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哈爾濱四通計算機設備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01)
2015 年,國務院頒布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這份文件傳達了國家對于大數據發展和利用的支持態度,企業等社會主體應當加強對于大數據資源的持續開發,在保證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之下,對于自身的財務工作進行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改革,突破大數據在技術利用上存在的障礙,加強企業內部的創新驅動,使企業財務工作能夠在信息技術的相關優勢之下穩步運行。大數據技術能夠幫助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準確有效地處理財務信息,提升了企業在財務工作中的效率。具體而言,在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的工作中,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財務會計工作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技術的發展可以使財務人員迅速得到企業財務工作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并加以整合,還能夠對于市場數據進行及時的采集與整理,使企業管理層根據數據做出有效的決策。在目前,大數據技術給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的正面影響,首先是可以提升財務部門處理數據的速度,降低財務人員在工作中的錯誤率,強化在財務數據的可靠程度,通過云技術為財務賬目和數據提供了更加穩定的存儲方式。因此,大數據技術使企業的財務管理信息能夠及時覆蓋企業內部的各個工作部門,也能夠大大加強數據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
企業的財務風險指的是在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當中由于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會帶來企業資金的損失以及相關的風險。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包括融資風險、投資風險以及其他的資金回收和收益風險。在傳統模式下,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對物質資源實施分配,對資金的變化活動進行記錄和考察。在當前的大數據背景之下,企業財務工作發生了一些變化,財務工作的環境更加復雜,面對的社會主體也越來越多,必須要掌握相應的科學技術,才能順利地完成工作。但是,大數據的雙面性決定了企業財務工作的多重性,如果缺乏對財務風險意識的樹立,很容易導致工作出現問題。
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如果不重視企業財務工作體系的建設,則很容易導致工作出現混亂和錯誤。當前,我國部分企業存在財務體系建設不到位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和企業發展路徑規劃不明確導致的。企業沒有為員工宣傳講解財務工作新思想和新方法,導致部分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采用傳統陳舊的方式進行財務數據處理,出錯率高。此外,部分企業沒有制定關于財務工作體系的詳細規劃,導致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
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企業的財務工作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對于各項經營活動當中的工作環節進行重新管理,體現出財務工作的動態化特征。但凡事有利有弊,財務工作的信息化導致新的工作風險隨之產生,必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財務風險防御機制,才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全面提高企業財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當前,我國部分企業缺乏對財務風險的防控思想,也是導致企業在財務工作面臨風險的原因之一。
在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當中,應當對大數據背景下的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和重構。在傳統的財務工作當中往往會依照金字塔型的縱向結構展開工作,導致財務部門獨立于其他業務工作環節而存在。這種工作模式雖然體現了財務工作的特點,但是依然有較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下,金字塔型的組織架構已經不利于信息的互通,拉低了財務會計工作的效率。當前,必須要對企業財務工作的流程進行完善和優化,使之能夠適應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工作要求。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企業財務工作面臨更加復雜的環境和情況,各種財務數據和賬目信息都可以利用電子化設備進行處理,體現了現代企業財務工作的無紙化特征,使得企業的日常經營和財務核算開始具有虛擬化和信息化的特點。現代企業財務工作模式的改變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減輕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壓力,加快了管理者決策和計劃的速度。信息化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對企業財務工作提出了挑戰,要求財務工作具有更強的適應性,縮短耗費的時間,同時也要求財務工作必須具有彈性的工作制度,樹立財務風險意識,使用多元化的技術手段和方式加強對于企業財務信息的保護,使大數據在為財務工作帶來便捷的同時,更能夠保障企業財務工作的隱私性和安全性。
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應當建立完善的財務工作體系,涵蓋財務預算、財務操作等各個方面的工作環節。全方位的財務管理體系是現代企業財務工作的主要依據,能夠擴大對企業財務運營的監管,并且控制好財務費用的波動。企業通常在運營當中需要根據財務工作來確定本年度的預算計劃,為了保證財務工作運行的持續穩定,應當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對財務數據進行詳細的核算。企業應當制定出較為詳細的財務工作制度,結合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在預算等財務工作當中明確本年度的財務目標,制定具體的財務辦法,將財務工作的任務下發到各個財務管理部門,根據上年度的財務報表進行綜合比較,擴大數據來源范圍,制定均衡全面的財務工作體系。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結合大數據的背景和技術,研究適合本企業的財務工作程序,使財務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合理。結合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實際情況,調整財務工作的形式,最終建立較為完善的大數據財務管理工作體系。
大數據背景之下,企業首先必須要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督查和把控,深刻地認識到企業財務工作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把財務風險管理與企業的規章管理制度相結合,確保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有效運行。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信息的風險評估以及信息傳輸等多個工作環節都發生了顯著的改變,若要有效地執行風險預警制度,企業必須要分辨財務風險的具體來源,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因此,企業應當內外結合,加強對財務信息系統的監管,完善財務數據信息的存儲和備份制度。在存在子公司的企業當中,要加強對子公司財務工作的監察,根據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工作的職能定位和內容,重新設置會計業務流程和標準。企業的財務人員需要以財務工作的業務流程為核心,重視對安全風險的辨別和評估,關注交易風險,積極制定風險應對措施,把財務風險扼殺在搖籃當中。同時,要注重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嚴格控制,明確崗位分工,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身份驗證,在進入企業財務會計系統時必須要通過授權審批。各個工作部門之間也要加強信息交流,保障財務信息能夠及時反饋,提高企業工作人員之間溝通的有效性,將財務風險控制提上議事日程,加強對企業日常業務運營的監督,變事后控制為事前預防,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降低財務風險。
在大數據背景之下,企業必須在財務會計工作當中體現出集中化的優勢,將財務工作和業務工作進行融合。通過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加強財務工作和其他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使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擴大管理范圍,發揮中間管理層的作用,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進行新一輪的功能劃分。要注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發生的變化,加強財務決策和預算制定環節,把控內部審計和業務審批,弱化財務工作和其他工作之間的界限,培養跨職能型的工作群體,重新構建與大數據技術相配套的財務工作組織形式,建立扁平化財務工作網絡化管理結構,對于財務部門的工作性質和工作職能應當重新定義,加強工作管理,優化財務工作流程,以信息流為中心,把控資金流動情況,尋求自身的工作定位,提升企業價值,降低企業成本,對企業的核心業務進行有效延伸。同時,企業應當關注市場信息,通過調查和分析核算,針對市場的需,來評價企業財務工作的優勢和劣勢,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對策,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優化財務工作流程,將財務工作與大數據技術有機整合,不斷地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創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模式,推行信息化的財務治理,優化財務工作的布局,體現出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新型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應當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建立健全財務工作體系,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機制,優化企業財務工作流程,在企業財務工作當中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