戶外營開營前進行探線、檢測、維護、清潔。訓練時,裝備分發給個人,并貼好號碼,隊員全程獨立使用,讓青少兒可以進行專屬訓練。自有的裝備是保障青少兒訓練安全的重要基礎[7]。
一個訓練團隊,教練的質量、數量是重中之重。為保障戶外訓練營的隊伍安全,一是要控制隊伍的人數,將隊員數量嚴格控制在15~20人之間,方便控制訓練時長、訓練強度、訓練頻率等;二是要增加教練員的數量,使教練配比達到1:3,在訓練中應當嚴格準守教練配比,教練員要充分了解自己負責的隊員,多加交流溝通,不得出現隊員自己在訓練而教練員觀察不到的情況發生。此外,教練員與隊員同食宿,還應有女教練員參與訓練與生活,滿足女隊員的需求,這樣可以達到精準管理、負責到人,隊員出現任何突發狀況,教練員都可以迅速做出反應。
古語有云:“聞者沽名釣譽,達者腳踏實地。”近幾年來,中國少兒戶外營地、少兒夏令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但其質量參差不齊。少兒成長中需要的不是虛有其表的“聞者”,而是表里如一的“達者”。青少兒戶外訓練,良好地契合了現代教育目標,對增強青少兒的身心素質,提升青少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青少兒更為親近大自然,具有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風險,減少意外的發生,使青少兒更安全地進行戶外運動。要充分意識到戶外運動的重要性,健全青少兒戶外運動安全防護措施,提高教練員團隊水平,戶外運動裝備完全自有化,提高教練員配比,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提高青少兒對戶外運動的興趣,進而全面推動青少兒戶外訓練營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