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雙茨科中學,甘肅武威 733303)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幾乎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美術教學不僅包括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收集、選擇與整理備課資源,還包括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優化教學評價等。基于此,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探討“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以優化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我國對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被應用到教育領域,從而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的形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符合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不僅能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方式,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還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1]。
美術對培養初中生感受藝術、欣賞藝術、創造藝術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倡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美術學科要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另外,相比于語文、數學等學科,美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師講解知識時不能有太強的預設性,而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逐步探究并獲得知識[2]。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初中美術教師要創設多種教學情境,形成外界刺激,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教學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情感表達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繪畫中感受世界的美好,進而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使美術課程緊跟國家課程改革的趨勢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具備扎實的學識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美術教師精湛的繪畫技巧與在課堂上的精彩講授離不開日復一日地學習與積累,只有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美術教師才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科特點,創新教學方式,構建學生喜愛的、充滿知識和趣味性的美術課堂[3]。此外,講課精彩、理論水平高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對教師產生尊重和崇拜之情。
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通過不斷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準確把握初中美術學科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向。此外,美術教師還要拓展學習領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如深入研究杜威、皮亞杰、馬斯洛等著名教育家的著作,不斷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網絡平臺,尋找和制作優質的閱讀資源,如在美術教學資源網、學科網、騰訊視頻等網絡平臺下載優質、清晰的視頻素材,再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愛剪輯等視頻軟件對視頻素材進行合理化加工,使其與教學內容更加貼合[4]。此外,校內資源交流也是豐富信息獲取途徑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將教案、學案、課件、微課、作業、素材和其他內容在線上直接分享給其他教師,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這些教學資源是備課的重要基礎,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切實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同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會對這些素材進行探討,看看哪個更加合適,并加以推廣應用,從而不斷更新與豐富教師的教學素材,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美術教師除利用信息平臺自主進行資源收集、利用,還要提高自身對資源的開發和創造能力。例如,在講授“親切的使者”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收集近些年奧運會及其他重要運動會的吉祥物圖片,然后利用PS 和動畫技術將吉祥物的各部分進行拆分,讓學生感受到吉祥物的不同部分有著不同的特征,從而為學生設計和繪畫吉祥物提供一定的細節參考。接下來,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圍繞健康、陽光、向上、可愛的主題,自主設計學校運動會的吉祥物,以便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盡管初中生尚未熟練掌握繪畫技巧與較強的繪畫創新能力,但是他們的一些重要品質和意識是在繪畫過程中逐漸養成的。隨著教育信息化不斷發展,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順應信息化潮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和含義,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生充分了解他人繪畫作品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繪畫,以提升學生的繪畫水平,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5]。
例如,在講授“寄情山水”一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網絡收集一些經典的山水畫作品,并以PPT 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讓學生仔細觀察山水畫的特點,并讓他們思考“三遠法”是如何對山、水的形象進行構造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提示,自主探索山水畫的繪制方法,并進行自主創作。此時,教師要走下講臺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尊重學生繪畫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與學生交流觀點,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讓每位學生都能獲益。這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愛,從而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美術的熱情。
課后評價環節往往容易被教師忽視。美術作為一門美化人類靈魂的課程,其教學應該是輕松而愉快的。在課后,學生對課堂學習進行反思和總結,教師可以布置一定的美術練習,或者讓學生觀賞一些美術類影音視頻資料,以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與學生隨時交流互動的平臺,如微信群、QQ 群等。在這種互聯網社交群組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的美術作品及對作品的認知展示出來,進行分享和討論。例如,在講完“剪紙”一課后,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以提前確定剪紙的主題,給學生布置在周末剪紙的任務,學生做完后可以通過微信或QQ 發給教師,教師在線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提高剪紙技巧。這種溝通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進行交流。
總之,網絡時代,通過與網絡信息技術的融合與創新,美術教學將朝著更高質量發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信息化平臺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本著藝術熏陶、多元互動的原則,緊緊圍繞時代的發展脈絡,順應教育的發展要求,合理組織美術教學活動,讓美術的美好惠及更多的學生,促進他們開心、快樂、健康地成長。