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旺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第一民族中學,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 4225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路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為提升薄弱高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提供了重要的行動指南。然而,在以往薄弱高中的德育教學過程中,德育內容空洞、教學方法簡單,無法真正提升薄弱高中德育的教學實效性[1]。因此,教師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德育策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有效提升薄弱高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而部分學校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升學率,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缺少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在一些薄弱高中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的德育方式較為陳舊,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師常常是在一些突發情況發生后,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會導致學生不易接受德育內容,從而不利于德育效率的提升。
高中階段是學生從少年到青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常常會對自己盲目的自信,而又對成年人的世界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這樣往往讓高中生成了一個矛盾的個體。因此,在高中德育教育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思想較為復雜,而教師所選取的德育內容又難以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這樣則難以保障薄弱高中的德育效果。
在當前薄弱高中的德育教育過程中,由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長時間在學校中生活,與外界社會的接觸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學校德育內容的覆蓋范圍,嚴重影響了薄弱高中德育的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薄弱高中的德育教學過程中,寬松和諧的德育環境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營造健康、純凈的環境能夠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良好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通過構建寬松和諧的德育環境,能夠真正實現環境育人、全人育人、服務育人的目標。其中,在構建寬松和諧的德育環境的過程中,學校不但需要強調校園環境的構建,營造文明、優美、潔凈的環境,而且需要注重學生在德育環境中的感受,使學生常常處于良好的情感體驗中,以此達到鍛煉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從而為強化薄弱高中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強化薄弱高中德育教學實效性的過程中,學校可將建設健康的校園文化作為重要抓手,以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催人向上的校園文化來感染學生,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道德情感、認知能力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得到協調發展。因此,學校要堅持將校園文化作為重要的基礎,充分發揮花草樹木、名人塑像、櫥窗、宣傳欄和校報等的作用,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感受到校園文化的魅力,潤物細無聲地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情感更好地發展。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中學校開展德育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關系,能有效調動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讓高中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健全的人格。其中,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時,教師需要盡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該全面了解和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礎,要將學生成長當成一個發展的過程來對待,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同時,教師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以便讓學生能夠快樂地成長。其次,教師應該信任和關愛學生。在高中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只有充分信任學生,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相信教師,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在內心深處認可教師的教導,從而有效提升薄弱高中的德育教學效率。最后,教師要寬容和欣賞學生。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做錯事情的時候,所以教師應盡量以寬容的心來對待學生,盡量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信,以便能夠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部分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會片面地將德育內容分割成塊,缺乏聯動機制。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薄弱高中德育的教學實效性,教師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模式,創新德育過程中,逐步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一是強調管理育人。通常德育工作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在薄弱高中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學校尚未構建起統一的德育模式,則難以真正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效率。因此,學校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進行設計,強調高中德育教育微觀上的變化,充分凸顯其管理育人的作用,有效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效率。
二是采取分層育人方式。在薄弱高中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可提出具體、可操作的要求:首先,針對高一年級的學生,教師應將糾正學生的壞習慣、不規范學習行為作為德育的重點內容,促使高中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針對高二年級的學生,教師應重點把控班級的紀律建設,讓學生能夠逐步養成遵守紀律的意識;最后,針對高三年級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強化理想教育,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讓學生健康成長。
三是采取情感育人的方法。要想在高中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以情感育人,教師就需要在日常德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傾注滿腔的情感,密切關注學生在思想、學習、情感和生活方面的變化,鼓勵學生逐步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戰勝挫折和困難,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讓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是采取活動育人的方法。強調高中德育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快樂地成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針對薄弱高中學校而言,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并不僅僅是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德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學生在德育教育活動過程中所受到的教育、啟迪和感悟是說教無法給予的。例如,薄弱高中可定期開展一些德育活動,如每年3月開展學雷鋒活動、5月開展青年節活動、9月開展尊師活動等。
總之,在高中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成長規律,營造和諧輕松的德育氛圍,創新德育教育方式,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準確把握德育的本質,最大限度地提升薄弱高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以此開啟薄弱高中學校德育工作的新征程,促使高中生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