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妮 同濟大學
從古至今,教育形式的發展與變革都離不開新科技的發展。步入二十一世紀,“互聯網+”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的主題,以“網絡”為重要信息傳播載體的新型傳媒也開始滲透到人們的方方面面[1]。新型媒介是在新的信息技術支撐體系框架內產生的一個新型媒介形態。簡單地說,新媒體涵蓋了各種形態的數字媒介,涵蓋了所有傳統數字媒介、數字電視、網絡媒體、移動傳媒、數字報刊雜志等。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蓬勃發展以及傳媒設備的日益發達,新型媒介成為一個新型的交流方式影響著更多的人。與以往的報紙、書籍,甚至多媒體相比,新媒體技術發生了許多變化,具有許多前所未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更強的交互性、實時記錄功能、信息發布與反饋等方面[2]。而以上這些新媒體技術都不同程度的給體育教學帶來了新思路。
運動技能的形成不是立刻就會取得成效的,需要大量練習。一般大學生的體育課多是教師的講述和演示,還有學員自身的模擬和訓練。只有經過不斷鍛煉,才能逐步熟悉這種運動項目。因此,教育過程總是離不開體育教師的指導。在我們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大學生會非常依賴體育老師,從而導致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調查發現,大學體育課的上課時間相對較少,但班級規模較大,大部分學生只能掌握最基本的技能,難以深入學習。而且學生之間的運動差異也很大,所以整體的學習只能以基本的運動技能為主。因此,大學體育很難在廣度和深度上擴展,更不用說讓所有學生都能被兼顧到。
新興媒體,是新時期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必然產物。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對小學素質教育的發展產生著關鍵作用。在如此大的環境下,新媒體逐漸被運用到學校教育中。其中,大學教育積極推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但就其主要目的而言,新媒體的使用主要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知識來源,增進師生互動,最終為學生提供額外的知識[3],擁有更多的技能。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主動、愿意從事體育教學一直是體育教師必須解決的難題。在《體育課程與義務教育標準》文件中,課程內容明確劃分為四個研究領域:參與運動、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最簡單的一點是參加體育運動。學生可以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但目前大學生對體育教育的積極性不高。新媒體的出現可以打破這種僵局。將新媒體引入現行的高校體育教學體系,可以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能力。
新媒體技術可用于教學的最重要原因是時間線及其交互性。因為在大學體育課上,普通學生很難抽出時間掌握體育知識和系統技能。因此,如果可以利用非運動時間來指導學生而不占用太多時間,那么改善運動應該是有益的。比如老師通過微信、QQ群上傳一些奧運知識[4]。老師也可以通過該應用程序下載教科書,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地閱讀,這一切都讓學生每天在空閑時間閱讀和練習,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延長他們的體育教學時間。
近年來,不少網絡技術企業運用新興媒體技術推出了叫作“運動手環”的體育裝置,得到了不少人,特別是大學生的青睞。擁有這款裝置的人,會即時上傳自身的走路步數至QQ、微信、支付寶等社會應用軟件,之后再依據步數加以排序[5]。像這樣的評分比較在學生中很受歡迎。所以在這里使用新媒體技術是非常刺激的,學生多做體育鍛煉。新媒體技術實時監控學生的健康狀況。將“運動手環”戴在手腕上,可以記錄心率、血壓等生理數據,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身體狀況。
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進行示范,學生模仿學習。這種沉悶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新興媒體科技的引入有助于改善這些情況。在體育院校,老師能夠使用新媒介輔助教學,利用新媒介呈現圖片和視頻,這樣不僅充實了教學方法和課件,還激發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有利于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體育運動[6]。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體育學院,教師的動作不規范,并且不能保證重復相同的動作時不會有細微的變化。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指向一些復雜的活動,也可以應對這些困難的活動。查看分解動作的慢動作,讓學生清楚地觀察分解動作,并且重放后不會有動作變化。在學生體育中使用新媒體技術可以規范學生體育,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學習新媒體也有其局限性,最重要的是,學習新媒體會削弱這項運動的真實性以及培養技能所需的方式。學習體育技能是師生之間個人交流和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仔細觀察、仔細模仿、前后對比,形成最直觀的體驗。通過電腦、手機等新媒體平臺探索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生缺乏直觀體驗。新媒體技術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存在“教”與“學”的差距。這正是新媒體虛擬化的結果。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技能教學受到體育教師的嚴格監督。體育老師會根據不同的技能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讓學生正確、聰明地學習技能[7]。然而,新媒體學習的引入忽視了這種能力形成的規律。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往往很難自學,所以新媒體有其局限性。
新時期,傳播科學與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新型媒介的使用必須順應時代變化與教學發展的要求,已變成現代教學必要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高校也必須關注新型媒介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高校必須增加教育投入,引進更先進的新型多媒體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更良好的教學條件,以滿足現代高校對體育運動課程的需求;另外,高校還應該提倡體育教師在課程中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新型媒體中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高校體育教師也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以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熟悉新技術,提高專業體育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在設備上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體育數據庫的內容和格式各不相同。我國現有的體育數據庫正在逐步實現資源配置。高校要開發和整合多媒體信息資源,通過多媒體信息資源的加工,創建一個成熟的大學。體育信息來源數據庫。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新媒體和體育信息融入課堂學習,結合學生特點,適當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8]。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通過使用新媒體技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豐富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教會他們如何在體育實踐中正確運用,培養學習者的綜合知識。而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日益發展與提高。多媒體技術也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特別是在學校領域,它們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將新媒體技術引入高校體育教學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只要通過校方、教師以及學生三方的努力,高校體育就會得到一定的發展。
綜上所述,由于當下高校體育在增強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能力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學會利用新媒體構建學習資源平臺,微信群、QQ資源分享群、微信公眾學習平臺、各類在線學習客戶端、手機APP等學習平臺通過新媒體嵌入各類教育。體育還可以教授和創建學習平臺,也因此可以通過對其的應用提高專業體育知識,根據不同的技能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讓學生正確、聰明地學習技能與提高綜合素質,在設備上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