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中學
在高中教學中開展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傳統高中體育教學中主要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無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導致整體的教學效率受到影響,部分學生無法有效地鍛煉身體。分層教學方式能夠針對學生的差異化個體展開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和水平。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對老師布置的各項簡單的體育任務抱有不屑的心態,而對有難度的體育任務又認為自己肯定不能完成,抱有消極、負面的心態,兩種負面的態度都會導致實際的體育教學效果不好。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科學運用分層教學法,老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愛好、性格特點以及能力進行不同的任務布置,拋棄傳統機械的統一任務布置,能夠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老師可以在教學方案設計和執行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化發展要求,科學進行學生分組教學,針對不同小組采取不同的教學和訓練方式,有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和積極性。
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高考以及其它科目的考試有很大的學習壓力,持續高強度的學習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過度的心理緊張,并會損害到學生的身體健康,比如說部分學生自身體質差,不斷下降的免疫力、生理機能、活動能力等。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老師采用分層教學法,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節課程內容,確保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得到體育鍛煉,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通過分層教學法能夠將體育人才挑選出來進行培養,尤其是針對具有較高身體素質的學生,老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加強體育訓練,發展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才能,同時針對具有較弱身體素質的學生,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進行鍛煉,不斷發掘自身優勢。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老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進行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因此,在應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老師需要結合教學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愛好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選擇合適的體育方式進行鍛煉。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創新教學方式,以多種教學方式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實際分層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學習水平組織學生分組,按照不同小組進行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制定,從而分類進行教學和管理。比如說在耐力跑的教材內容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學生按照性別進行分類,因為不同性別的學生身體素質差異較大,所以,在實際測試中,相較于男生,女生會使用較長的時間,同時在不同類別中按照學生的體質進行再次分類,進而循序漸進地進行測試時間的調整,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測試合格。此外,在實際耐力跑測試中,若是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可以對這些學生加強訓練,從而培養體育人才。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是主要的引導者,傳統的教學中,學生被動進行知識接受,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新課改要求,老師要不斷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轉變教學理念,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采用分層教學法,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和項目選擇,不斷弱化老師對學生選擇的影響。比如說在田徑項目教學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活動模式,如接力游戲、沖刺練習、田徑競賽、練習集體跑步等,老師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或者是相互討論選擇想要參加的活動模式,進而轉變老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身份,不斷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采取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并減輕學生對體育的畏懼心理,所以在具體分層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能力水平,合理設置分層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體育知識,促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熟悉,之后在具體講解和演示體育運動技能和技巧的過程中,對內容講解的范圍進行適當控制,最后不斷增加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運動量,確保體質差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體育課堂教學中;針對一般身體素質的學生,老師要在保證他們對基礎知識和技巧有所掌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和反思,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在體育實踐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加強自我激勵;針對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老師要不斷細分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興趣點和特長,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比如說在練習百米跑步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練習要求,比如說男生在15.3秒、女生在17.1秒內跑完百米合格,針對體質差的學生可以在20秒以內完成即合格,之后在確保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巧掌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重點引導體質好的學生掌握訓練節奏和規律,不斷刷新最好的成績,突破極限,在深入開展教學課程中,不斷增加學生的運動量,進而實現教學目標。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雖然會針對體育人才進行重點培養,但是也需要加強培養大多數學生,促使每個學生了解體育知識。例如,在學習廣播體操中,按照學校的規定,學生每天都需要出操,內容就是廣播體操,因此所有學生都需要對廣播體操進行了解和掌握,老師也要加強訓練學生進行隊列和廣播操練習,可以從中專門挑選柔韌性和協調性好的學生進行體操方隊訓練,進而不僅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能夠對學生加強普遍訓練。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普遍培養,同時還需要重點培養優秀的體育人才,學校可以向專門招收體育特長生的院校推薦體育人才,或者是訓練體育素質好的學生學習更多的體育技能。比如說在高中體育考試中,一般是設置100米跑、俯臥撐、往返跑、立定跳遠等考試內容,學生需要達標,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開展教學活動,然而部分學生在實際考試和訓練中能夠輕松達到考試標準,此時,老師可以單獨開展一些項目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訓練,將學生的特長進行發揮,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育技能,重點培養優秀的體育人才,促使學生學習空間更加廣泛,高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并不是只有一次分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第一次分層固定的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變化合理進行學生分層調整,采用動態方式加強分層管理。比如說在籃球課教學中,老師可以將對籃球感興趣卻不會打的學生、對籃球不感興趣的學生、熟練打籃球的學生進行分組訓練,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對籃球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會不斷變化,針對明顯進步的學生,老師可以將其重新劃分小組,從而體現教學的靈活性,同時肯定并鼓勵學生,增強學生體育訓練的自信心。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進行學生評價,不斷完善和健全體育分層教學評價機制。在實際學生評價考核中,老師要善于對問題進行發現、分析和解決,切實關注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采用高標準評價水平高的學生,低標準評價水平低的學生,同時還需要對評級方法進行創新,靈活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診斷性、發展性、過程性評價,從而保證對體育教學評價整體具有有效性、準確性和科學性。
總之,將分層教學法運用到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老師要充分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發展情況,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層教學,對實際的體育教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細化,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老師個性化指導學生參加體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