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忠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平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較大,地形也較為復雜,河流眾多,故在水利工程建設上經驗較多,但是相較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當中面對的問題更加瑣碎,并且在管理體制上也沒有嚴格的執行標準。雖然小型水利工程的整體工藝并不復雜,但是想要保障完工質量,就必須從細節入手,按照相關規定完成質量監控,但小型水利工程在質量監控方面管理存在較大漏洞,并不能夠進行嚴格的科學管理,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保證工程質量,從而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埋下安全隱患。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要用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通過落實管護主體的責任和對工程產權的進一步明確,才能對水利工程探索出多樣化的管理模式,如專業化和社會化,只有建立和健全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的運行,才能使得水利工程長久安全運行并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益[1]。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具體如下:
其一是政府起主導地位的原則。把政府在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中的責任進一步加強,同時還要強化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政府要主動積極地調動各個單位和部門的積極性,來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成效。
其二是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責任相一致原則。不論是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和單位,還是管理者和使用者都要做到對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和使用權特別明確,還要對管理的劃界做到心中有數,在搞活經營權的同時,一定要把管理和維護的責任主體落實清楚。
其三是在進行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護過程中要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重點解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維護的主體作用以及他們所承擔的責任,還要重點解決管理和維護過程中遇到的經費問題等[2]。
其四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為公益性事業的屬性要一直保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不論在改革前還是改革后它的公益性性質和功能是不能改變的。
水利工程的管理運行需要涵蓋工程項目當中的所有環節,涉及的范圍較廣,涵蓋的人員較多,由于水利工程是一項嚴謹的工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會有不同的利益相關人群接手負責,當某一環節出現質量問題時可能會對整體的工程項目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所以想要保障水利工程質量就必須完善問責機制保證所有環節都能夠按時按量負責,在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時,可以具體追責到相關負責人,并且進行嚴格問責。
通過完善問責機制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自身的責任意識,促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運行能力,并且在問責機制相關條例上加上負責時間,保證工程完工后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按照責任時間追責,減少小型水利工程的后期維護費用,延長水利設施使用時間,通過問責機制完善保障項目各個環節按質按量完成。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工程產權涵蓋方面較多,前部分項目產權并無具體實際意義,也無法帶來經濟價值,所以對剩余項目的產權歸屬存在一定爭議。其中工程使用權是人民群眾對于水利工程的主要權力,能夠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是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具體貢獻內容,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對工程使用權加以明確,并且適當加強對人民群眾利益的保護。
除此之外,管理權和使用權二者互為表里、相互依存,只有通過合理科學的管理和維護才能夠保障水利工程的長久使用權,延伸水利工程價值。但是由于農村管理機制存在監管不嚴的現象,所以可能會對人民群眾的使用權造成影響,相關負責部門必須明確水利工程管理權的責任歸屬,由專門部門進行管理監管。
水利工程的維護和管理必須依賴科學的方法,確保在水利工程在進行日常工作時對設施壽命影響較小,但是農村的小型水利工程相關負責人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科學的操作方法,導致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施普遍存在設施壽命較短的現象。究其根本是因為相關管理體制不科學,沒能進行科學的技術指導和統一管理,相關負責部門應該結合水利工程特點進行科學的管理體制,保證負責人員可以正確操作水利設施,發揮好水利設施在農村的重要價值,保障人民群眾相關利益。
相關負責部門可以通過獎懲機制對負責人員進行適當獎懲,從而達到提高農村水利工程管理質量的效果,同時還要明確管理界限,防止在水利工程管理過程當中出現推卸責任和模糊管理范圍的不良現象。
在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建設成本為首要考慮內容,但是在考慮成本時,許多地區會對工程水價進行忽略,導致小型水利工程在大多數地區成為公益性建設,但是其投入成本較高,與普通公益性建設存在較大差距,所以農村地區小型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維護費用成為農村地區負擔,導致許多地方存在建成水利工程但卻不使用的浪費現象。為了防止浪費現象的出現,必須在成本考慮時將工程水價因素納入其中,對于工程的可行性進行科學分析。工程水價作為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維護的必要考慮因素之一,必須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同時農村地區還應該重視對當地的水資源保護,在保證維護用水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也要避免水資源浪費的現象。
