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麗梅
(福建省建陽第一中學,福建建陽 354200)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完成基本教學任務,還要促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新高考模式對高中政治學科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其與素質教育融為一體,并實現職業生涯規劃和高考科目的統一[1]。
新高考模式使高中教育不再是獨立的教育階段,而是成為大學教育前的準備階段,為學生未來的職業選擇和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要想真正實施好高中教育,教師就要將以德樹人和教書育人進行有效結合,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激發出來,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要求教育工作應將學生作為核心,此種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主要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首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對學生的創造性給予更多的尊重,以便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凸顯出來;還應將對理論知識的單向傳授轉變為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將課本知識轉變為自己的理念與觀點,再通過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從發現與思考問題轉變為解決問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充分迎合《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3]。
其次,教學情境是開展教學工作所形成的情境,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在問題探究上的興趣。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創設多維度的探究情境,促使學生在受到各種感官刺激的同時,提高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4]。
最后,政治教學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對社會、經濟、時政等方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探究出繁雜生活的本質[5]。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政治溯源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將學生培養成為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使其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應與生活融為一體,使教學充滿生活氣息。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時應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形成和教材中理論相近的案例,從而使現實生活與課本理論相結合,使教學內容形象化、簡單化[6]。
生活中的案例可以延伸出很多問題,學生應在課前收集相關的資料,做好準備工作,再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展開探究與討論,有效完成對知識的學習。教師僅需要在課堂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構建更為健全的知識體系。教師還應幫助學生不斷深化知識,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通過分析生活中的案例來實現對知識的探索,進而促使學生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并形成正確的“三觀”[7]。教師應用情境化教學方法切勿只進行簡單的問答與填空,還應做好教學設計,全面考慮學生的生活與實際學情,從理性、感性等多角度來設置問題。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應基于生活實踐,加強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培養其學習興趣,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這要求教師擁有更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其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資源,教師要有效利用這些資源,篩選出能夠應用的視頻與音頻材料,以便引導學生進行調查與研究,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現個性化發展[8]。
教師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時應遵循教學規律,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學習和思考時間。在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析時,教師應合理應用教學資源,由淺入深地提出問題、導入知識教學,并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進行動態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例如,在教學“生活與消費”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原始部落人類以物換物的事例,并提問:“你們認為這樣的交換方式方便嗎?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更為方便?”由此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順理成章地引出金錢的概念,為后續教學貨幣、一般等價物等概念做好鋪墊。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并使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對提升教學效果能夠起到積極作用,促使教學工作得以更好地開展。
學生對知識掌握不扎實,會造成對知識的理解出現偏差。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前做好教材解讀及知識框架構建,以使學生可以從多個維度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講解好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加強課程開發,深度挖掘教材知識,全面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等。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設計合理的思維訓練,讓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前提下,發展思維能力。
例如,在對“依法納稅”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概述娛樂圈發生的“陰陽合同”事件,然后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要求他們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并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1)明星的行為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哪些行為違反了法律?(2)你如何看待此次事件?(3)你對我國稅法了解多少?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應充分分析新高考模式提出的新的教學要求,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還要和同行加強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反思,以完善自己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