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 湘潭技師學院
新形勢下體育教學對于終身體育這個理念開始逐步加強,所以在目前的體育教育之中培育學生的體育觀念尤為關鍵。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也隨著高職教育的改革持續深入,并未停歇前進的腳步。在進一步的改革當中,高職體育脫離了以往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地位,開始重新迸發出活力,其教學所具有的有效性得以很大的提升。但是改革的過程并非是順風順水的,高職體育在教育改革之中雖然有一定的收獲,但是仍存有一些問題,這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也是一次比較嚴峻的挑戰。唯有直面問題,努力突破,尋找對策,高職體育教學才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目前,部分高職體育學校基礎設施更新力度不足,導致體育教學得不到有序與高效開展,使得學生不能帶著熱情參與各種形式體育活動,不利于其身體素質持續提升。在資金投入不足情況下,高職體育教學已不能緊跟時代潮流,無法適應新時期下新的體育教學要求,教學改革走入困局。大部分高職體育學校往往重視多媒體教室建設水平提升,忽略體育教學硬件需求,只是在籃球、乒乓球場等常見體育設施上進行修補或更新,暴露出硬件設備不夠完善的根本性問題。與此同時,體育活動的組織也偏向自娛自樂,未能形成一定規模,特別是教學方案不具有可行性與系統性,學生也未能在合理的體育教學中獲得不同收獲,影響體育能力有效提升。
由于體育學科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未受到全體教師重視,而且該問題也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在高職體育課堂中,部分課程設置與時代需求不相契合,暴露出系統化不足等問題,特別是體育項目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參與熱情有效調動。大部分教師認識體育與綜合成績關聯不大,未能帶著先進理念與積極性對各階段教學方案進行針對性優化,導致學生主體意識與參與熱情明顯不足,體育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并不能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可見,教學體制在新時期下暴露出不健全的關鍵問題,各階段體育教學也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真實需求,體育氣氛營造不到位,學生終身體育觀念得不到強化。
由于教學內容是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高職體育教師必須站在學生角度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更新,運用先進技術在網絡資源中收集與體育教學相關的新內容并將其巧妙轉換為教學資源,才能給學生帶來新穎體驗,學生將飽含熱情參與新穎有趣的體育活動,從而促進身體素質不斷強化,也有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鍛煉意識。但在具體授課程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選用標簽式知識解讀方式向學生傳遞體育知識,學生極易產生不同程度倦怠情緒并付諸行動,不利于高職體育教學在新時期下高效開展。除此之外,學生成長經歷不同,在體育課堂上凸顯出明顯個性差異,教師應對學生個性特點與喜好做到極大程度尊重,才能保證將體育教學應有作用充分發揮。但部分教師未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也沒有優化教學方案,整個體育教學缺少層次性與個性化,教學內容暴露出固定性與陳舊性,學生參與各類體育活動興趣不足。部分學生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迫在眉睫,教師理念也必須得到全面更新才能打造出具有層次性與新穎性的體育課堂。
按照高職體育教學建立的指導思想和指導精神來說,需要老師對學生們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有著清楚的了解,然后再依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以此來滿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不斷發展的需求,這不僅可以確保體育教學凸顯出自己的功能,還能夠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進行培養,建立起全新的帶著興趣進行學習、更加快樂的完成訓練、全方位的開展考察等完善的教學課程體系,讓教學方式或者是體育考核方式獲得一定的改變,進而吸引越來越多學生的目光,引導他們對高職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鍛煉自己身體素質的同時,緩解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他們后續階段的發展鋪墊基礎。只有老師轉換以往的思想理念,朝著當代化、先進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摒棄以往的教學觀念,才可以讓體育教學的模式、內容甚至是活動等等,都充斥著趣味性和新穎性,吸引大量的學生都可以加入體育活動中,讓他們形成良好的終身運動或者是終身鍛煉的精神,達成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雙重提升。