水利工程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但是使用年限較久,所以對水利工程進行科學的后期維護能夠有效延長水利設施的使用壽命,但是由于農村地區資源有限,并且有關部門對于水利工程后期維護的相關內容重視程度不高,所以在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維護管理上存在較大疏忽,大多數農村地區沒有專門負責人員跟蹤水利工程設施狀況,導致許多水利工程設施在出現嚴重問題后才進行維修,大大縮短了水利工程建設的使用壽命。
通過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具體情況調研,發現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進行適當創新,可以有效延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設施使用壽命,保障農村相關負責部門真正承擔維護責任,增設水利工程相關負責人員,保障農村人民群眾工程使用權,進一步加深農村基礎設施改革,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水平。
目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決策機制存在較大漏洞,并且模式較為老舊,可以適當對其進行模式更改,加大共同利益決策權力,提高各個環節負責人之間的聯系,增加負責人自身權力的同時將權利與義務責任相掛鉤,由多方決策之后將最終決策權交與政府有關機構,保證工程能夠在政府的領導下科學有效的展開,相關負責人能夠在所負責領域行使足夠權利的同時擔起相應責任。
經過創新的決策機制,可以滿足多方需求,同時由于各方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能夠帶給不同環節工程負責人的相對經濟利益增加,負責人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項目的施工和管理也更加規范,推動項目整體質量提升。在決策制定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尊重各方差異,對于存在不同意見的領域進行合理討論,保證小型水利工程在農村地區能夠實現因地制宜、入鄉隨俗的最終效果。
水利工程的整體構建涉及的環節較多,因此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明確的權利劃分,在科學范圍內保障各個環節利益最大化,同時工程建設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為工作重心,切記不可敷衍了事,必須對水利工程加以重視,創新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落實水利工程后期維護責任,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保障水利工程質量。
創新科學有效管理體制,對相關負責人員進行高效管理,保證在施工環節責任落實到位,施工人員工作完成到位,負責人員責任承擔到位,維護人員后期維護到位,通過各方科學合理配合,提高水利工程設施整體質量,延長水利工程設施使用壽命,滿足人民群眾對于水利工程設施的使用需要。
除有關部門的政策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創新之外,農村可以自行組織后期維護和服務組織,各家各戶出人出力保障小型水利工程的統一化管理和日常維護管理監督工作。水利工程建設最大的受益人是人民群眾,因此村民自覺對水利工程進行監測和保護也是對自身權利的保護,不僅能夠節約大批后期維護人員管理費用,更能夠有效延長水利工程設施壽命,造福當地百姓。
由于大多數地區農村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對于水利工程建設進行指導和后期維護,所以農村水利工程荒廢率較高,整體質量也得不到保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加強農村地區人才引進,提高高級管理人員素質,對于工程建設和工程維護進行專業培訓,保障農村地區存在高水平管理人才,對于農村地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人力資源綜合調整,并且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學習,結合具體獎罰制度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一定考核,提高相關負責人員工作后的學習自覺性和工作積極性,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促進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整體管理效率。
由于原本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決策過于單一,沒能綜合各方利益,所以落實到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可能會產生分歧,決策的具體實用性不高,通過合理的創新改革,決策綜合各方意見,提高各方在工程建設當中的重要性,從而達到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決策實用性提高的效果。
由于老舊的管理體制過于死板,并且存在較多漏洞,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責任推卸和責任模糊的不良現象,通過具體有效的改革創新對管理體制進行活力激活,各方負責人具體需求得以滿足,聯系更加密切,工作積極性更高,管理體制整體活力大大增加。并且將后期維護納入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相關部門負責范圍內保障活力的同時能夠有效延長項目壽命,保障村民利益,提高村民自主維護設施積極性[3]。
目前我國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較多,但是對于農村的農業發展以及現代化建設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所以想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就必須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進行制度創新。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制度創新需要結合各方力量通過科學有效的創新方式,激活農村水利工程項目活力,解決農村用水問題,為農業生產提供具體保障,從而達到保障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作用。同時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還應該注重項目發展持續性的問題,盡量延長工程設施項目壽命,減少政府的二次投入成本,保證農村工程用水的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后期維護,通過村民自發和政府管理兩方面有效保護水利工程設施,推進鄉村水利工程維護項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