其一,基礎必修課。其主要是學生對體育知識進行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占據著整個課程的25%,教學內容則需要凸顯出一定的引導性,這對于剛剛進入高職院校仍舊忙碌于學習卻完全無視體育鍛煉的學生而言,屬于一個讓他們慢慢適應且順利過渡的環節。此時,體育教學的開展目標,則是推動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能力、運動能力可以迅速提升,進而更好的適應體育學習。所以,在開展教學的環節中,老師就能夠應用一些較為新穎有趣的活動,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可以主動的加入進去,如游戲法、競賽法、小組合作等等,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鍛煉,達成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雙重提升。其二,技能選修課。其是學生對體育知識進行學習的第二階段,其占據著整個課程的25%。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挑選出自己愿意加入和愿意學習的項目,那么選擇相同目標的學生,就可以順利組成一個班級,在此種形式下共同的完成學習,此種方式不止可以帶領學生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和技巧,還能夠結交到大量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真心朋友。其三,體育練習課。此種環節是學生必須要參加的最終階段,占據著整個課程體系的50%。在開展教學的環節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情感意識的培養,所以就需要營造出放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樹立起終身運動、終身體育的良好認知,拓展運動目標,凸顯出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的優劣之處,倡導重在參與,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愉悅、放松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能夠主動的加入其中,以此來增強實際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從現階段高職體育課程機制分析來看,大多數是參考普通本課院校的體育課程設置,并結合本校自身的發展特點來制定的?,F階段高職體育教學目標是以培育高素質的勞動者、培育大學生健康第一的觀念為主,所以這就需要充分的發揮高職院校的形象性、團結性、實用性、專業性的優勢來對大學生的社會能力、身心健康進行有效的培育。因此,對于當前高職體育課程機制的改革和創新,教師則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著手。首先,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既需要突出實用性,還需要保證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能夠對大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這就需要合理的選擇體育教學內容,并充分的發揮教材之間的潛在優勢,依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運動基礎、體育水平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來開展體育選學課程,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選擇想要學習的體育項目,發揮學生的個人優勢來對學生進行個性的培養,從而以分別對待的教育目標來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育。其次,對于課程內容的規定上,一般以體操、田徑等內容為主,所以教師在此基礎上增加對抗性、集體性、活動性比較強的足球、排球、籃球為主的教學內容,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還能夠實現學生體育技能和素養的提升。
從高職體育教學的角度分析來看,教學評價則是對教學效果最為直接的體現,所以為了滿足新形勢下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則需要探索出一整套符合現階段體育教學工作的教學評價體系和考核體系,這樣才能夠公正平等的對待教師和學生。當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評價與考核體系通常是采用教師與學生互相評價的方式開展的,學生的成績由教師主觀進行判定,學生僅是單一的對任課教師的課堂表現給予主觀的評價。從這種評價體系來看,不僅難以保證公平性,也忽視了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身心發展及價值觀培育的效果。所以,當前必須糾正高職體育師生僅是拿到學分這種心理,還應該將能夠輔助大學生學習到東西的內容表現在考核內容之中,而不是單純的憑借教師的主觀臆斷來對學生的成績和體育素質進行單一化的考核。因此,高職體育考核體系的改革必須秉持公正、合理、人性化的原則,對于每一項教學內容都需要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而對于這個目標的檢驗需要由教師來設計特定的體育游戲,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完成相應考核目標。同時,對于完成目標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其一定的獎勵,沒有完成任務目標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其一定的鼓勵。在期末對學生進行考核的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習階段考核獎勵累計作為學生該課程的成績,這樣既可以掌握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情況,還有利因材施教。
總而言之,高職教育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所以,怎樣對高職體育教學加以改革,讓其能夠達到新形勢所提出的需求,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無法和普通的高校相一致,需要結合高職院校本身的發展趨勢,制定出適合的教學大綱,編寫符合高職自身特征的課本,并引導教學實踐。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較為系統的工程,需要結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依據高職教育的特征,將“終身教育”與“健康第一”作為指導,選出體育教學的內容,優化體育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可以適應以后職業發展的需要,為國家的建設打下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